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民点赞榜”“中山百千万工程案例点赞榜”举行评审会,不少案例融进市民生活
“一站式”中药免费配送 学生校园“天天动起来”


中山市教体局报送的“天天动起来”学生锻炼模式案例。

中山市公交集团的“助学公交专线点对点护航学子回家”案例。

“中山市民点赞榜”“中山百千万工程案例点赞榜”评审会现场。
12月11日,南方都市报首届“中山市民点赞榜”“中山百千万工程案例点赞榜”举行评审会,多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社会各界代表及资深媒体人等组成评审团,对入围的民生实事案例和“百千万工程”案例进行点评和评分。
评审围绕各镇街、部门单位选送的案例,从创新性、便民性、可操作性、公众认知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南方都市报将结合网络投票、评审团的点评及评分,评选出“中山市民点赞十大金奖”“中山百千万工程十佳案例”。
A
点赞榜的策划 本身就值得点赞
“南方都市报举办的‘中山百千万工程案例’点赞榜从民生视角出发,更接地气”。中山市委政研室信息宣传科副科长张稳表示,当前中山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和民生实事工作,南都发起这项活动很有意义,榜单对于中山的民生实事、“百千万工程”,将会起到非常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张稳认为,“中山市民点赞榜”聚焦民生实事,案例涵盖了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这些都是群众和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领域。两份榜单的关注点不同,其实也有很多相通之处。“百千万工程”的概念是宏观的,从内涵和外延来说,基本上囊括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山市民点赞榜”则从民生视角出发,体现中山社会治理成效,两者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老百姓”。
张稳表示,中山市人民医院的“爱心桥服务热线”项目创新性比较高,且涉及到跨部门之间的协作,在基层治理、社会治理中部门之间的协同,都有着很好的借鉴、示范意义。据了解,中山市人民医院与市红十字会合作,设立了中山市人民医院·市红十字会“爱心桥”服务热线,建立一个高效亲民、惠普群众的沟通平台,为来医院就医的群众提供各种就医咨询志愿服务。“‘爱心桥’项目确实能帮助群众解决就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此外,张稳认为石岐街道“岐管家”项目的提法不仅概念很好,而且更容易被群众接受,不像以前强调治理,而是突出管理,这个项目就像是管家,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不乏一些很暖人、很人性化的举措。“作为基层治理案例,‘岐管家’可复制性、可推广性还是比较强的,如果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可以向全市去推广,还是比较好的”。
“中山有3个镇、15个村,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张稳表示,镇、村是中山“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入围的南区街道北溪社区“发展农文旅融合,解决集体收入模式单一问题”案例就很典型,北溪社区曹边村“百亩之家”田园综合体项目,为全市首宗完成用地审批的“点状供地”项目,为中山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经验。
B
点赞案例多融入市民生活
此次“中山市民点赞榜”“中山百千万工程点赞榜”,历时两个月的案例征集,共收到案例85项,入围案例不仅涉及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民生实事,还覆盖“工改”、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
曾获得“广东最美志愿者”“广东好人”称号的中山东区博爱拥军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李克长期关注民生实事。李克认为,从便民和普惠的角度来看,入围的案例中,中山市东区街道推出的“全力建设香山长者饭堂”非常具有代表性。“政府、企业、社区、志愿者多方合力,实实在在为当地的老人解决了生活问题”。李克还提到,中山市教育体育局报送的“天天动起来”学生锻炼模式,关注到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非常值得点赞。
“我觉得入围‘市民点赞榜’的案例中,中山市中医院的‘一站式’中药免费配送到家服务是很值得点赞的”。李克表示,这项服务不仅解决了医院的压力,也解决了市民去排队这方面。“现在去医院看病不少时间都是花在排队上,‘一站式’配送节省了排队取药时间,开通药学门诊患者无需挂号就可免费就诊,这些举措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时间,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
广东保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程禹斌也认为,“中山市民点赞榜”需要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关注政府的民生工程。在民生实事方面,中山市公交集团的“助学公交专线点对点护航学子回家”案例让他印象深刻。“这项服务覆盖面广,解决了大量家长接送难的问题”。
C
“小”案例起到示范“大”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陈亚辉表示,“市民点赞榜”的案例需具备三个特性:惠民性,老百姓有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普惠性,受惠的群体是否广泛,普惠是否落实到位;影响力,关注的群体足够大,不能太过小众。“这些参评案例中,不少都具备了这些特性,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难题,老百姓也从中得到实惠、获得幸福,同时参评案例的关注度也比较高,通过评选形成标杆示范作用,更好地推动中山民生实事的发展”。
陈亚辉还给中山市文广旅局点了赞,“‘金色大地’音乐会,深入到中山的乡村田间,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农商旅的融合,同时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更好地打开乡村知名度”。
除此之外,陈亚辉着重点评了几个案例。比如,中山市博物馆的“打造中山文化新地标”、沙溪镇的“打造沙溪男篮IP,推动篮球体育事业发展”等。
陈亚辉表示,通过两个“点赞榜”,把“百千万工程”“民生实事”的示范性的项目挖掘出来,为各部门、镇、村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提供很好的借鉴,同时通过一些创新性项目带动提高创新活力。
声音
中山市委政研室信息宣传科副科长张稳:
“百千万工程”
需要老百姓支持和参与
“百千万工程”中的“百”,也可以衍生为“百姓”。一方面“百千万工程”需要百姓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无论是环境整治,还是基层社会治理,通过老百姓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调动老百姓共同参与。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百千万工程”的落脚点应该是惠及群众、惠及百姓,“百千万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山百千万工程点赞榜”中的参评案例,不少都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而“中山市民点赞榜”聚焦民生实事,案例涵盖了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这些都是群众和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领域。
两份榜单的关注点不同,其实也有很多相通之处。“百千万工程”的概念是宏观的,从内涵和外延来说,基本上囊括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山市民点赞榜”中从民生出发体现中山社会基层治理成效,“百千万工程”从宏观上呈现中山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老百姓”。两个榜单对于中山的民生事业、“百千万工程”,将会起到非常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陈亚辉:
挖掘示范性项目
推动中山更好发展
南方都市报发起的“中山市民点赞榜”“中山百千万工程案例点赞榜”非常有意义。将“百千万工程”和市民普遍关注的民生项目和让老百姓受惠的好做法、举措一同展示出来,能够促进中山更好发展。
在“中山市民点赞榜”“中山百千万工程案例点赞榜”中,有些案例还是非常典型的,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甚至在全国层面都有影响力,比如沙溪篮球IP,沙溪镇篮球获得了全国“村BA”冠军,带动了中山市的体育发展,也带动各个村、各个社区、各个镇都非常重视乡村文化的建设。还有“金色大地”音乐会,深入到中山的乡村田间,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农商旅的融合,同时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更好地打开乡村知名度。同时这些活动也让市民百姓受益,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生活,通过这些活动也能参与到我们的乡村、城市建设中来。
通过两个“点赞榜”,把“百千万工程”“民生实事”的示范性的项目挖掘出来,为各部门、镇、村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提供很好的借鉴,同时通过一些创新性的示范性项目提高创新空间,“点赞榜”发挥作用还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