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黄金连创业养鱼26年,年产值由20多万到现在近4000万
从两只“盲头苍蝇”到两只“致富领头羊”

黄金连。

黄金连与丈夫梁华少创立的康华水产养殖场。
黄金连今年54岁,一家人在中山市板芙镇承包鱼塘,从事生产养殖业已经有26年,鱼塘承包面积由最初的3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年产值由最初的20多万到现在近4000万,在创业致富的同时,也带动当地养殖业的发展,成为了村里农民眼中的劳动致富代言人。2020年,黄金连家庭还获得了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广东省百户最美家庭称号。
承包鱼塘,在试错中成长
黄金连原是云浮罗定人,10岁大时,母亲就离世了,当时读二年级的她只能辍学,做农活帮助家里。后来跟着父亲来到中山板芙,一边打工一边协助父亲做服装生意。
在上世纪90年代中,黄金连与丈夫梁华少抱着闯一闯、试一试的心态,用积蓄承包了生产队的鱼塘养殖四大家鱼。
“我们就是从一次又一次试错中成长起来的。”回忆当年,夫妇俩自嘲为两只“盲头苍蝇”。最开始,夫妻俩一起去割草来喂鱼,起初因为不会选择,割了多种草,才找到鱼爱吃的草。“做了很多无用功,但没有关系,关键是肯做。”黄金连说。
养鱼收益不稳定,四处碰壁。但夫妻同心就是最好的原动力,二人在事业上相互扶持,起早贪黑。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到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增大生产经营的投入,盖起了房子、提高了生活水平。
刻苦钻研,扩大养殖规模
养鱼6年后,夫妻俩在斗门发现了养虾这门生意经,经过虚心学习,决定引入南美白对虾。
随着国家推出支持农业的系列政策,夫妻俩还积极参与市、镇组织的养殖培训活动,进一步学习科学耕养知识和国家推出支持农业的系列政策。
夫妇俩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干出了信心,于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大生产经营的投入。2006年扩大经营承包面积达到500亩,并雇了6名员工参与日常养殖生产活动。2013年创立了中山市板芙镇康华水产养殖场,时至今日,康华水产养殖场的规模超过了1000亩,雇佣20多名员工。夫妻俩也成为村民眼中的致富代言人。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康华水产养殖场还为周边农户提供鱼苗、养殖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和技术,定期开展养殖技术交流会,同周边农户一起交流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策略和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带领农户一同打造产销一体的绿色品牌。养殖场还根据周边农户实际,每天雇佣30名的零工,灵活解决周边村民就业问题。
手把手传授经验,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金连一家都很淳朴,做人低调,经常照顾我们这些乡亲父老。”——这是很多人对黄金连一家的评价。黄金连夫妇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带动有意向从事养殖的村民,手把手传授养殖方法和管理经验,通过双手发家致富。
军哥是附近的一家养殖户,养殖面积60多亩,多年来由于技术不通,草鱼产量一直不高。“一个电话,老板娘他们就来了,亲自捞鱼、了解养鱼的每个环节帮忙找症结,资金困难的时候还主动垫付饲料费,这样我才顺利生存下来。”军哥说。黄金连夫妇在军哥的求助下来到其养殖产地,找到了草鱼产量低的症结所在,并教会了军哥解决办法,帮助他走出困境。现在军哥的鱼塘每年的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十多万元。
近两年,养殖业受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在行业低迷期,夫妇俩主动收购当地农户的产品,帮助散户渡过难关;对于资金周转不过来购买饲料的农户,夫妇俩采用先帮他们垫付饲料款、待水产品卖出后再结款的方式,帮助农户解决燃眉之急。在夫妇俩的带领下,身边十多个农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我们也是从一穷二白过来的,成功的经验不应该独享而是分享。一家富不算富,水产市场的空间很广阔,只要你不怕辛苦,我们都愿意搭把手、拉一把,大伙一起过上好日子。”黄金连夫妇说。
回报社会,疫情期间收购滞销水产品
黄金连一家在养殖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后,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和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成品鱼的销售,使得本可以上市的鱼只能继续供料喂养,因为占用鱼塘,所以无法开始新一年的投苗生产。黄金连夫妻的康华水产养殖场也有近100万斤的成品鱼滞销,经过多番讨论和联系收购方、寻求政府帮助拓宽销售渠道等,黄金连夫妇决定承受银行贷款压力,收购农户滞销的水产品,销往其他公司,其间不赚一分钱。
疫情期间,为响应政府居家不外出的号召,黄金连夫妇把滞销的脆肉鲩、罗非鱼等水产品低价售给附近村民,把塘基种植的大量蔬菜免费供给附近村民采摘和食用。
多年来,村内的文体活动、传统节日和其他慈善活动,黄金连一家都有捐款捐物、出资出力。除了自己行善积德,还带动其他有条件的养殖大户参与其中。其中,在中山市板芙镇板芙医院筹集资金扩建住院楼之际,黄金连夫妇毫不犹豫捐出了2万元的善款支持院方建设。罗定老家丹竹坑村修路建桥,作为外嫁女,黄金连也捐出了2.1万元。
苦尽甘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日子越过越好,黄金连也开上了小车。但黄金连明白,这都是不怕苦不怕累换来的。当初,骑着三轮车到集市叫卖,起早贪黑养鱼,身体辛苦,到现在,承包了很多鱼塘,雇了工人,如何管理,是个脑力工作。黄金连认为,总是得勤勤恳恳,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关系,社会就是大学堂,关键是肯学习多做事多总结,经验成长从生活中来从社会中来。
“决定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坚持努力做下去,无论碰到怎样的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黄金连说,做养殖业,赚和亏都是日常事,要有平常心态去对待赚钱亏钱,有鱼塘在、有人在就是资源,只要努力做,今天亏了,明天还有机会赚回来。
“时间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打就打有准备的仗,只要坚定信心,刻苦钻研科学种养技术,不论市场处于顶峰还是底谷,水产作为大众的生活必需品,养殖业总会有出路,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黄金连说。
采写:南都记者 侯玉晓 通讯员 钟傅莲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