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笃行不怠,优化服务能力建设 初心如一,推进利民惠民公交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赵晓玲 冯灿辉 07-30 01:28

  提供粤康码“绿码”打印服务。

  中山快速公交线路一期13个站开通“刷脸支付”功能。

  之专题

  7月,中山快速公交线路一期13个站开通了“刷脸支付”功能。无介质乘坐公共汽车的增值服务功能开通当天,解决出行的“数字鸿沟”问题和提高通行速度等信息刷爆市民的“朋友圈”。这是中山倾力打造民生公交、幸福公交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有关民生幸福的公交发展节点上每一次脉动,都如此清晰有力。各种惠民举措,一再上演。凭借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干劲,中山公交夺得了“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投放新车,为环保担当添加“热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一点上,中山公交主动作为,凸显绿色公交优势。自2020年完成中山市公共汽车新能源车占比100%的任务后,今年,中山公交继续推广应用新能源车,为环保担当再添“热度”。近期,200辆新能源车陆续精准投放使用,缩短线路发车间隔,加密接驳线路车次,全力保障市民乘客出行需求,助力中山的生态文明建设。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上半年,中山公交使用新能源车比燃气车减少碳排放2.23万吨,相当于种植白皮松树约7.4万株,减排效果明显。上半年中有五个月,中山的空气质量在全国城市排名榜中位列前十。

  

  优化线网,为服务供给筑牢“密度”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近年来,中山公交主动提高中山市外部与内部的互联互通程度,发挥纽带作用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开通了对接广州、江门、顺德、珠海等湾区城市的跨市公交线路20条,日均投放营运车辆210辆、服务班次850班,满足了城际间客运出行激增的需求。

  湾区背景下,中山公交根据客流需求,通过“服务创新、多元公交”的立体模式公交体系,新开通、优化调整一批中心城区至翠亨新区线路,为临海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中泽重工等一批重点企业提供公交配套服务。200多条公交线路,3786个站台达到了全域化覆盖,方便市民在镇区与城区之间的快速往返。日渐完善的公交配套服务,助力激活厂企的招聘、招工,为城市高效运转换挡提速。

  惠及港澳,为优待范围拓展“广度”

  20年来,中山公交票价不仅未涨,近年来还实行了几次大幅度优惠。从9.5折到7.5折再到5折优惠,60岁以上新老中山老年人等特定对象免费,以及快速公交同站台双向免费换乘优惠,中山成为周边城市公交票价优惠幅度较大的城市。

  为保证公交公益票价定位,中山公交严格执行政府低票价惠民政策。以使用中山通IC卡为例,在市民上车“嘀”的一声刷卡的背后,市公共财政就已经对本次出行部分成本进行了“买单”。目前,全市已发行中山通IC卡达383万张,每年有1.6亿人次享受优惠乘车服务。

  同时,中山公交积极拓展惠民广度,扩大优待范围。2020年12月10日起,为推动粤港澳三地民众共享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山公交将港澳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免费乘车优惠对象。这一利好措施,拉近了内地居民与港澳同胞的内心距离。半年多,60周岁以上港澳老年人累计办卡超2200张,惠及10.57万人次。

  

  科技赋能,为智慧出行挖掘“深度”

  7月15日,快速公交线路率先开通“刷脸支付”功能后,乘客吕先生表示,有了刷脸功能,连手机也不用掏就能秒过,省事不少。公共汽车的支付形态,起源于“卡时代”,经历了“二维码时代”,逐步发展到今天的“人脸识别时代”,可以说是智慧公交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刷脸支付功能的实现,只是中山公交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为着力点,对服务提升的一个细节。中山智能公交经过多年的应用发展,已积累了公交车实时GPS位置、线路班次、乘客刷卡等海量数据,公交数据库已初具规模。通过分析区域道路客流热度、时间站点客流分布,为当前以及未来的线路优化和规划提供了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在智能调度系统这个公交运营“大脑中枢”的高效运转下,2000多辆公共汽车每天有序运行37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9.25圈。

  

  排忧解困,为疫情防控增补“温度”

  疫情期间,智能手机可以通过定位追溯病毒的传播链条。对于年轻人来说,调取健康码不过几秒钟,但在那些没有智能机,或无法熟练操作微信的老人眼中,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新鲜科技成了一道难题。

  针对特定群体交通出行备受掣肘的处境,中山公交以“等不起”、“慢不得”和“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6月7日,在5个人流集散点提供粤康码“绿码”打印服务;6月22日,关联粤康码信息与实名公交卡信息,通过“刷卡验码”功能帮助特定人群免除扫码亮码环节;7月6日,在全市2000多辆公共汽车安装车载自动体温测量仪这一“战疫神器”,从此,日均30多万人次的测温环节“秒秒钟”搞定。

  

  崇德向善,为精神文明注入“风度”

  “一个临时的客栈/一个可以安静做梦的场景/有人在音乐里走远/有人在斜照的光线里,闭目沉思。”在诗人的笔下,中山的公交车“弥漫着温馨的味道,抚慰一路风尘和焦灼”。作为窗口服务单位,中山公交建立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长效激励机制,形成了向上向善的企业文化,每年登记在册的好人好事均超6000宗。

  6月,中山公交发挥公共汽车“城市窗口、流动宣传风景线”作用,联合推出“致敬时代楷模 坚守服务初心 献礼建党百年”主题公共汽车,讲好劳模先进故事,引领公交提升服务。此外,坚持虚功实做,修身做梯,为“中山好人榜”的好人、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奖等人提供凭“礼遇卡”免费乘坐公共汽车礼遇,积极践行文明城市创建,共同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为中山重振虎威提振精气神。

  

  听心声、办实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升“亮度”

  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一抹鲜艳的红色驶离左步村,驶过南朗各革命纪念场所,驶向烈士陵园。十米车厢变身党史课堂,定制公交串联“红色地标”,党史学习教育公交专线一经开通,备受关注。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山公交始终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群众工作实绩,坚持走实走深。3月起,与各区政府密切沟通,联合属地街道,调研并收集社区、厂企、学校等的公交出行需求,提供公交服务。目前,已开通助学专线23条、助工专线3条。除此,推动“创建车厢党员示范岗”,在4条线路打造“红色”主题公共汽车,营造庆祝建党百年的浓厚氛围,让公共汽车成为群众学习党史的“流动课堂”。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进的姿态;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为民的情怀。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在市交通运输局、国资委、城建集团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中山公交始终牢记民生重托,写好“公交篇章”,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乘风破浪,完成了从“量”到“质”的新跨越。

  

  文:赵晓玲 图:冯灿辉

  制版:李美钰 邓诗君 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