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关爱医护人员,既在“疫”时也在平时

顺德区政协举行“论道顺德·卫生健康”建言资政座谈会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胡嘉仪 06-24 15:0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顺德广大医务人员冲锋陷阵、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成为最美逆行者,成为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疫情期间,顺德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采取务实、贴心举措,把医务人员的生活、安全、人文关怀保障到位,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在一线战“疫”。疫情终会散去,对医护人员的关怀不能随之消散。

6月6日上午,顺德区政协举行“论道顺德·卫生健康”建言资政座谈会,以“大家都来关爱我们的医护人员”为主题,邀请了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医疗机构代表以及区政协医卫界委员代表,为顺德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献言建策。

  A

  建立机制 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顺德共组织了50多个医疗卫生机构和超过1.3万名医护人员投入战“疫”。战“疫”期间,顺德先后派出4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共67名医护人员。除了支援湖北外,顺德还派出了6名医护人员支援广州白云机场的防疫工作。

“医护人员更希望大家在今天有多为他们当初的义无反顾感动,明天就有多尊重他们。期望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能在日常忙碌中得以施展,医生的从业环境更加稳定和谐,医患关系不断改善提升。”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叶少红道出了医护们的心声。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和急诊科主任左六二表示,当前的医患矛盾实则是医疗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议政府尽快完善医疗补偿机制,让医生得以回归治病救人的职业初心,重新找回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从社会关怀的角度,顺德区卫生健康观察代表、顺德区第一中学安全与学生发展处主任柯小蓉则建议,建立关爱医护人员的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设立“顺德医护关爱日”,利用医师节、护士节等节点,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

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则表示,希望促进关爱医护人员从热门话题讨论转变为一个长效机制,对医护人员的关爱应该是全方位的关爱,是全社会的关爱,是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关爱,是有政策落地的关爱,让医生、护士也成为太阳底下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B

  提高待遇 不让医护人员有后顾之忧

在疫情期间,顺德医疗卫生系统人才紧缺问题突出。顺德区疾病预防防控中心副主任谭覃作为顺德疫情防控组成员,带队在一个月内排查了500个病例,了解他们的旅居史、接触史,并开展了疫情风险评估,研判疫情发展趋势,为顺德制定新冠肺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备要求,按照万分之一1.75来计算,顺德疾控人员是存在较大缺口的。疾控人员待遇偏低导致了招聘难。”

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也奋战在一线。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院长林劲松则提到由于医护人员不足所产生的压力。该院的服务人口由2016年的25.9万人激增到如今的30万人,服务项目也由12项增加到19项。在服务内涵和要求不断深化,人力严重不足之下,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就会成倍增加。从长期来看,这会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

如何让医疗卫生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对此,参与座谈会的多位嘉宾都呼吁首先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林劲松表示,合理稳定的收入,让医护人员过上体面的生活,才能吸引更多人从事该职业。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陈晓荣则建议给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保障,如人才房解决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让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死扶伤中去。

从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的角度,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黄燕灵则认为,医院要推行精益化管理,建立更完善的制度、人才培养计划、绩效激励机制,搭建更大的职业发展平台,让医护人员有更多晋升的机会。

对此,顺德区总会计师杨妍渝表示,顺德将加大公立医院基础建设,优化医疗医院保障,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同时,加大财政投入,用于医疗高层次人才的补贴,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顺德区委组织部人事科科长梁耀焜还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联动相关部门做好医护人员的激励保障制度设置,包括编制资源配置、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将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把对医护人员的关爱形成制度。

  C

  政府牵头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医疗健康服务是一个庞大的生态圈,参与方包括患者、医生、医院、药企、保险和政府等。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医疗数据仍然存储在本地PC中,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弱,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医院的效率与服务质量,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现状。

叶少红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原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在全区是最好的。但是这套系统一直沿用到现在,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陈棉智提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滞后产生的影响。多数人看病都会有这样的苦恼,看同一种病,跑不同的医院,各家医院CT、B超、血项等检查结果互不相认,同一项检查不断重复做,单据攒了一堆,付出成倍的时间、体力、花费,以至于患者就医体验差,医患矛盾加剧。出现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医院之间信息化系统各自统筹,信息不共享,各项检验结果互不相认。

随着顺德医院的全面发展,现有信息系统在数据标准化方面、功能完整性和系统应用体验方面以及数据利用方面都有待革新。陈棉智认为,信息化投入比较大,各家医院的财政难以承担,这需要政府部门来统筹。他在考察中了解到,福建泉州政府牵头建设现代化信息系统,并建立专门的IT团队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搭建与运维,区域内的20多家医院都使用该信息系统,这可以大大节省医疗资源。“顺德可以借鉴福建泉州的经验,先从检验检查病例中心做起,建立全区的信息化系统中心。各个医院、社区的检验检测结果都可以上传到这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这不仅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压力,同时也方便患者就医。”

对此,叶少红回应,接下来,顺德区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将融入公共卫生、医疗的信息,实现信息化。“现在正在建立全区医疗系统,包括全区院感系统,哪个医院发生院感了,在这个系统都能够看到,其他医院就能快速做出反应。”

  嘉 宾

顺德区政协主席

周文

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叶少红

顺德区总会计师

杨妍渝

顺德区委组织部人事科科长 梁耀焜

顺德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谭覃

顺德区政协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骨科中心主任 陈棉智

顺德区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主任

左六二

顺德区政协委员、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黄燕灵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院长 林劲松

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陈晓荣

顺德区卫生健康观察团代表、顺德区第一中学安全与学生发展处主任柯小蓉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拍摄:南都记者 郑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