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江北街道:提升商圈能级打造粤东消费中心

咖啡节受热捧,客流量增长50%以上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晓慧 12-06 00:00

  本版图片由可灵AI生成

  商圈作为重要的消费载体,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作为惠州市中心街道,江北街道商贸业态齐全,聚集了惠州密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商圈——江北CBD总部商圈,辖区内有华贸天地、中海环宇天地、佳兆业中心、丽日购物广场等多个商业综合体。辖区第三产业占比超九成,拥有大型商务楼宇(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41栋,总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平均入驻率65%),有企业约1.66万家,个体户约1.89万家。与惠城区其他镇街相比,江北街道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人口聚集、消费力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近年来,江北街道围绕惠城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消费中心”要求,立足区位条件,以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活力街区为目标,通过整合商圈资源,激发商圈活力,提升服务质效,打造消费新场景,全力助推惠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人与街区的“双向奔赴”。

  咖啡节、电竞季、音乐节 线下活动吸引市民

  “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看的,体验很好,很满足!”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大湾区东部首届美好咖啡节在惠州市惠城区江北街道华贸天地购物中心举行,活动集咖啡文化、公益行动与便民服务于一体,商家云集,市民络绎不绝。人们在品尝咖啡的同时,还可以打卡拍照,参与互动游戏。“能不能每个月都有氛围那么棒的咖啡节?”有市民参加活动后发出感叹。

  活动期间,华贸天地购物中心客流量同比增长50%以上,创11月客流历史新高。在华贸天地,像这样融合潮流文化、艺术音乐、可以享受沉浸式消费新体验的原创IP活动每个月都在举行。咖啡节刚过去,华贸天地又将迎来萌宠节。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商业地标,华贸天地2011年开业至今,不断挖掘地域特色优势,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业态。据统计,华贸天地全年举办线下体验活动超350场次,包含时装秀、live开放麦、亮灯节、电竞季、潮玩运动会等活动,以“年轻态潮流生活方式”为引领,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解锁潮玩新体验。

  在同一个周末,距离华贸天地步行距离不足500米的中海环宇天地广场举行了惠州交警122“深藏BLUE”音乐节,酷炫的表演展现出惠州少年的青春和活力。

  今年6月底开业的中海环宇天地,未开业前就备受关注。1月27日中海环宇天地广场周边举行的市民乐园草地音乐节、无人机表演,为惠州市民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市民小林说,这是她第一次在惠州看到无人机表演,感到很新奇,同一时段举行的草地音乐节也让她流连忘返,“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我们就不用总是跑到广州深圳看了。”

  商圈资源整合 焕发全新活力

  以江北街道办事处为起点,两公里范围内有超过4个大型商业体,面度密度如此高的商圈,如何避免商业综合体同质化竞争、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考验着街道资源整合、统筹管理的能力。

  江北街道通过成立江北商圈联合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整合商贸党委资源,推动共建共享共赢发展,强化和而不同理念,打造差异化发展大格局。江北街道通过“大工委”牵头抓总,积极整合华贸天地、佳兆业中心、中海环宇天地等商贸体资源,发挥其开展活动的先进经验,成功举办新春嘉年华、夏日嘉年华、“邻BA“篮球赛等大型活动,利用活动做大江北商圈“流量”,推动商圈共建共享共赢发展。

  “华贸发展‘首店’‘名店’经济,中海广场发展24小时潮流社交经济,佳兆业中心发展餐饮、文创经济,丽日购物广场发展生活性配套服务经济。”江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错位发展有助解决以往各商业体各自为阵、互为竞争的问题,此前,江北街道办积极组织各商贸体负责人开展经济分析会、交流恳谈会等活动,引导辖区各大商业综合体凝聚发展共识,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大格局。

  江北街道这一做法在2024年春节期间取得了明显成效,“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长的“增量”。新春嘉年华活动的开展,江北辖区各商业体客流量突破150万人次,销售额超3亿元,客流量同比提升42%,销售额同比提升33%。人流量、客流量、销售额均居全市首位。

  “单个企业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如果能够让整个商圈开放,拥抱这些客流,让更多的人进来,转化为消费,就能更好地为惠州经济作贡献。”惠州华贸天地总经理何振城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商业综合体运营的过程中,华贸天地更多的是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江北CBD总部商圈紧邻西湖景区,又有广惠城际穿梭而过,通过旅游、交通有机会吸引更大的客流,很多消费者在商圈活动的过程中,并不会只停留在一个商场,客流互通有助推动各个商场客流量增加,共建共享,才能共赢,“让更多的资源进入惠城、进入惠州,我们才会变得更好。”

  江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有超100个消费品牌计划进驻江北街道,街道将建品牌提效、优配套聚能,不断塑造消费新场景,打造一批各具特色、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网红打卡地,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推动商圈持续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温洁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