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博罗推进“美丽庭院”打造和升级工作,一户就是一处风景

庭院改茶室、民宿 村子美了收入增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诗媛 07-05 00:23

  博罗乡村庭院改造升级,变身茶室、民宿。

  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家家户户串起美丽乡村。

  近年来,博罗县深入推进“美丽庭院”打造和升级工作,将“美丽庭院”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的有效抓手,丰富“美丽庭院”内涵,以小家之美推动乡村绿美,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齐心打造更具乡情的宜居宜业绿美乡村。

  福田镇

  老房改造成乡村民宿、玻璃茶室

  走进福田镇徐田村村民林祝英家中,一片绿意盎然映入眼前,抬眼望去,庭院整洁有序、布局美观,宽敞明亮,油绿的草坪与浅色石板路错落相间,俏丽别致的花卉与白墙灰瓦的农家院落相得益彰,整齐排列的竹篱笆、稻草搭起的休闲茶室、随意挂起的红灯笼等都在不经意间摇身变成“美丽庭院”的“美丽因子”。  

  可作为聚会、团建场所  

  “可以作为聚会、团建的活动场所出租。”林祝英告诉记者,去年开始,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了“美丽庭院”提升行动,将自家废弃的老房子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庭院焕然一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她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对自家庭院进行改造,通过打造乡村民宿、玻璃茶室等,将农家庭院打造成一个可体验乡村生活的场所,发展“庭院经济”,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乡村体验。

  从林祝英家中出来,漫步在徐田村的村道上,随处可见生机盎然、整洁美观的“美丽庭院”。这背后,是徐田村积极响应全县开展植绿、“美丽庭院”创建、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攻坚等乡村治理工作的成果。

  记者了解到,徐田村是惠州市妇联“美丽庭院”项目拟培养典型村之一。近年来,徐田村把打造“美丽庭院”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聚力在群众思想观念上下功夫,切实激发群众创建内生动力。

  通过持续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鼓励农村家庭打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自家小院,适宜发展庭院经济。同时,充分发挥妇女及家庭优势作用,因地制宜、广泛动员全村妇女和家庭积极投身到“美丽庭院”创建中,凝聚起共建共享美好新生活的强大正能量。  

  “村子像花园一样”  

  如今,村子里打造了一个个特色景观节点,一座座“美丽庭院”被注入了乡旅的发展机遇,形成了庭院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生动实践,村民的幸福感更高了。“以前周末总想着带孩子去其他地方玩,现在村子里像花园一样,在自家门口游一圈都感到很满足了,能住在环境这么优美的村子里,我感觉很自豪。”村民詹巧灵告诉记者。

  “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垃圾都会很自觉地丢到垃圾桶。”徐田村妇联主席冯燕清向记者介绍,接下来,该村将继续加大美丽庭院创建力度,拓展美丽庭院创建新内涵,探索“美丽庭院+”矩阵,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助推乡村振兴。

  长宁镇

  已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6户

  一方庭院,盛满人间清欢。近年来,博罗县长宁镇全力抓好“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将个人风格和传统特色融入到庭院建设中,努力绘就“户户是风景、家家都和谐”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荒地变“世外桃源”  

  走进长宁镇古泥塘村,一个坐落在池塘边的别致小院格外引人注目。院内层次分明,花草树木、假山石景等景观相映成趣,环境温馨和谐。庭院一角,一位老人正悠闲品茗,他便是院子的主人——孔宪杨。

  据杨叔介绍,这处“世外桃源”的“前身”是一片荒地,环境比较脏乱。2023年,古泥塘村妇联组织大力宣传“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杨叔深受触动,决心要让自己的庭院“美”起来。于是,在女婿的帮助下,他开始了“改造之路”。从一砖一瓦再到一草一木,杨叔努力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变成现实。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曾经的荒地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庭院”。“每天坐在院子里喝喝茶,打理一下花草,生活无比惬意。”孔宪杨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为了“扮靓”乡村,古泥塘村充分发挥党员、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广泛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参与到“美丽庭院”的创建中,以点带面激发群众参与共建的内生动力,打造特色庭院,提升乡村“颜值”。该村“两委”干部、妇联主席赖晓霓介绍说:“现在村民们都会自发打扫房前屋后,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子变得更美丽。”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该村共有两户家庭被评为县级“美丽庭院”;8户家庭被评为镇级“美丽庭院”。

  民房变身咖啡屋  

  惬意的午后,一家“藏”在埔筏村的咖啡店里来了不少年轻人,大家边喝咖啡边闲聊,感受着乡村的蝶变。很难想象一年多前,这里还只是一间废弃的民房。

  时间回到2023年,咖啡爱好者钟国丽想要在家乡长宁镇打造一间属于自己的咖啡店。机缘巧合之下,她“相中”了这间带有庭院的民房,并开始进行装修和改造。除了“抓”好室内设计,钟国丽并未忽略庭院建设。种上各类花草之余,她还别出心裁地放置了一些雕塑、装饰物等,原来的“犄角旮旯”摇身变成暗香浮动的美丽庭院,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拍照打卡。“周末会有很多周边地区的游客过来打卡,收入也比较可观。”钟国丽说。

  一座座美丽庭院,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颜值”缩影。近年来,长宁镇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美丽庭院”建设工作,通过“由点带面”“由表及里”“由个人到集体”的工作模式,动员广大家庭投身到“美丽庭院”创建的火热实践中,为乡村振兴注入“幸福活水”。

  据统计,2021年以来,该镇顺利创建了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3户,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2户。

  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妇联主席梁丽丝表示,接下来,长宁镇将抓住环“两山”示范区建设机遇,打造和挖掘更多“美丽庭院”示范户,由一个个小点,汇聚成长宁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大局。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王诗媛 通讯员 博罗融媒 朱莉萍 薛亚虎 黄芮 张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