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156名“园丁”获评优秀教师

仲恺今年推动学校建设项目9项,投资13.3亿,新增学位1.3万个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杨振华 09-10 00:00

  学生们给优秀教师代表送上鲜花。 通讯员 凌小花 供图

  仲恺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先进。 通讯员 凌小花 供图

  一支粉笔染双鬓,三尺讲台度春秋。9月8日,仲恺高新区在科融创业大厦2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先进,各园区、镇(街道)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区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获奖人员及教师代表等共200人参加了大会。

今年以来,仲恺推动学校建设项目9项,总投资13.3亿元,建成后新增学位13080个。按照仲恺区“十四五”规划,仲恺全区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将达29个,预计可增加高中及义务教育学位超过4万个。

为老教师代表献花,感谢他们的付出

  在大会现场,仲恺为老教师代表献花,感谢他们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区委常委、区党群办主任谭少听宣读表彰通报。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仲恺决定授予陈江街道陈江村委会等9个单位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惠州东江一中学校等11个单位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吴倩婷等33名同志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卢旭琳等156名同志为优秀教师、朱旭滔等71名同志为优秀班主任、黄丹妮等14名同志为教坛新秀、张兰金等13名同志为优秀乡村教师、曾振锋等21名同志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刘彩珍等11名同志为优秀校长(园长)。

  经过对各中小学2020-2021学年度教学业绩的综合评估,仲恺决定授予仲恺中学高中教学成果优胜奖,仲恺中学等6所学校初中教学成果优胜奖,仲恺第三中学等2所学校初中教学成果进步奖,仲恺第一小学等15所学校小学教学成果优胜奖。

  随后,谭少听,区委常委、区宣教文卫办主任程矛,区委常委、区两委办主任王云波,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胜思分别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的教师代表、荣获中小学教学成果奖的学校代表、荣获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的代表和荣获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的学校代表颁发证书和牌匾。

公办幼儿园实现零的突破

  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田胜思在庆祝大会上表示,一直以来,仲恺高新区委、区管委会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持续优化教育供给,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据悉,仲恺教育资源供给大幅提升。今年以来,仲恺推动学校建设项目9项,总投资13.3亿元,建成后新增学位13080个。目前,第二中学一期、第七学校初中部、红旗小学改扩建已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仲恺中学初中部二期、第十小学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全区幼儿园63所,其中普惠性收费62所,占98.4%,学前教育普惠性覆盖率持续提升,公办幼儿园实现零的突破。

  同时,仲恺印发实施区《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方案》,大力推行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改革实验活动,10所试点学校课改成效明显。惠南实验学校、惠环红旗小学被评为2021—2023年创建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高考特殊线上线82人,本科上线654人,分别增长20.5%和19.3%,远超市下达的预估数。

  教师队伍能力也持续强化。今年以来,全区新招聘教师260人,组织各类教师培训约7000人次,持续推进20所名师工作室与7个“2+2”学校教学联盟联考与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今年上半年,在市级以上各类教师技能比赛中,仲恺教师获省市级奖项共123人次,其中一等奖占比达33%,新增南粤教师3名,特级教师2名。

  仲恺还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决主动贯彻中央“双减”政策,在按要求关停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力整顿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和午托机构的同时,全面推行课后服务,现已有68所(含教学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后活动,10所学校开设午餐、午休服务,并即将实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即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并确保课后服务全面高质量开展。同时,扎实做好各项补助工作,今年上半年发放各类助学补助246万元,惠及学生7000余人次。

  展望

  “十四五”仲恺全区新建或改扩建 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将达29个

  按照仲恺区“十四五”规划,结合城市更新、产业园区配套等方面,仲恺全区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将达29个,预计可增加高中及义务教育学位超过4万个,教师队伍也将更加庞大。

  据介绍,仲恺始终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教学质量动态测评系统,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常态开展教学质量监测活动,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确保三年内实现高考成绩“千人计划”(本科上线人数突破1000人,特控线上线人数突破200人),中考成绩稳定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二,推动仲恺教育进入全市“第一梯队”。

  仲恺还将深入实施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优质课堂建设,持续开展“2+2”学校联盟活动,持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教科研能力,研究成立教科研指导委员会,构建“以专家为引领,区教研室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学科组为阵地”的四级教科研网络,建立超过30个“科研专家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和“名教师工作室”。加快推进“区管校聘”示范工作,完善校长、教师聘用工作机制,建立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常态机制,实施多层次校长提升培训工程,构建符合仲恺实际的教师培养系统。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