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翻身仗重崛起 中山经济持续恢复

3月16日,黄圃镇重点项目集中动工。

3月23日,三乡镇举行重点项目动工仪式。
经济复苏
《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期发布,《纲要》提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聚力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
最新出炉的1-5月经济数据,中山各项数据表现亮眼,固定资产投资等增幅在全省排名靠前。相关数据也显示中山经济持续恢复,新动能培育壮大,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今年3月5日,中山市委、市政府召开“攻坚2021”工作动员大会,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全会和市两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三个年”“头号工程”“六大战役”中心工作,实施“1+6”攻坚行动。最新出炉的1-5月经济数据,中山各项数据表现亮眼,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等在全省排名靠前。相关数据也显示中山经济持续恢复,新动能培育壮大,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各项数据表明中山经济复苏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山投资、消费、出口表现如何?据中山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0%,两年平均增长16.4%。去年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6.6%。
从去年6.6%的同比增长,到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中山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今年随着中山围绕“三个年”“头号工程”“六大战役”中心工作,实施“1+6”攻坚行动以来,多个重点工程项目陆续落地,中山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恢复。其中制造业投资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速度亮眼,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4.5%,两年平均增长49.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8.4%,两年平均增长35.1%。
作为实体经济的支柱,中山工业的增速明显,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为529.25亿元,同比增长26.4%,两年平均增长4.6%。从门类看,制造业同比增长27.0%,两年平均增长4.4%。现代产业增长较快,其中,工作母机和先进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增长24.4%、7.2%。
在外贸进出口上,中山同样表现喜人,1-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1002.2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出口818.0亿元,同比增长29.8%;进口184.2亿元,同比增长16.7%。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33.8亿元。贸易结构继续改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9%,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
社会销售方面也呈继续恢复态势,1-5月全市社消零总量674.24亿元,同比增长22.5%,两年平均下降1.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625.53亿元,同比增长21.7%,两年平均下降1.3%;餐饮收入48.70亿元,同比增长34.0%,两年平均下降1.6%。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市社消零总量虽然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回暖势头在不断增强。
此外财政收支也保持较快增长,金融存贷款平稳运行。1-5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96亿元,同比增长20.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96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248.89亿元,增长12.9%,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6736.25亿元,增长10.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133.83亿元,增长14.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935.39亿元,增长14.2%。
优化项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山重振虎威的主战场和主攻方向,打赢重点工业项目攻坚战,是中山破解产业升级之困、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的关键所在。
7月17日上午,小榄镇益隆路160亩的土地,种下了“迪欧家具工业4.0智能化生产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中山市新动工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优质的项目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中山市重点工业项目总体上呈现投资项目结构优化,强而优的项目增长快等特点。在库项目数量、新动工项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3%、46%。从项目类型来看,总部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量增多,如华润总部、迪欧总部、安捷芯科技、福凯智能半导体等一批总部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在库项目中,5亿元以上项目数同比增加了一半,10亿元以上项目数增加超七成;新动工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更是成倍数增长。
打赢重点工业项目攻坚战,效率也尤为重要。4月21日,三乡镇凯恩德公司“休普科技总部及精密制造基地项目”在100分钟内完成拿地到动工,再次刷新项目审批速度。在此之前,横栏镇泽东照明项目实现从土地摘牌到获得施工许可证用时24小时,古镇嘉宝高端PC产品制造项目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历时8.5小时完成所有审批流程。
得益于中山市全面推行预受理政策,重点工业项目审批速度不断加速。据统计,上半年,11个取得土地证的重点工业项目,过半项目通过预受理快速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合格证或施工许可证,项目或当天取得规划许可证,或5天内取得施工许可证。项目动工速度不断刷新,正是中山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决心,以及广大企业家扎根中山发展的信心。
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山的交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深中通道、坦洲快线、G105线南段改建工程等均迎来重大进展。2021年,中山市交通建设投资任务为完成300亿元以上、增长17%,上半年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151.09亿元、同比增长26.12%,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公路水路建设投资总额约占全省13%,位居全省第一。
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中山对交通建设布局深谋远虑——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纲要》中提及“十四五”时期中山重要交通网络和重大交通工程包括构建“三纵三横”铁路网、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构建“二环十二快”主干线快速路网、构建“2主2辅”铁路枢纽体系、构建“6+5”公路货运物流枢纽体系,建设更具辐射力的对外通道体系、打造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6”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当前中山市面临“双区驱动”重大机遇,为应对新挑战、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将使中山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枢纽,有力牵引带动中山市加快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5日,中山市委、市政府召开“攻坚2021”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在新的一年里锚定目标、乘势而上,以最大的决心、最好的状态、最实的作风、最强的干劲,努力打赢重振虎威攻坚战。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全会和市两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三个年”“头号工程”“六大战役”中心工作,实施“1+6”攻坚行动。
无论是今年1-5月份的经济数据,还是优质项目的落地之迅速,还是交通建设项目迎来重大进展,无不显现出中山经济持续恢复。但打赢经济翻身仗、重振虎威,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中山任重道远。
为此,《纲要》对中山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包括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GDP年均增长6.5%左右。国家创新型城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200家,基本建成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方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0%和2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培育1个产值5000亿元(智能家居)、1个3000亿元(电子信息)、1个2000亿元(装备制造)、1个1000亿元(健康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