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蔗埔村、霞塱村分别入选2024年省级、市级拟培育典型村
割完稻谷来种花 冷链项目成地标

横沥镇蔗埔村,村民正忙着在收割完的稻田上种菜。

霞塱村嘉源达农产品加工厂房及冷链物流仓库建设项目。
又是一年丰收时。横沥镇金色稻浪飘香,村民三五成群穿梭田间进行收割,一片繁忙景象。自蔗埔村入选2024年省级拟培育典型村、霞塱村入选2024年市级拟培育典型村以来,这两个村庄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助力横沥镇“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蔗埔村
水稻农场种紫云英 稻菜轮作助增收
在进入蔗埔村的路上,夹道绿树成荫。道路东侧,拥有261年历史的文笔塔静静矗立在田间。
蔗埔村位于横沥镇北部山区,东江河畔,辖区面积16.7平方千米,下辖11个村民小组,有473户村民,户籍人口1643人,有耕地2300亩,山地面积19669.6亩,有軬坑、龙船坑两个水库,面积达到1200亩。除了文笔塔,这里还有下山里围屋、清代糖寮、将军楼共计4处文保单位,明清时期的青钟、石碑古物深藏于古庙。
在文笔塔周围,稻谷已收割完成,但这片土地并没有因此“闲下来”。横沥镇蔗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杏强介绍,惠州市供销(横沥)水稻农场在这片地上种了紫云英,来年2月,村民和游客便可以在此赏花。
据了解,蔗埔村共种植了636亩紫云英。紫云英富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做牲畜饲料,其嫩梢可供蔬食;泌蜜量大且蜂蜜品质好,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具有固氮能力,可固定空气中氮,植株腐解时,产生大量的氮素,维持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是很好的有机绿肥,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在道路西侧,村民们正忙着在收割完的稻田上种菜,一旁橙色的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引人注目。据介绍,惠州市供销(横沥)水稻农场于2023年3月份开始建设运营,通过“供销社+村集体+社有企业”的合作方式,由村集体(蔗埔村、新荣村)协助流转农田1269亩、带动农户786户,带动蔗埔村9名村民就业。其以“稻稻菜”三季轮作模式为主。
村域各企业每年就业岗位300多人次
惠州市供销(横沥)水稻农场的进驻,是蔗埔村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养殖业,以及花卉、水果、蔬菜、粮食等种植业的缩影。蔗埔村先后引进惠州市龙园兴茂生态园有限公司、惠州市亨木农场有限公司、广东檬品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为崇农场、惠州市供销储运总公司(流转土地666亩水田种植双稻和一造蔬菜)。村域各企业每年就业岗位300多人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益。
从高空俯瞰,蔗埔村村后的山坡上种满了葱茏翠绿的柠檬树。立足于“柠味满满、稻香蔗埔”这一特色定位上,蔗埔村着力打造千亩柠檬基地,主要种植青柠檬,其所生产的柠檬已进入“一村一品”名录。
提起村里种植的水果蔬菜和鲜花,张杏强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蔗埔村还种植了不少百香果、簕杜鹃。在为崇农场,橙色、粉红、玫红、紫色的簕杜鹃正如火如荼地盛开,缤纷多彩的花卉基地让人流连忘返。
去年以来,蔗埔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和上级“百千万工程”有关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着重以“绿美+”建设实现乡村“三大转变”,结合本村实际,坚定不移深化“百千万工程”理念,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品质,致力将蔗埔村打造成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典范。
随着“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蔗埔村在更进一步地探索建设更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我们将继续培育乡村建设主体,整合自身优势资源,使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得以全面实施。”张杏强说。蔗埔村还将依托村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村一品”、示范农场等特色亮点,充分挖掘和利用蔗埔特色旅游资源,沿线打造亲子研学、示范农场、柠檬基地等大众喜爱的特色农旅项目,用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
霞塱村
投资1.15亿元冷链项目
近年来,惠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园落户霞塱村,激活霞塱村的发展新动能。其中,嘉源达农产品加工厂房及冷链物流仓库建设项目是霞塱村新崛起的产业“新地标”。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为1.15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含4栋厂房及1栋配套宿舍。该项目4栋厂房及1栋配套宿舍已于年初封顶,目前外立面即将完工,单体土建预计11月底完成。11月12日,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厂房内部正紧张施工中。
据横沥镇霞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县雄介绍,嘉源达农产品加工项目以惠州市丰富的水果资源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建设集新品研发,水果制品生产、农产品及水果制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保障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建成后预计可提供500个就业岗位,有利于实现以科技为第一产业赋能、促进产业兴旺、壮大集体经济的目标。值得期待的是,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惠州北部首个大型冷链物流仓库的市重点项目。
“霞塱村将抓好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以嘉源达冷链项目为依托,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朱县雄说。
“基础设施+绿美”建设美丽乡村
2024年入选市级拟培育典型村以来,霞塱村以党建为引领,加快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聚力绿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为实现“绿美乡村”建设目标,霞塱村形成了环境卫生保洁标准、园林绿化养护标准、农村污水处理管护标准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并积极推行积分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自治力量,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同时,霞塱村加快推进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的各种基础设施设备,保障农业生产更便利、农民生活更美好。此外,霞塱村还依托村庄的生态优势,聚力绿美建设,从“种一树”开始到“全村绿美”。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周文媚 匡贇 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