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千亿”大镇 如何走通“高明路”?
把握“西进”“两湾”新动能,打造“三生三产融合”新生态


俯瞰高明城市风光。
仲夏时节的清早,南都高质量发展·深调研之“百千万工程”课题组一行,抵达高明南蓬山公园门楼前。
这里向东,是有现实版“绿野仙踪”之称的南蓬山和浩瀚西江。向西,朝阳指向的方向,就是曾有“中国灯王”之称佛山照明所在的照明大道。再从这里向北,就是高明荷城的智能装备产业园。
“六山一水三分田”“山水城市中工业强、工业城市中生态好”……先天的地理地貌与区域资源,决定了高明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不能简单“拿来”和复制其他区域的经验,剑指下一个“千亿”镇街的荷城,要走出区域均衡发展的“高明模式”与“高明路径”。
新动能
布局“西进”,规划“两湾”
如果论制造业,佛山的焦点在南海顺德,如果谈岭南文化重地,当属禅城祖庙。但当地图舒卷,“百千万工程”蓝图铺开,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产业和谐共生的新期待,在佛山三水、在佛山高明。
近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印发《2024年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工作要点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等六大方面提出41项具体要求。
随后,佛山印发《2024年佛山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从实施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强区促镇带村、对口城市共建产业园等11个方面提出43项具体要求。
在省市两级的《工作要点》中,有几个关键词值得关注:区域协调、社会力量和西进计划。
佛山在布局西进计划方面提出,将加快建设佛山西部现代化产业基地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高明区规划“两湾”(专精特新湾、总部经济湾)产业创新和发展大平台。
“两湾”之一的总部经济湾,正是位于高明荷城西江新城。
翻出数据可以看到,高明荷城的产业动能并不弱,甚至可以领跑全省乃至全国。
数据显示,2023年荷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2.41亿元,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42.61亿元,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7.9亿元,同比增长7.4%。
新动能和新机遇下,剑指“千亿”大镇的荷城如何跑出、新动能在哪?这正高明“百千万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新生态
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筑巢引凤
俯瞰地图,高明荷城的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形状像是一匹初生的骏马:马头和马尾分别是西安河与西江;头顶是凌云山、飞凤山等旅游胜地;马背和脚下分别是一环西拓南延线和光明高速;在骏马的身躯和颈部,就是富湾湖、和绿美生态公园所在的唐美工业园。
这座产业园就是有着“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的山水高明的缩影,生态资源优渥、但产业发展和空间优势都略逊邻区。
优势和劣势都很突出,下一步怎么办?这是留给高明的课题,也给荷城的工业园区整治和产业园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简单复制其他区域的经验,而是要走出“百千万工程”中的“高明路径”。
值得借鉴的是,浙江省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上,绘出了一幅时代新画卷。据媒体报道,20年间浙江的“千万工程”范围不断延展、内涵日益丰富,深刻改变了农村的面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绘就了一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
广东“百千万工程”的要义也在于此,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如今,园区以南蓬山、富湾湖、西江、西安河为生态核心,通过南蓬山公园、蓬山书院、荷富路人行天桥、蓬山路-富湾湖环湖步道、富湾圩、创业创新基地、柿子林、各企业林、商业街、邻里中心、绿美公园、唐美工业园-西安河碧道连通桥、西安现代农业示范带等关键节点充分串联,形成园区内“三生三产融合”圈。
调研组在高明荷城智能装备产业园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的路径下,看到高明这座“山水之城”在推进绿色生态与产业创新有机融合下,区委区政府正在下“一盘大棋”,意在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筑巢引凤,更在“打破围墙”推动环境与城市和谐共生。
新路径
错位发展,各展所长,打造样板
在“民宿打卡地”莫干山所在浙江德清,有着“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地貌。相隔1000多公里的佛山高明,也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优渥资源。
先天特质可能是壁垒,但更有机会成为优势,这是“百千万工程”的意义所在。
“百千万工程”提出,要坚持分类施策,立足各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发展定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县镇村制定实施差别化政策,引导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推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
何以各尽所能、各展所长?
对于高明来说,不能简单地“拿来”和复制,更不可能千城一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一方面要抢抓机遇、全力落实各项发展任务;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走出区域均衡发展的“高明模式”与“高明路径”。
可以先从一系列数据和“成绩单”看荷城实践。
在政企联动促园区“三生融合”方面,荷城正以智能装备产业园为典型,让员工在工作生活和生态休闲环境中,实现“破壁”融合;在建设西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带方面,荷城街道以西安河清淤、河涌整治水利设施建设为依托,以“一河两岸”为核心,打造集水文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示范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业示范园区方面,荷城正逐步实现区域冷、热、电、气、水“五联供”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可循环纺织示范园区;还有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凌云花谷、花溪雨、旺林花园等旅游项目,正落地演绎出现代城市人的诗和远方与“美丽乡愁”。
打造区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发挥“百千万工程”的“腰部力量”,荷城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