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一带一区”县区“施工图”来了
◎大亚湾、仲恺、博罗GDP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全市◎龙门与全市一致,惠城、惠阳、惠东低于全市增速
惠州CBD。 南都记者 田飞 摄
在今年1月10日召开的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惠州提出,2022年GDP预期目标是增长8.5%。
为实现上述目标,惠州各县区今年要怎么干?日前,随着博罗县“两会”的结束,惠州各县区的预期目标和“施工图”已经确定。其中,大亚湾、仲恺和博罗三个县区确定的GDP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全市8.5%的预期增速,分别是增长10%以上、10%和9%;龙门县GDP预期增长8.5%,和全市保持一致;惠城、惠阳和惠东三个县区的GDP预期增长目标均定在8%,低于全市增速。
2021年成绩单
惠城区GDP接近千亿元 仲恺区增长17.9%
2021年,疫情防控迈入常态化,经济运行逐步复苏,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较强韧性,全年GDP总量4977.36亿元,距离5000亿元“一步之遥”。
南都记者梳理惠州市7县区2021年“成绩单”发现,各县区以“项目为王”挺起工业脊梁,带动经济总体实现提档。
其中,惠城区作为惠州市中心区,继续稳坐第一,GDP总量972.6亿元;而作为惠州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其中之一,仲恺高新区聚焦产业发展,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确立“5+1”现代产业体系(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五大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比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逆袭”,GDP总量808.43亿元,从2020年的第四名跃升至第二名;另外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石化产业的主要区域大亚湾区GDP总量805.7亿元,仅以2.63亿元的差距,居第三名。
紧随其后的是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3个县区GDP总量均超过700亿元,分别是750.41亿元、741.46亿元、710.87亿元。上述六个县区,对比2020年,GDP总量都实现了百亿元以上的增量。
经济总量较小但绿色发展潜力大的龙门县,则朝着200亿元GDP迈进,实现187.87亿元。
此外,从GDP增速来看,2021年,惠州3个县区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仲恺(增长17.9%)、博罗(增长12.6%)、惠东(增长11.2%)。有5个县区的GDP增速不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8.0%),除上述3县区外,还包括龙门(增长8.7%)、惠阳(增长8.0%),反映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2022年“施工图”
科学构建“1+1+1”开发格局
2021年11月底,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科学构建“1+1+1”开发格局,着力提升惠城、惠阳中心城区能级,推动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发展壮大惠东、博罗县域经济,加快整体融入“一核”;推动惠东、惠阳、大亚湾沿海地区参与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和全省沿海经济带建设,促进产业全面对接“一带”;支持龙门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助力构筑“一区”。
在此后各县区召开的2022年“两会”或工作会议上,7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今年的发展目标和“施工图”。其中,大亚湾、仲恺和博罗三个县区确定的GDP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全市8.5%的预期增速,分别是增长10%以上、10%和9%;龙门县GDP预期增长8.5%,和全市保持一致;惠城、惠阳和惠东三个县区的GDP预期增长目标均定在8%,低于全市增速。
惠城区
加快建设一流中心区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惠城区将牢固树立“市区一体”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三个环境”,提升发展能级,加快建设一流中心区。
其中,在实体经济方面,惠城区将从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发展服务业以及提升科创实力中破题,全力打造以大带小、以小育大的产业生态。在已投入15.5亿元的基础上,两年内再投入20亿元推动园区全面提标升级。全力推动园区新入驻企业落地建设、竣工投产,力争园区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惠阳区
着力打造更具实力“智造高地”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惠阳区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经济稳健增长、稳中提质。抓好产业、民生、“两新一重”项目建设,推动86宗重点项目完成90亿元以上年度投资建设任务。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完成工业投资173亿元以上;完成淡水老街升级改造一期并启动二期建设;盘活老旧厂房资源发展消费新模式;力争实际利用外资突破9亿元、跨境电商出口总额突破30亿元。
将主动承接大湾区先进产业辐射,着力打造更具实力“智造高地”。打造深圳优质产业外溢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实现4年翻一番目标。
惠东县
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惠东县将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聚焦稳中求进,开创经济运行新局面;聚焦实体经济,提升产业发展新动力;聚焦科技赋能,抢占创新发展新赛道;聚焦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聚焦功能承载,打造城市发展新品位;聚焦三农发展,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聚焦生态环保,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聚焦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聚焦和谐稳定,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聚焦自身建设,塑造勤廉政府新形象。
博罗县
打造全域一小时通勤圈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推动联莞连穗,主动对接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打造博西半小时、全域一小时的产业圈、生活圈和通勤圈。将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力争年底前所有圩镇达到宜居标准;继续深入推进“环罗浮山”“东江画廊”“百里茶香”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启动“东纵精神”“五谷丰登”两条示范带建设,努力将示范带打造成为“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广东乡村振兴范例。
龙门县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
龙门县将继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速构筑经济新增长极,力争完成招商选资75亿元以上,完成工业投资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以上。 将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推进龙田创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今年将投入2.41亿元实施20宗城建项目。
大亚湾区
精心锻造现代滨海新城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大亚湾区以大项目建设为依托,以产业链延伸为重点,以园区配套管理完善为牵引,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推动石化产业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将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融深融湾,加快新兴产业园、惠州港等发展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新增长极,提高经济抗压能力。将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精心锻造富有活力的现代滨海新城。
仲恺区
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
仲恺区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要实现目标,关键要推动五个方面实现“扩量提质”,即坚持产业立区,推动经济实力扩量提质;坚持多方聚能,推动片区发展扩量提质;坚持精建细管,推动城市建设扩量提质;坚持兴村惠农,推动城乡融合扩量提质;坚持人民至上,推动民生供给扩量提质。
在产业方面,仲恺区将围绕“5+1”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引进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年产值2000亿元,全年新落地项目总投资700亿元、年产值1700亿元。强化“项目为王”的理念,全面抓好53宗省重点项目建设。
采写/整理:南都记者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