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西湖智谷总产值年内预计突破18亿元

“零租金”助力新兴产业企业入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晓慧 10-17 00:00

  惠城区高盛西湖智谷。

  高视科技位于西湖智谷的高规格配套生产车间。

  高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自今年8月悄然入驻惠城区高盛西湖智谷后,用时不足两个月,便已迎来日本夏普、德国宝马等重量级海外客户实地考察。

  “过去在旧厂房,不仅空间逼仄,更无法满足设备对抗震动地基的核心硬件要求,而西湖智谷的高规格配套,正好精准匹配我们向高端制造升级、向全球市场突围的发展步伐。”从董事长姜涌的感慨中,足以窥见高视科技——这家工业机器视觉领域的“隐形冠军”,与高盛西湖智谷之间“双向奔赴”的真实图景。

  实现亚微米级别精准检测 10年深耕获授权发明专利约100项

  高视科技2015年诞生于惠州,其成长与惠州制造业紧密相连。2014年,姜涌了解到面板工厂有近半数员工从事人工质检:“工人要在15-30秒内识别一块屏幕的100多种缺陷,光培训就得两个月上岗,长期作业还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这个痛点让姜涌看到了工业视觉的机遇,他在仲恺一间工厂泡了三个月,最终研发出国内首台AOI检测设备,并于2015年正式成立高视科技。

  目前,高视科技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AI智能机器视觉应用技术与产品体系,为包括半导体制程(硅基及三代半导体制程晶圆无图及有图检测、先进封装过程检测等)、新型显示半导体(MicroLED、MiniMED、MicroOLED等)、新能源(锂电全制程质控管理)等在内的高端工业领域提供AOI智能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标准化AI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开发平台、工业缺陷标准化数据库服务、工艺良率管理ADC系统、嵌入式机器视觉模块化产品及终端自动化设备等。

  10年深耕,高视科技的技术已跻身国际顶尖,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大概100项。在半导体领域,其研发的晶圆检测设备打破国外对中国半导体制造的设备限制,凭借其基于GoMind视觉云平台的半导体显示智能检测设备这一拳头产品,成功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在锂电行业,固态电池核心设备“切离一体机”的视觉模块,覆盖行业头部厂商;在第三代显示屏(Mini/Micro LED)检测领域的产线中,大部分检测设备来自高视科技。

  “我们能实现亚微米级别(几百纳米)的精准检测,相当于在指甲盖大小的区域呈现4K分辨率的细节,同时兼顾速度、精度与成本的平衡。”姜涌说,这一技术优势让高视科技成为惠州制造业升级的“好帮手”。如今,高视科技已与TCL、胜宏科技、亿纬锂能、利元亨、格林精密等多家惠州龙头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产品已深度嵌入惠州高端制造产业链。

  高视科技当前已形成“苏州研发+惠州生产”的企业发展格局:总部位于苏州,聚焦半导体底层技术研发;惠州基地则承载锂电、汽车零部件等业务的生产,200多名员工占企业总人数的一半。目前,海外市场更成为高视科技的新增长点。

  跑遍惠州只有西湖智谷满足条件 硬件与生态服务双向契合超出预期

  对于高视科技而言,选择落户高盛西湖智谷,并非偶然,而是企业发展“刚需”与园区硬件、生态的精准匹配。随着业务拓展,高视科技对生产场地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必须是一楼实心地(避免地下停车场震动影响设备精度)、层高足够搭建百级洁净车间、面积能支撑产能扩张。“我们几乎跑遍了惠州的产业园区,只有西湖智谷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姜涌回忆,此前厂房租期到期,且无法改造洁净车间,而西湖智谷的独栋厂房、实心地一楼、弹性空间规划,恰好契合了企业的升级需求。

  搬入园区后,超出预期的不仅是硬件。姜涌说,园区运营团队还主动梳理企业需求,“店小二”式的服务让企业能专注核心业务。

  事实上,高视科技的入驻,正是西湖智谷承接优质产业外溢、构建协同生态的生动体现。

  高盛西湖智谷是由高盛产业集团在惠州打造的首个“产城人”融合示范区。项目占地377亩,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已成为深莞惠优质企业的集聚地。高盛西湖智谷是省、市重大建设项目,惠城区新型产业项目。园区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定位,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配套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软件服务等产业,A区产业研发大厦于2024年底获评为惠州软件园。

  今年7月,西湖智谷启动“零租金”政策,向软件信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敞开大门,给予超常规免租期,并叠加市、区两级补贴,高视科技与零碳产业运营中心(深圳)有限公司、零件通(深圳)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率先签约入园。

  在服务企业成长上,西湖智谷构建了“从初创到成熟”的全周期支持体系,初创企业可享受“注册+税务”一站式办理;成长型企业缺上下游配套,园区助力组织深莞惠企业供需对接会;成熟企业想升级,智能化改造方案可“一键落地”。针对制造业员工“子女入学难、生活配套少”的痛点,园区安排专人协助办理子女入学手续,还计划引入商业配套,打造“幸福城”式的工作生活环境。

  截至目前,西湖智谷已成功吸引深莞惠众多优质企业入驻,注册企业数量137家。其中,65%来自深圳,25%来自东莞,10%来自惠州,已汇聚14家规上企业、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专精特新企业及1家“小巨人”企业,涵盖了生产性服务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格局。2024年,西湖智谷实现总产值5.5亿元,2025年园区总产值预计突破18亿元。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冯雪辉 罗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