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惠城江南祝屋巷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

幸福食堂“小份菜”“长者助餐”惠及居民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晓慧 10-24 00:00

  祝屋巷社区幸福食堂。

  近日,广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的通知》。全省共93个社区(村)入选创建单位,惠州有5个单位上榜,分别是惠城区江南街道祝屋巷社区、惠阳区淡水街道滨河社区、博罗县园洲镇园洲社区、博罗县长宁镇徐田村、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惠新社区。

  打造“四新型”社区  

  作为惠城区入选社区的代表,江南街道祝屋巷社区凭借党建引领与多元服务创新,成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典型样本。

  祝屋巷社区位于惠城区江南街道东部,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59户、10550人。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带动多元共治,不仅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支部,推行“党员巷长制”“党员示范店”“党群连心店”机制,还孵化培育23个社会组织、31支社区队伍,推动街区实现良性自治。社区已先后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广东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基层样本”“惠州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十二届实践创新项目征选一等奖”。

  2024年,祝屋巷社区被纳入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目标,社区依托“党建引领、空间焕新、长效运营”三维模式,打造集政务服务、文化传承、养老托育、邻里互动于一体的“四新型”社区(新空间、新治理、新服务、新模式)。  

  开展日间照料、四点半课堂等服务  

  一是打造居民共同生活新空间。积极争取3000平方米公共用房资源下沉,更新改造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托育中心;以“破墙拓路、连接邻里”为思路,建设小广场、小公园,拓展1000平方米户外活动空间。

  二是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新治理格局。探索社区党委统筹、社会组织联动、多元主体参与的“一体化”机制,依托社区“大党委”吸纳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担任兼职委员,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党群议事会搭建协商共治平台;建立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孵化培育社会组织23个、社区队伍31支,链接居民需求与社会资源,强化治理合力。

  三是聚焦居民需求提供新服务。重点围绕“一老一小”群体,提供日间照料、适老化产品体验、四点半课堂、幼儿托育等精准服务;600平方米的幸福食堂推出“小份菜”“长者助餐”服务,惠及周边居民;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开设舞蹈形体、八段锦、声乐等课程,吸引150余名周边学员参与;同时打造名人工作室,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名师、名医、名律师咨询服务。

  四是建立可持续运营新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赋能+社会协同”模式,引入“社区合伙人”,以场地置换服务、以资源换取资金;发挥社会组织联合会作用,募集社区基金、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壮大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队伍,为群众提供更暖心、贴心的长效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吕嘉琪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