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惠城区12345热线中心受理工单按时办结率100%

7个服务大厅“周六不打烊”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杨振华 09-28 00:00

  “网络问政,连线政民”。日前,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光来到惠城区网上“市民连线”节目与网民互动交流。

  陈光表示,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作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牵头部门,围绕建成“数智惠民,优政慧治”的数字政府这一目标,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化、城市治理智能化、政府运行数字化”,为打造“实力惠城、品质惠城、幸福惠城、平安惠城”,奋力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区贡献政数力量。

  企业直通车活动17场解决134宗困难诉求 

  陈光介绍,惠城区政数局在统筹推进惠城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化、城市治理智能化、政府运行数字化”,打造“实力惠城、品质惠城、幸福惠城、平安惠城”。

  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惠城区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开办专窗,建立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联席会商制度,完善优质便利的涉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惠城区与市共同开办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17场,为企业解决134宗困难诉求,真正实现了为企业“松绑”、为老百姓“解绊”、为市场“腾位”、为办事“提速”,全心全意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助力惠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惠城区还在全区开展首席数据官(CDO)工作,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

  在区级第一批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完成的基础上,惠城加快第二、三批事项下放,实现更多政务服务“就近办”。惠城区建立多级联动协调机制,成功解决闹市区噪音污染、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油烟扰民等多类疑难工单。惠城区12345热线中心受理工单总量连年稳居全市第一,工单按时办结率维持在100%,满意度排名稳居前二名。为落实数字政府“一网统管”,惠城区实施了政务外网带宽倍增扩容工程,实现政务网区、镇、村三级全覆盖,从而打造高效、安全、可靠的政务网络。  

  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问效  

  一直以来,惠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去年底,惠城区印发了《惠城区优化营商环境八项重点措施》,陈光表示,区政数局积极主动推进牵头任务的落实,建立工作专班有序推进,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据悉,惠城区政务服务所有事项均可提供线上查询、导办、咨询、自助终端服务及区级1+7政务大厅现场办理。惠城区在广东政务服务网惠城区分厅设立了“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特色专区,在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了“一件事”服务专窗,为企业及群众提供线下咨询办理服务。

  当前,已拓展完成“餐饮店开设”“理发店开设”等109项“一件事”主题导办,完成了“异地就医备案、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报销职工生育医疗费用、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开设放射诊疗机构”五项“一件事”全程联办。企业、群众可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移动端进行网上“一事一评”,也可在各政务服务大厅通过“评价器评价、扫码评价、短信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现场服务评价。通过线上线下效能评价,对政务服务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网友问答

  “惠帮办”5个服务大厅开设专窗

  问:惠州有一个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政务服务,叫做“惠帮办”。“惠帮办”主要负责解决什么问题的?

  陈光:我们建设“惠帮办”服务专窗,组建帮办团队,印发专窗工作指引,既有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协调督办等服务,也为重点企业开设绿色通道的重点服务,全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和“办不成事”问题,不断提升办事效率。

  “惠帮办”专窗主要涵括三大功能,一是咨询帮办(代办):包括咨询导办、指南指引、材料核对、取号协助、帮办代办。举个例子,重点项目全程帮办。通过“惠帮办”专窗,重点项目从注册登记、立项到开工建设所有的服务事项均可享受绿色通道VIP服务,从而实现增效提速。二是沟通协调:包括业务联动、释疑解答、协调反馈、督促办理。举个例子,某个事项需要跨层级、跨部门联办。由“惠帮办”专窗全程协调帮办。三是效能监察:包括管理运行、动态掌握、意见受理。

  截至目前,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税务、社保、不动产共5个服务大厅开设了“惠帮办”专窗,共处理群众急难愁盼及帮办代办事项超过700宗,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

  “延时服务”每周六按工作日开放

  问:惠城区推行特色延时服务,解决群众办事的时间难题。“延时服务”能在什么时间段办理到什么事项?

  陈光: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区行政服务大厅、税务、不动产、社保、民政、公安、司法7个服务大厅在原有下班时间弹性延时的基础上,开启“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周六不打烊”是指在每周六按照正常工作日全面开放。业务范围包括民生类业务、公安户政、交警车管、出入境业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指导区公安、不动产、公积金、税务、司法等政务服务大厅同步开展周六延时,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惠民行动的热潮,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好评,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简单服务的“小切口”,实现了幸福惠城的“大变化”。

  “跨域通办”千余事项“全市通办”

  问:能跟网民朋友具体介绍一下“跨域通办”政务服务工作吗?

  陈光:近年来区政数局积极探索推进“跨域通办”工作。在政务大厅设置“跨域通办”专窗,配备5G视频坐席,通过线上粤省事、粤商通、广东政务服务网、线下实体窗口及自助终端机等,实现跨区域多端办理,并在线为异地办事提供指引。

  惠城区已实现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及其他6个县区共1087个事项“全市通办”。并且,我们先后与上海奉贤区,江苏江阴市,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贞丰县、册亨县,江西瑞金市,湖南沅江市,江门蓬江区等多地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合作协议。通办事项涵盖税务、公安、民政、交通、人社、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等多个部门的全流程网办事项164项,线下通办专窗事项20项,“湾区通办”自助终端事项699项。

  另外,作为全市唯一一个与香港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的县区,让居港乡贤、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在惠城区(香港)联谊会的服务专区,实现惠城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社保业务、涉税业务等事项申报,涉及发改局、民政局、社保局、税务局等16个部门,实现线下窗口204项、线上全程网办49项、自助终端166项业务单向“跨境通办”。为惠港两地企业投资和市民生活提供了便捷、高效、权威的办事渠道。

  “粤智助”多项服务一机办理

  问:去年,区政数局投放215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覆盖至全区行政村和社区,给广大群众带来智能化、智慧化的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体验。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的一些相关情况吗?

  陈光:我局在全区215个村(社区)安装部署“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粤智助”集合刷身份证登录、人脸识别、指纹采集、证明材料打印、办事材料扫描上传等10余款硬件设备,实现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一机办理”,它使用智能技术设计“适老化”办事服务模式,有效消除“数字鸿沟”。“粤智助”涵盖了农业农村、社保、卫生健康、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共263个服务事项,正逐步增加中。“粤智助”还提供党史、生活百科和中小学教育等阅读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