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800公里专车送达、凌晨四点提供专列地接服务
多地派工作组打通员工“回家路”

→2月27日,云南昭通绥江的外来务工人员乘坐包车抵达中山南头。


中山城市复苏特刊之 人才招聘
疫情防控措施下,国内多个省份实施严格人员流动管理措施,流动务工人员返岗不同程度受阻。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激增的用人需求和企业员工返岗遇到的阻碍,中山市从2月17日起,连续派出工作组分赴多地,通过专列、专车等方式接送员工,跨省“点对点”打通企业员工返岗路,用专车专列接送至厂企打通员工“上班路”。同时,连续派出工作组赴广西、河南、云南等地,与当地政府、人社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组织专车专列接送员工,让务工人员“出门上车、下车进厂”。经精心组织,通过专车专列1900多车次,接回务工人员4.5万余人。
网络平台助力全天候招聘
中山大力推广线上春风行动,发动430家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引导企业和求职者从线下转向线上,通过人社局政务网、“中山人社”微信公众号和市场多个网络招聘平台全天候动态发布招聘信息,运用数据智能化技术,快速实现人岗匹配。
同时,搭建“中山市企业用工对接平台”,向数十万未返回人员发出外呼和短信,发送暖心指引和问候,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和奖补政策。节后举办网络招聘会50场,超过1.7万家企业提供岗位25万余个,投递简历近30万份,已达成就业意向7.2万余人;中山“公共招聘”平台已吸引约5万新用户线上递交求职简历。
此外,联合镇区人社分局主动出击,依托12个驻外省市劳务工作站,开展全方位、省内外的联系和对接。与桂、川、湘、滇、豫和粤西等向中山输出劳务主要地区,开展劳务输送洽谈,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密集定向发布中山企业的岗位需求信息,开展劳动力意向匹配,突破“出门难”制约,打通省际、市际返岗障碍,向中山企业点对点输送员工。
免费包车接员工回中山
广西是中山的第一劳动力输出大省,2月20日起,市人社局张立波副局长带队,与小榄、火炬开发区、东凤人社分局负责人一同前往广西梧州、贵港、玉林等地开展劳务洽谈。对中山疫情防控现状,中山市对企业和个人的复工复产“三扶持”“三保障”措施进行了充分介绍,并及时与出行受阻车辆所在地人社部门沟通协调,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据统计,从20日起,已有10000多名务工人员陆续乘专车返回火炬开发区、小榄、东区、三角等地。
此外,在河南驻马店的劳务输出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河南省疫情期间以系列严控措施闻名,市人社局了解到南头TCL公司在驻马店市有大量用工意向,立即安排工作协调组带队前往协调对接。工作组与当地各部门面对面沟通梳理问题,取得当地政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驻马店疫情防控指挥部逐级打通障碍,按照疫情防控的规范流程,协调快速办理健康证等事宜,派专车把务工人员从村、乡、县汇集到市,统一乘坐包车陆续返回中山。此外,市人社局还在驻马店建立了劳务工作站并签订协议,该市将长期为中山企业用工进行宣传发动,及时对接。
与此同时,云南昭通是中山市的对口扶贫地区,早在2月18日,赴云南昭通工作组已抵达当地,深入大关、永善、盐津、绥江等对口帮扶县开展劳务转移协作,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点对点”开展劳动力转移。当地已预先动员务工人员2000余人,首批80余人乘坐专车于2月20日来到中山,送回前期已精准对接用工需求奥马、美的等企业。此后,又有5批1600余名务工人员陆续到达,其中包括2列600余人的扶贫专列,专列抵达广州南站后,各镇区的接站人员提供无缝地接服务,将他们安全有序地接回厂企。
此外,还有来自湖南、四川、江西等省及茂名、阳江、韶关、肇庆、清远等省内地市的务工人员先后乘坐由中山人社部门和企业组织的专车专列抵达中山,投入到企业复工生产一线。截至2月28日晚,中山市企业已到岗员工147.7万人,到岗率69.7%,已在中山的异地务工人员共计114.44万人。
劳务派遣机构精准匹配用工需求
据了解,中山指导成立省内首个劳务派遣机构联盟,协调劳务派遣机构帮助重点企业招录工人,助推企业复工复产。70家劳务派遣机构承诺免费发布招聘信息、优先推荐员工、减半收取服务费、免收一个月服务管理费、不抬高小时工价格等五项惠企服务,超过430家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机构积极响应,通过深挖市场资源、盘活存量劳动力、稳推员工共享等方式,形成机构和企业良性联动生态,已帮助解决企业用工8万余人。
同时,发挥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引导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冗余劳动力调剂,直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近1.5万人,间接配合企业解决用工2.8万人。
(数据来源:中山国际人才网提供数据)
- 下一篇:之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