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午餐“一荤两素” 课后85门兴趣班可选

罗阳四小开展校内课后托管,让家长们的“操心事”变成“暖心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诗媛 09-17 00:00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书法。 通讯员供图

  低年级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 南都记者 王诗媛 摄

  午餐“一荤两素”、课后学生们有85门兴趣班供选择。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博罗县罗阳四小扎实推行国家和省有关开展课后服务“5+2”模式的要求,让家长们的“操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1300多名学生参加校内课后托管

  9月8日中午11点半,该校低年级的学生们正在排队有序走进食堂用餐。只见一张张餐桌上,已经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餐盒,打开餐盒,今天的午餐是西红柿炒鸡蛋、清炒白菜、大肉丸和白米饭。“我最爱吃肉丸了”“这西红柿炒鸡蛋真好吃”,用餐期间,有些学生在小声地交流着。

  “我吃完啦。”二年级(5)班的黄宗泽边盖上饭盒边告诉记者,食堂的饭菜很好吃,自己每次都能吃完。待在学校的时间变长了,可以和同学有更多的交流,感觉很开心。

  午餐后,记者随生活老师一同前往学生宿舍,宿舍宽敞同时配备有空调,同学们的鞋子也整齐地摆放在床底,12点15分,当睡觉铃声响起,同学们开始午休。

  来学校看孩子的三年级家长曾女士笑着说,和在家里吃饭不一样,孩子在学校吃饭从来不剩饭。曾女士说,她对学校提供的课后托管服务很满意:午餐是由具有资质的专业供餐公司提供,食品安全有保障;而在午休方面,一个宿舍8-12名学生,有空调和洗手间,还有老师看管;“课后服务”则是下午放学后至18:00,由专业负责的老师指导孩子课后活动;收费上,午餐+午休+课后服务,一学期收费2380元,更是实惠。

  据介绍,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开展。罗阳四小现有学生3188人,已报名参加校内课后服务的有1300多人,其中在校午休、午餐和下午放学后托管的全托学生共有577人,仅下午放学后托管的学生为539人,仅在校午休、午餐的有238人。

  做到作业不出校,减轻课业负担

  罗阳第四小学校长梁云辉告诉记者,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学校采取了几项措施,第一,学校在暑假投入50多万,对午休的宿舍进行改造和扩建,提供的床位达到900多个,在暑假期间增加了220个;第二,学校本学期打算在校内举办85个兴趣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特长、爱好、兴趣的发展;第三,优化师资队伍的配置,通过第三方机构聘请具有专科、本科学历和教师资格证的人员17人,全部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第四,为了保证校内托管服务安全和管理有序,学校的兴趣班聘请了校外人员担任辅导老师,实行““双师制”,“双师制”是指配备一位校外的专业人员进行兴趣班教学,同时配一位校内老师做班主任,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规范。

  梁云辉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作业不出校,让老师们把精简作业、优化作业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通过小组学习、探究,在校内就把作业完成了,通过这样做,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更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辅导孩子课业的负担。并且继续凝聚社会资源,做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细化服务,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质量。如晚点、延时服务、假期托管等。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媛

  知多D

  对建档立卡困难学 生给予费用减免

  记者从博罗县教育局获悉,截至2021年9月,博罗县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今年秋季学期,全县共有86所学校开展了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其中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学生人数3万余人,着力解决了家长无时间看护“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悉,博罗县自2019年开始试点校内课后服务,是惠州市最先试点的县区。在落实推进校内午托这项“大民生”实事过程中,博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公益性、普惠性为原则,建立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成本机制,并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相应减免。帮助学生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提供优质校内课后服务。

  据博罗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内课后服务对象为在校学生,由家长自愿选择参加。并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同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中低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