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年内将征收收储2平方公里土地
新增建设用地、历史存量土地优先保障两大千亿园区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

新一轮土地征收收储,将为惠阳区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
日前,记者从惠阳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惠阳区建设用地整备专题调研座谈会上获悉,今年惠阳提出4平方公里土地整理、2平方公里土地征收收储等土地整备工作任务,新增建设用地、历史存量土地将优先保障两大千亿园区项目、符合要求的农村一二三产业、公共配套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并坚持“熟地”出让原则,实行产业用地带项目、带方案、带监管协议出让模式。
A
新增工矿用地集中分布“3+7+N”重点产业平台
近年来,惠阳不断盘活土地存量、拓展空间增量,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土地整备和空间整合工作,保障了重点项目和“3+7+N”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需求。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全区合计收回国有土地和征收集体土地560宗,面积合计878.3公顷,其中收回国有土地412宗,面积393.62公顷;征收集体土地148宗,面积为484.68公顷。
惠阳最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208.75平方公里,工矿用地面积69.86平方公里,新增工矿用地17.86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中韩产业园等“3+7+N”重点产业平台,为“十四五”期间产业高质量发展预留充足空间;同时,将广汕高铁、深汕高铁、深河高铁、深惠城际、惠霞高速、惠坪高速、深莞惠红色干线等重点交通项目线路线位落实上图,为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做好顶层设计。
在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上,惠阳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实行“带项目”报批。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计划的依据,坚持工业项目优先、“3+7+N”平台优先、具备开工条件的优先等“三个优先”原则,加大工业项目用地保障力度。2021年以来获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39.62公顷,其中109.51公顷用于支持工业实体经济,占比78.43%,有序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逐步向“3+7+N”园区集聚发展,成功引进了艾史比特(广东)电机、广东道科新材料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
目前,惠阳已提前谋划全区各大重点工业项目指标需求,指导各镇街报批项目25个,面积约1125.57亩,切实增强用地报批工作预见性和前瞻性,为高质量贯彻“制造业当家”战略做足指标保障。
B
每月安排土联会议,坚持交通带动产业
惠阳区副区长周小军介绍,从2019年至2022年,惠阳先后出台了多项土地储备的配套政策,其中2022年出台5项政策,包括解决不动产登记中发现的历史遗留问题、历史国有建设用地清场暂行办法等,对解决相关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周小军透露,在惠阳推进的土地整备工作中,厦深铁路惠阳站TOD项目是最大的项目,一期项目占地40公顷,计划投入9亿元进行土地整备,目前已经投入约3.6亿元,132栋房屋计划在7月中旬拆除。据悉,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将构筑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拓展惠阳高质量发展空间,优化沿线地区产业资源配置,重塑惠阳高质量发展格局。
今年,惠阳区委、区政府提出了4平方公里土地整理、2平方公里土地征收收储等土地整备工作任务。每月安排1~2次土联会议,专门落实为项目供应土地相关情况,此外还坚持交通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城市,目前正在推进深莞惠红色干线、新清大道等建设,金惠大道改造基本完成,年内还将启动人民路的改造。
本版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郭秋成 通讯员 陈丹娜 朱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