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开启两大专项行动治理违建,助推高质量发展
强化使命担当 坚持履职尽责

拆除岐江河沿岸违建,拓宽沿河景观空间。 受访者供图
短短三个月,岐江河沿岸超过14万平方米违建被拆除;围绕“3+4”重大产业平台,共治理范围内各类违法建设185.17万平方米,其中拆除154.96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市城管和执法局”)强化使命担当,启动岐江河综合整治行动,一河两岸景观大为改善;将重大平台规划区域列入重点治理内容,以治违助推土地整备工作。截至目前,两个专项行动都取得不俗成绩,为中山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构筑发展新优势提供助力。
A
打响岐江河综合整治攻坚战
岐江河贯穿中山中心城区,这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河道,承载着中山的文明与历史,也见证了中山的发展与繁荣。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兴盛,近年来岐江河两岸出现违法搭建、非法采砂、乱排漏排等乱象。今年以来,一场关于岐江河的综合整治全面开启。
进度:整治任务提前完成
兴中广场附近,餐饮大排档临河而建、乱倒乱排时有发生;城区某村口紧挨岐江河畔,蓝色锌铁棚围成一个“船屋”,虽然已经废弃多年但一直没有拆除;有镇街的河道旁边,甚至搭建了厕所,污水直排。为了整治岐江河流域范围内的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现象,今年7月28日,中山市以“治违、治污、生态修复”为方向,启动岐江河综合整治行动。
岐江河全长39公里,穿越13个镇街,为确保整治达到预期效果,中山进行了高位协调:在市政府层面成立了岐江河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副市长担任组长,市城管和执法局、水务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沿岸镇街作为成员单位。此后,由市城管和执法局牵头,先后制定《中山市岐江河综合整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岐江河综合整治行动的有序开展明确方向,凝聚合力。
按照行动方案部署,从7月27日至8月9日是摸底动员阶段,8月10日至11月30日是综合整治阶段,12月1日至12月20日是巩固提升阶段。综合整治全面开启后,市城管和执法局加强统筹,各镇街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振奋的消息频频传来:8月3日至6日,东区街道仅仅4天拆除岐江河沿岸违建近3000平方米;板芙镇拆除一处涉河违建,面积近1.7万平方米……
截至10月29日,距离行动开展还不足百日,共361宗涉河违建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共拆除违建超过14万平方米,大大拓宽了沿河景观空间。
法宝:领导靠前高位推动
岐江河两岸违法建设量多面广,清拆往往涉及到历史问题和利益问题,中山是如何快速地打了一场漂亮仗?
制胜的一大法宝,就是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上门劝导。位于板芙镇芙蓉路岐江河沿岸的一个家具厂,涉河违建面积约16900多平方米。家具厂在2006年搬来后,又出租了部分沿河厂房给其他企业。如何妥善处理相关问题,成为板芙镇开展岐江河辖区河段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
为尽快解决这个难题,市城管和执法局主要领导、板芙镇书记、镇长亲自带队来现场协调,向企业阐明利害关系,明确法律责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现场督导落实。在全面沟通后,企业对清拆表示支持,并且动员商户搬离。最终,这处板芙镇最大的涉河违建顺利拆除。
此外,作为牵头单位,市城管和执法局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督导: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岐江河整治工作专班,分两组到各镇街实地检查督导,强化部门与镇街间的协作;挂图作战验收销号,每天收集汇总各镇街和部门整治进展,每日通报整治进度;对于新增违建和逾期不自行拆除的,督促各镇街切实采取联合执法、“即建即拆”等措施,坚决拆除。
正是有了这样干事的决心和高效的执行力,经过短短三个月,岐江河两岸30米范围内的违建得到顺利治理。
现状:一河两岸重焕新颜
对于不得不搬离的企业,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就无路可走?实际上,通过涉河综合整治,反而倒逼一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用短期阵痛换来更持久的发展。
大涌镇以生产牛仔裤闻名,镇内有大大小小各种水洗厂。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大涌镇清拆了几家岐江河畔的水洗厂。同时,政府安排企业入驻到距离原址仅几百米外的新建工业厂房内,这里不但环境整洁,更重要的是工业污水经过集中处理,不再影响环境。
老旧违建拆除了,污染源头堵住了。在这个基础上,中山进一步打造岐江河两岸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加快推进岐江河碧道建设以及沿岸绿化及设施改造提升。现在,沿着岐江河岸一路行走,能发现两边新建起不少景观长廊,红栏绿柳,青草茵茵,风景美如画;旧时中山人依江亲水、岐江唱晚的记忆,再度重现;古老的岐江河,在历经一番洗礼后,重焕新颜。
根据整治行动最初设立的目标,整治完成后,岐江河要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这是对母亲河应有的守护,也是对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综合整治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城管和执法局将继续强化使命担当,对涉河违建始终保持警惕,唯有如此,才能让岐江河绿水长流。
B
以治违助推土地整备
今年,中山把“3+4”重大产业平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平台是中山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全面构筑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抓手。今年,市城管和执法局明确将重大平台规划区域列入重点治理内容,明确治理目标、治理范围,摸底排查,联动执法,综合监管等事项,以治违助推土地整备工作,保障重大平台建设有序实施。
高科技助力提高巡查效率
中山市“3+4”重大产业平台辐射范围广,如何才能有效掌握违建情况?为此,市城管和执法局采取“航拍+地面巡查”方式组织摸底排查,专门制定《七大产业平台无人机航拍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对重大平台规划区域开展无人机航拍巡查,重点加强土地整备区、项目建设区、河涌两岸、绿地、村居范围航拍检查。
通过无人机不间断的巡航,市城管和执法局对违建建立起一套处理流程:首先通过查看影像比对,判断疑似违章建筑,并确认违建面积;经过审核的违建,系统将派发任务工单,转交给相关执法单位处置,并记录全过程。与此同时,市城管和执法局还建立起一个违建上报移动端,通过违建APP完成对违建问题的上报、核查、核实、巡检等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对违建进行管理。
有了高科技和互联网加持,进一步提升了巡查效率。目前,市城管和执法局通过无人机巡查的方式,共巡查各镇街共44个村(社区),移交各镇街核查疑似违建项目619宗。
继续重拳出击攻坚克难
围绕平台规划范围,市城管和执法局今年共治理范围内各类违法建设185.17万平方米,其中拆除154.96万平方米。
接下来,市城管和执法局将继续加强相关工作:一是聚焦已发现的违法建设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继续重拳出击,攻坚克难,坚决保障重大平台土地整备工作实施;二是持续对“七大平台”规划区域建筑现状开展航拍及实地巡查,逐步扩展违建摸底排查覆盖面,形成全市违建治理“一张图、一本账”;三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加强对典型案例曝光,形成查处违建的强大舆论攻势和良好的治理氛围。
重大平台是中山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全面构筑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市城管和执法局将坚持履职尽责,为激发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奋力作为。
文:吕婧 制版:朱林 刘艳兰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