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去年发放低保金约1.69亿元
扎实推进民政各项重点工作,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明显

惠东县将启动运营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列为惠东县2021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4月12日,惠东县举行了“初心如磐保民生,矢志不渝兜底线”新闻发布会。近年来,惠东县民政局在惠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扎实有效推进民政各项重点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其中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明显,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在保障民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养老服务 专业社工组织进驻敬老院
近年来,惠东县民政局致力于开拓创新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目前,惠东县于2021年9月和12月分别建成大岭长者照护之家和平山长者照护之家,自建成运营以来,两家机构共为辖区老人提供就近便利的无偿低偿养老服务2300多人次。
同时,积极推进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服务工作,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为该县2100多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发挥了政府兜底保障作用。此外,通过委托惠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务教学力量,开展2021年为期5天的惠东县100名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进一步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惠东县养老事业发展筹备了专业化人才。
会上,惠东县民政局局长陈惠振介绍,惠东县民政局做好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动各镇敬老院签订消防责任书,采购第三方消防维保公司每月对全县15家镇级敬老院消防设施进行维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特困供养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创新专业社工组织进驻敬老院的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敬老院特困供养老人的照料护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惠东县全力推进惠东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项目启动运营,目前,该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正式登记备案,并于2021年12月21日启动运营。该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启动运营,有效满足了惠东县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创新了多元化的养老照料服务模式,大大提升了惠东养老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水平。
民生改善 逐步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据悉,2021年惠东城乡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824元提高到853元,实行城乡一体化,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约1.69亿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1320元提高到1365元、城镇为每人每月1620元,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约4057万元,全年落实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费约727万元。
惠东还不断提高临时生活救助水平,每年累计发放约284万元,救济白盆珠水库困难内靠移民,有效保障了困难内靠移民的基本生活。全年累计救助1613人次,发放救助金约487万元,切实解决急难情况下过渡期基本生活。针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更加及时规范,常态化开展街面巡查和寻亲送返活动。2021年总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1人次,寻亲成功并护送返乡21人。
据介绍,2021年5月份,惠东县提前完成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标准提标任务。落实保障渐退机制,开展建档立卡低保户、无劳力兜底户、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家庭和重病重残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逐一入户评估核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格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要求,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做好“清退”工作。
同时,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和建立返贫监测及帮扶机制,将低收入家庭中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单人保”的方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要求村(社区)干部、驻村干部、村第一书记及时掌握村(社区)内监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包户落实,建立摸排台账,对已退出扶贫行列后,又重新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此外,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开展常态化返贫监测预警,建立返贫帮扶长效机制、低收入家庭监测机制,落实落细兜底保障,保障标准逐年提高。
对话
惠东如何落实兜底保障工作?
提高保障标准 社会救助“回头看”
南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社会救助如何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惠东县民政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秀环:惠东县民政局多措并举,落实落细兜底保障。首先,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落实保障渐退机制。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6年的610元/人·月提高到今年的853元/人·月,实行城乡一体化,增幅超过39%;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供养标准从2016年的1020元/人·月提高到1365元/人·月,增幅超过33%。2021年发放困难群众资金约2.3亿元。
另外,开展社会救助“回头看”工作,建立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积极打造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便捷高效临时救助机制,打通救助壁垒,形成合力,全面压实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工作,全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之事。
南都:惠东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哪些具体的管理措施?
李秀环: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我县严格遵循四个原则:1、保障公民基本生活;2、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3、公开、公平、公正、及时;4、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我县在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主要采取四方面的管理措施。严格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动态管理工作、实施分类施保,精准救助,实施长期公示,信息共享。
南都:惠东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作为2021年县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能否介绍一下这个项目情况?
惠东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县长者服务中心主任陈碧欢: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县常住人口101万,其中60岁以上人口11.87万,占比11.67%,对于机构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大,而在此之前,我县除了15家乡镇敬老院,尚没有一家可以为社会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惠东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惠东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并将启动运营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列为惠东县2021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惠东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总用地面积达34000平方米,共有养老和医疗床位543张。
该项目是由惠东县人民政府建设,由浙江绿康医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以五星级养老机构标准打造,是一家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保健于一体的“医养护”机构。2021年12月底,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致力于为入住长者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使老年人在这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采写:南都记者 黎秀敏 实习生 林慧梅 通讯员 李冬和 叶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