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优化人才环境 博士后补贴增五成

2021年人才节举办的智汇中山人才交流会。

未来可期之 人才引进
出台《中山市博士和博士后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大幅提高了博士后生活补贴标准;发放高层次人才津补贴,32人共获购房补助104万元;发放落户中山本科生补贴;发布“促进就业九条”3.0版本,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发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工程促就业……中山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行动。
提高对博士博士后人员的吸引力
日前,《中山市博士和博士后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明确规定了博士博士后平台及研究人员的扶持资金类别、扶持对象、使用范围、补贴标准、办理流程及监督管理等内容。
据悉,在中山市工作站或基地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3个月以上的可申请研发经费和生活补贴。其中研发经费5.4万元/年,每年申请一次,期限为2年;生活补贴15万元/人·年,按月发放,期限为2年。该《办法》还大幅提高了博士后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9.6万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5万元。这意味着每人每年提高了5.4万元,在站2年合计提高了10.8万元,增幅达56.2%。
“《管理办法》实施后,将提高对博士博士后人员的吸引力,进一步发挥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对博士博士后人员的引育留作用。”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大幅提升了博士后人员的生活补贴待遇,针对海外引进的博士人员,也另外增设了10万元的生活补贴,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按规定,为鼓励设站单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面向业内公认全球排名前200的高校引进国(境)外博士来中山从事博士后工作,属首次进站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进站时间为准)的,给予进站博士后每人每年30万元生活补贴,最长期限2年。出站后留在中山工作的,给予每人40万元购房补贴。除此之外,对国(境)外引进的博士和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中山工作且年龄不超过45周岁(以出站时间为准)的,另外增设10万元生活补贴,由市财政负担,按中山高层次人才待遇发放方式予以发放。
据介绍,该《办法》实施之后,根据目前在工作站(基地)博士后人员的情况,预计对博士后人员资助2年将增加财政支出共507.6万元;海外引进符合政策条件的博士和博士后人员预计每年35人左右,每年增加财政支出350万元。
35名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
共获津补贴超120万
按照中山市相关人才政策,获认定或评定的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可享受相关津补贴优惠。据悉,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已完成高层次人才津补贴信息系统在库人员历史数据梳理,并审核发放所属款项为2021年5月(含)之前的高层次人才津补贴,市财政负担金额已发放至高层次人才个人账户中。涉及本次津补贴发放的共有35名符合条件的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发放的津补贴分为特殊津贴和购房补助两部分,发放金额超过120万元(约126.7万元)。
获得本次津补贴的人才分布在中山市内的10个镇街。其中,火炬开发区最多,有11名。其次是东区,7名,另外,翠亨新区和小榄镇各有4名高层次人才获得本次发放的津补贴。获补贴的高层次人才主要来自企业,按照中山市现行的高层次人才津补贴政策,经评定为第五、六、七、八层次的企业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分层次给予每月1500元、1000元、800元、600元的政府特殊津贴,享受期为3年。获评定为中山市第五、六层次的企业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可分三年享受20万至10万元的购房补助(发放按年份比例为第一年50%、第二年30%、第三年20%)。在本次发放津补贴总额中,特殊津贴金额达22.7万元,购房补助金额达104万元(其中32人符合本次购房补贴发放条件)。
据悉,从2021年4月起,中山市高层次人才津补贴已由市、镇(街)分开受理核定调整为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统一受理核定,今后,申请人统一登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网站自助服务窗口申请即可。
出台“促进就业九条”3.0版本,
68项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
今年6月底,中山还发布并解读了《中山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这是继2018年、2020年先后出台“促进就业九条”1.0和2.0版本后,中山出台的“促进就业九条”3.0版本。
据悉,1.0版“促进就业九条”共为企业减负8.6亿元,发放就业创业资金1.1亿元。2.0版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大力度实施社保减免延缓等减负稳岗举措,2020年共为19.1万家企业减免缓社保费92.6亿元,发放各类惠企补贴超11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这次出台的3.0版,坚持“稳定就业”总基调,围绕“扩大就业”新目标,注重保持连续性,提高了政策举措的针对性。
从具体内容上看,《政策措施》从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供给、鼓励创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托底帮扶、发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工程促就业功能、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强化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等九个方面提出了68项举措。
其中,中山发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促就业功能,实施“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将“粤菜师傅”培训项目(工种)纳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范围。支持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家政服务超市和家政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工匠”工程。对审核认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农村电商”示范站给予最高10万元补助。对遴选入围的“粤菜师傅”自主创业项目给予15万元补助,对市级职业技能竞赛表现突出的个人,授予“中山市技术能手”称号。
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
据统计,今年,在中山市就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3万人。中山人社部门联合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市场就业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多方发力,千方百计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
中山已启动2021年中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通过市场就业拓展行动、创业创新扶持行动、基层服务实践行动、国有企业就业引领行动、事业单位扩招行动、专项渠道促进就业行动、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就业服务精准对接行动、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就业权益保护行动等十大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全力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今年中山将力争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年底前实现90%以上,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十大行动一个重要方面,是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的作用,实施市场就业拓展行动。中山将采取社保补贴、基层就业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多招用高校毕业生。按照计划,今年中山将组织线上线下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不少于40场。
津贴方面,中山分阶段实施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落户中山津贴。对毕业5年内(毕业日期自2015年1月1日起算)、在中山非公企业工作、已落户中山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给予一次性1万元落户津贴。
此外,中山落实全省“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对参加计划的港澳青年给予连续18个月每月1000元生活补助。将港澳台青年纳入市级孵化基地服务对象,给予最长2年按每户每年3000元标准补贴;对市级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按每个最高10万元给予资助;加强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获市级授牌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参照市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给予30万元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