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关键词解读珠海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亮点
今年珠海GDP或突破3700亿

12月27-29日,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南都记者 杨亮 摄

管好用好港珠澳大桥成为本次党代会报告的一个关键词。 南都资料图
2021年,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3700亿元,全省排名升至第六位;未来5年将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充满活力的湾区新兴科技创新城市、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12月27-29日,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本次党代会报告干货满满,亮点纷呈。南都记者将透过一组关键词,带你读懂过去5年的珠海发展“成绩单”、一睹未来5年的珠海发展蓝图。
关键词1 3700亿元
报告盘点了过去5年珠海的经济发展成绩单,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3700亿元,全省排名升至第6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标准。
在科技创新方面,珠海5年来不断进步,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2100家,“珠海英才计划”成效明显,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省前列。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全省第二。
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各类商事主体超40万户、上市企业达42家,格力电器进入世界500强。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持续提升,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2 全省第一
报告还回顾了过去5年来珠海在民生福祉、珠澳合作方面的进展,同样堪称亮眼。
报告介绍,珠海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排名全省第一。五年新增就业21.3万人、基础教育学位5.7万个、医疗机构床位2841张、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近7万套,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在珠澳合作方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挂牌运作,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落户横琴,在珠海的澳资企业近8000家;横琴口岸新旅检大厅、青茂口岸开通运行,“一地两检”通关模式落地实施。
关键词3 7大奋斗目标
报告用大篇幅描绘了未来5年珠海发展蓝图,指出今后五年,珠海将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不断增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并提出了未来5年的7大奋斗目标,南都记者一一做了梳理。
一是经济发展提质提速。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
二是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推进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努力成为充满活力的湾区新兴科技创新城市。
三是改革开放方面先行示范。对澳对港合作取得新突破,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
四是城市功能全面提升。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特大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东西部区域发展更为协调均衡,城市治理更精细、更智慧、更有温度,努力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
五是生态环境更加优质,努力成为生态文明新典范;六是文化建设繁荣进步,努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青春之城、活力之都”;七是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努力成为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关键词4 港珠澳大桥
管好用好港珠澳大桥成为本次党代会报告的又一关键词。
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大桥“一桥连三地”、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轴带作用,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创新通关模式,配合推进“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研究珠海、澳门经大桥到深圳的通行模式,促进粤港澳三地便捷往来。深化与香港的机场、物流、商贸合作,探索共建高端航空产业集群,扩大专业服务、现代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交流。
报告还指出,加强与港澳离岸金融市场互动,支持珠海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赴港融资上市。实施好港澳居民在珠发展的便利措施。积极开展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合作,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关键词5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本次党代会报告中又一个备受各界瞩目的亮点。
报告提出,充分发挥空港、海港、港珠澳大桥的综合优势,打造海陆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快推进珠海机场改造工程、莲洲通用机场二期、高栏港集装箱码头三期等项目建设,争取设立珠海机场国际口岸,打造区域枢纽机场和沿海主枢纽港。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珠海鹤洲站、珠海至肇庆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着力构建“八横十一纵”高快速骨干路网,加快推进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隧道、香海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与深中通道快速连接。加强交通拥堵治理,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疏通道路“毛细血管”微循环,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关键词6 鹤洲新区
位于珠海斗门区东部的鹤洲,河网纵横,水网相连,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与其空间地理相邻的鹤洲片区日益受到瞩目。
珠海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把横琴周边一体化区域、鹤洲南区域以及珠海西部地区作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拓展区域。未来5年,鹤洲片区如何抢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机遇?如何建设呢?
报告给出了答案,提出加快鹤洲一体化区域规划建设、拓展珠澳港合作新空间。鹤洲一体化区域与澳港路桥相连,既是合作区的支撑区、服务区、拓展区,也是服务澳门、承接香港高端要素资源的主阵地。探索推进大桥经济区建设、自贸区扩区和珠澳跨境工业区转型升级,为澳门、香港企业进入珠海发展提供空间支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洪保十”(洪湾、保税区、十字门)片区,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全域与澳港深度合作。
关键词7 深珠通道
伴随深中通道建设快速推进,珠海着手研究经大桥到深圳的通行模式,酝酿多时的深珠通道建设同样备受瞩目,未来它又将如何推进?
报告同样给出了回答,提出谋划推进深珠合作示范区、伶仃洋(深珠)通道建设,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轴带。
围绕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报告指明了具体路径:编制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节奏、时序和强度。完善东、西“双城”架构,东部城区强化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功能,西部城区强化产业交通服务配套功能,加强“双城”联动融合。坚持组团式布局,促进各组团快速联通、产业协同、生活便捷、宜居宜业。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谋划推进深珠合作示范区、伶仃洋(深珠)通道建设,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轴带。全面深化珠中江阳合作,推进珠海—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和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等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加大交通、环保等领域合作力度,引领带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
统筹:南都记者 杨亮
采写:南都记者 杨亮 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