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惠阳区田头村:文明代表人物为创建文明村镇贡献力量

乡贤筹资金引项目建厂房 百余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黎秀敏 09-22 00:00

  田头村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受访者供图

  田头村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西南面,辖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下设16个村民小组,现有户籍人口389户1881人。一直以来,田头村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田头村积极推动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从各类基础设施完善到文明实践场所升级,从环境卫生提质到乡风文明提升,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乡贤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并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奋进。这些文明代表人物,更好诠释文明新风,为田头村创建文明村镇贡献自己的力量。

  No.1

  退役军人

  杨锦雄:引导和帮助村民寻找就业机会

  杨锦雄 男,汉族,1978年出生,于1996年12月参军,1999年12月退役,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沙田镇田头村革命后代。

  关注乡村民众的就业问题、为当地村民农产品带货……杨锦雄用实际行动,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中。  

  给村民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  

  杨锦雄是一名创业者,经营一间店铺,将其打理得井井有条。除了经营店铺,杨锦雄还关注乡村民众的就业问题。“我深知就业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不仅在自家店铺创造了就业机会,也积极引导和帮助村民寻找就业机会。平日会给村民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支持,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技能水平。”

  通过努力,杨锦雄成功地带动村民就业,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为当地村民农产品直播带货  

  多年来,杨锦雄始终坚守责任与爱心之道。

  杨锦雄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学习拍摄和剪辑短视频,并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各类内容,包括客家方言、搞笑幽默和推动“三农”发展等。

  给当地村民农产品直播带货,还让杨锦雄成为了当地的网红,用实际行动树立了退役军人的榜样。

  杨锦雄对此信心满满:“希望通过网络平台更多地协助乡村振兴和改善人居环境,传承乡土文化,传递正能量,为创建文明村镇贡献自己的力量。”

  No.2

  乡村教师

  廖好妹: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廖好妹 女,1996年出生,本科学历,现为沙田镇联和小学语文二级教师,学校大队辅导员,少年宫总负责人。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自从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廖好妹始终坚守着“乡村振兴,教育为本”的理念,一直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投入到教学及其他工作中去。  

  课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她展现出卓越的教学能力,所教的语文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赢得了学生们喜爱。

  除了教学工作外,廖好妹在多个领域也表现出色。镇级教师硬笔字书写技艺荣获一等奖、沙田镇教师“读书分享”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传承经典,筑梦未来”广东省青少年书画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老师”和“优秀指导老师”的殊荣……她在各个舞台上尽展才华。

  廖好妹带动年轻教师们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同时她自己也积极向其他老师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

  廖好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探索和丰富学校少年宫课程  

  身为学校少年宫负责人,廖好妹尽力呵护着孩子成长,开拓孩子潜力。

  廖好妹负责图书阅览和书法课程。为了促进阅读,她经常鼓励孩子们积极借阅图书室的书籍,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书法,廖好妹带领一些书写基础较差的学生参加少年宫的书法课程。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孩子们不仅在书写方面取得了进步,对书法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甚至有更多的孩子向她表示:“老师,我也想加入进来!”

  “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是我在教育道路上的无限动力。”廖好妹相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学校将继续探索和丰富学校少年宫的课程,帮助更多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他们在乡村的少年梦想!

  作为村里的新兴农村精英,廖好妹深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她在班级管理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文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循序渐进地推动文明创建和文明礼仪,她将这种文明之风深深植根于学生们的心灵中,并致力将文明素养从校园推向家庭和社会。

  No.3

  企业负责人

  陈燕山:为家乡招商引资、捐资助学

  陈燕山 男,现年60岁,中共党员,沙田镇田头村横二小组村民,现任田头村乡贤参事会副参事长。1984年至1986年,曾在沙田镇田头村民委员会担任民兵营长一职,后来下海经商,从事物业管理行业。

  近年来,为了推动家乡田头村的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陈燕山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投身于家乡建设的行列。他建设厂房,投资物业,解决了100余人的就业问题。通过引进商业项目和促进就业创业,提高了乡亲们的生活品质和经济状况。  

  捐赠教育基金10万元  

  作为沙田商会的一员,陈燕山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行动回馈乡亲,传递正能量于社会。

  今年,陈燕山向沙田商会教育基金捐赠了10万元,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他的担当精神。这笔捐款将用于奖教奖学和资助贫困学子。陈燕山的善行展现了他对家乡和社会的深厚情怀,激励了更多人投身于助学慈善事业中。

  除了积极招商引资、捐资助学,陈燕山还在家乡的文明创建、征地拆迁等重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竭尽所能为家乡办好事、实事,展现了一个老党员、老村委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

  如在家乡的文明创建工作中,陈燕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积极支持和配合村委会的工作,主动承担起宣传、组织、协调等任务,为创建文明村镇做出了示范。他通过组织村民参与各类文明活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作为田头村乡贤参事会的一员,陈燕山与其他成员一起助力家乡建设。首先是为家乡筹集资金。陈燕山与其他乡贤一起成功帮助桥背小组和店子光小组修缮(曾氏)祠堂,为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陈燕山与其他乡贤成员,深入了解当地情况,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不仅提供发展建议,普及现代知识和理念,还投入资金支持本村发展,发动群众,推动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文明的推进。

  采写:南都记者 黎秀敏 实习生 李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