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金量”抛出橄榄枝 引育支持六支人才队伍
惠城区实施“人才双千计划”,新引进硕博人才可享2万—10万元安家补助

实施“人才双千计划”、以最高60万元年薪引进名优校长、新引进的硕博人才可享受2万—10万元安家补助……12月5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共建一流新惠城”——惠城区召开“人才周”人才座谈会,推出“一意见四方案”人才新政,以“高含金量”政策抛出引才聚才育才橄榄枝,力求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为惠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一流中心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重点引进
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培育千名优秀人才
据悉,“一意见四方案”包括《惠城区“人才双千计划”实施意见》一个总纲,和《惠城区加快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方案》《惠城区紧缺教育人才引进工作方案》《惠城区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方案》《惠城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方案》四个配套方案,分别明确人才资格条件、引育程序、待遇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
作为未来惠城开展人才工作的指南,《惠城区“人才双千计划”实施意见》聚焦调动各类人才来惠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既重视“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产业人才,又注重与民生实事息息相关的卫生、教育等各领域人才。
“人才双千计划”重点引进培养惠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十四五”期间,惠城面向国内外引进和遴选1000名优秀人才充实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区属国企,进一步优化干部人才队伍结构。坚持市场导向,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培育1000名优秀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构建“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人才发展新格局。
通过实施“人才双千计划”,惠城将引育支持六支人才队伍,完善六项人才工程。其中包括鼓励引育优秀产业人才、精准引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大力引进高端医疗卫生人才、持续优化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靶向引进政府雇员和国企职员、建强基层各领域民生人才队伍等。
服务保障
将建设一批青年人才驿站
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须贯穿人才“引、育、留、用”全过程。惠城将完善六项人才工程,做好“六心”服务保障,努力打造惠城的人才工作品牌亮点。其中包括实施服务提升工程、让人才办事省心;实施服务扩面工程,让人才亲属安心;实施安居保障工程,让人才生活更舒心;实施环境优化工程,让人才就业创业更加称心;实施平台升级工程,让人才留得开心;实施关心关爱工程,让人才感到暖心。
在服务提升中,将在行政服务中心探索设立人才服务专区,一站式办理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出入境等业务。通过服务扩面,为人才亲属提供配偶就业联系协调、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区属公办学位、直系亲属入户程序简化、人才家属公立养老机构入住等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惠城将加大力度拓宽人才安居住房保障渠道,为符合条件的人才申请市级人才公寓;区住建局正在探索在大型产业项目配套建设区一级人才公寓,提供更多人才周转房。团区委将建设一批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免费短期住宿等服务,免去人才后顾之忧。
惠城将用好解决企业困难的“直通车”机制,为来惠城创业的人才提供更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标准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运行管理。创新优化人才服务平台,定期举办人才培训班、文化沙龙、人才论坛、人才风采展等活动,为人才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深入开展“学子归巢”行动,引导惠城籍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实施关心关爱工程,抓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开展谈心、召开座谈会等,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大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模、推荐提名“两代表一委员”的力度;建立人才智库,畅通优秀人才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渠道,发挥人才价值。
惠城区委书记曹洪彬在人才座谈会上强调,一是要大力吸引人才。惠城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宣传人才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来惠城发展。二是要大力用好人才。提供良好的干事创业平台,尊重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评定自主权;用好柔性引才机制,灵活使用人才,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才发展环境。三是要大力服务人才。给予人才应有的待遇和福利政策;完善教育、医疗、城市环境、公共文化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更加适合青年人才发展的城市配套设施。
声音
惠城区要在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等方面出实招、下真功,展现出惠城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最大诚意,营造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最佳环境,提供保障有力、安心舒心的最好服务,让各方面人才安心扎根惠城、建功立业。
——惠州区委书记曹洪彬
希望政府能加大人才政策和形象宣传力度,针对中高层次的人才引进后的个税优惠、购房优惠等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利好政策,帮助企业稳定人才结构,创造更多的效益。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总监周建平
话你知
六支人才队伍是哪六支?
产业人才:
将引育千名优秀产业人才
围绕引育产业人才,“十四五”期间,引育1000名优秀产业人才。将突出市场导向,重点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发挥人才工作主体作用,自主引进培育、评价举荐人才,授予人才工作有成效的企业“人才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并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一定资金奖励人才。
教育人才:
最高60万元年薪引进名优校长
教育是群众广泛关注关心的民生事业。惠城将面向全国引进一批在教育教学专业领域处于省内先进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以最高60万元年薪引进名优校长;新引进的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高职称教师、青年骨干教师、高校优秀毕业生等教育人才,可享受2万-10万元安家补助。计划“十四五”期间,引进400名紧缺教育人才。
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才:
对400名专业人才给予住房等补贴
惠城医疗卫生事业首位度高、资源聚集。惠城将面向全国引进具有副高级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或具有普通高等院校生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等专业人才,一事一议给予住房等补贴。计划“十四五”期间,引进400名医疗卫生人才。
机关事业单位人才:
新引进硕博人才可享2万-10万元安家补助
聚焦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持续优化,惠城将根据紧缺人才目录清单引进高学历人才,新引进的硕博人才可享受2万-10万元安家补助。计划“十四五”期间,引进100名以上紧缺专业技术人才。
政府雇员和国企职员:
瞄准实用型人才 将引进百名左右
靶向引进政府雇员和国企职员,瞄准实用型人才。重点引进国内外专业知识背景强、经验丰富的职业人才。计划“十四五”期间,引进政府雇员和国企职员100名左右。
各领域民生人才:
到2025年底,持证社会工作者累计超700名
为满足群众较高层次需求,建强基层各领域民生人才队伍。力争到2025年底,持证社会工作者累计达到700名以上;市、区级优秀乡土人才50名以上,市级乡村工匠80名以上。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