“看得见山 望得到水 留得住乡愁”
平潭镇新圩村完善硬件设施,创新乡村治理

平潭镇新圩村今年6月竣工的榕树公园。 通讯员供图
“哇,这不是绿道吗?农村道路也高大上了!”当车辆从惠州大道拐入平潭镇新圩村时,眼前的村道笔直延伸、开阔整洁,尤其是道路一侧专门留出一块宽约1.5米、被刷上砖红色的区域格外抢眼。这是新圩村特有的环村绿道,无论是村民茶余饭后散步,还是在出行时避让车辆,它给大家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幸福感。
“看得见山,望得到水,留得住乡愁”是新圩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目标。这两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持续推进,新圩村村委会抓住机遇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尝试乡村治理新手段,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村里老旧房屋外墙美化工程正在进行,下半年还将在绿道沿途增设文化长廊、书舍、驿站。
开辟环村绿道、增设路灯
新圩村位于平潭镇西南部,西枝江与梁化河穿境而过。辖区面积2.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60人,下辖新圩尾、三角湖两个村民小组。先后获得“广东省名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惠州市文明村”等30多项荣誉称号。
新圩村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海河介绍,出于安全考虑,2020年4月,村委会结合农村污水管网改造、村道拓宽硬底化改造等机会,决定在平整路面阶段时,留出一米五的宽度,涂上砖红色作为醒目的标识,打造环村绿道,全长3.21公里。
除了绿道,新圩村全村通路灯的好事也被群众津津乐道。一排排造型美观的LED路灯,不仅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为特色农产品夜间的生产、销售保驾护航。“以前道路比较黑暗,有的地段有路灯,有的又没有,我们起早贪黑收割粉葛、淮山,路上要格外小心。现在整个新圩村都装上了路灯,晚上骑摩托载货安全多了。”新圩村村民钟玉宽说。
早年,该村的路灯没有经过规划,设置不合理,覆盖面有限,且年久失修,能亮的约100盏。在惠阳区政协相关提案出来后,平潭镇以新圩村为试点,启动了农村路灯建设工程。在2021年春节前完成了302盏路灯建设,甚至延伸到了机耕路上。
创新乡村治理,试点积分制
据悉,自今年1月开始,新圩村开展“惠积分·扬新风”活动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升级。由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驻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积分评定小组,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等形式,实行每月一评,对照评分标准和细则,逐家逐户逐项打分。评分标准主要围绕建筑安全、庭院整洁、家禽圈养、水净沟清、美化绿化等五大方面进行评比。
此外,村民积极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志愿活动,帮助清理村道、巷道、公共区域生活垃圾或建筑垃圾可获加分。按照标准,1个积分兑换1元,充值到“岭南通”IC卡。村民凭卡可乘坐公交车,在指定的商超兑换相应的生产、生活物资。
通过这项活动,新圩村切实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府干、群众看”困局,着力解决群众主体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黄海河还介绍,接下来,村庄老旧房屋外墙亮化工作将持续开展;榕树公园旁的水池要种荷花;环村绿道上将设置文化长廊、书舍及3个驿站,这些将在今年内开展并完工。
声音
以前道路比较黑暗,有的地段有路灯,有的又没有,我们起早贪黑收割粉葛、淮山,路上要格外小心。现在整个新圩村都装上了路灯,晚上骑摩托载货安全多了。——新圩村村民 钟玉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