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经济强 城乡美 社会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侯玉晓 刘贤沛 吕婧 12-06 00:00

  图片由奇域AI、腾讯元宝生成

  描绘“百千万工程”新画卷,中山开局良好、起势有力

  现代产业集群含“新”量高,研发经费投入127.2亿元  

  围绕小榄脆肉鲩等特色农业,带动富民增收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今年来,中山坚决落实省委决策部署,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的目标,深入实施强镇兴村富民“13388”行动。

  紧扣镇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奋力在全省“百千万工程”工作大局中走在前列。

  产业兴旺 研发经费投入127.2亿元

  12月3日,中山召开2024年全市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会上,小榄、古镇、三乡、坦洲、黄圃、三角、沙溪、东凤、阜沙等9个典型镇“一把手”依次汇报典型镇培育做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前期交叉调研工作的全面总结和梳理,更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部署。回看这一年,中山上下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实施“百千万工程”,开局良好、起势有力。

  现代产业集群含“新”量更高。2023年中山市研发经费投入达127.2亿元,增长26.3%,投入强度提高至3.3%,创下历史新高。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入选2024中国百强产业集群第39位。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73.0%,位居全省前列。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创建“中山香农”区域品牌,2024年评选首批“中山香农”产品30个。出台文件指导全市143家“强村公司”运行,探索农村集体资源统租统管,明确土地补偿款提留机制,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农文旅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发展。举办“金色大地音乐会”“中山美食文化周”等品牌文旅活动。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举办乡村振兴招商大会、文化旅游产业暨乡村酒店(民宿)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活动,签约引进文旅项目37个,总投资额达 267.4亿元。

  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治水攻坚战。污水处理能力从三年前的123.5万吨/日提升到221.5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三年前的45%提升到81%,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三年前的25%提升至88%。

  协调发展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扎根田间”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目标。近年来,中山市紧紧围绕石岐乳鸽、横栏花木、黄圃腊味、神湾菠萝、小榄脆肉鲩、三角生鱼、坦洲水产等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优质品种繁育、现代保鲜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全产业链产品质量,产业振兴带动富民增收。2023年,中山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约94.61亿元。

  中山已经发布《关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集体年收入30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到2027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超1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激活专业镇经济发展新动能,中山市持续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专家团队对接合作,创建了两个全国首批科技小院,分别是中山花木科技小院、中山生鱼科技小院。

  其中花木科技小院与横栏镇联合培育出“抗寒三角梅”,助力三角梅“北上发展”,装点了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会场,让中山花木“红”遍全国。生鱼科技小院助力三角镇打造了集“种质资源保护、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尾水处理和疾病防治”于一体的生鱼全产业链,在全国率先建立生鱼产业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三角生鱼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人才队伍 以“百千万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

  “百千万人才”队伍是推进“百千万工程”可依靠的重要力量。11月28日,中山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召开中山市“百千万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芳草行动发布会。活动现场发布《中山市“百千万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芳草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芳草行动实施方案》)三个方面的18条措施。

  在“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亟需各方面人才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深入基层、投身火热的实践战场,在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等工作中贡献智慧力量。实际上,近年来,中山市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截至去年年底,中山市共有各类人才总量114万人。

  此次《芳草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引导“百千万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即推动百名特聘人才下乡、千名港澳青年入乡及万名大学生返乡。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方案注重制度牵引,充分发挥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牵引作用,实施和推广乡村人才服务揭榜制、“青年特聘”、“乡村新秀”等多项制度。同时注重资源导引,充分发挥各行业人才优势,拓宽渠道为乡村发展导入人力、智力、资金等资源。

  中山推进“百千万工程”成效

  经济强

  ◎现代产业

  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入选2024中国百强产业集群第39位  

  ◎规上企业

  数字化转型率73.0%,位居全省前列 

  ◎现代农业

  创建“中山香农”区域品牌

  首批“中山香农”产品30个  

  ◎现代文旅

  举办“金色大地音乐会”“中山美食文化周”

  签约引进文旅项目37个,总投资267.4亿元

  城乡美

  围绕石岐乳鸽、横栏花木、黄圃腊味、神湾菠萝、小榄脆肉鲩、三角生鱼、坦洲水产等特色农业,振兴乡村。 

  ◎农村集体经济

  2023年

  总收入约94.61亿元

  2027年

  总收入超140亿元 

  ◎创建全国首批科技小院

  中山花木科技小院

  中山生鱼科技小院

  社会治

  ◎百千万人才

  百名特聘人才下乡

  千名港澳青年入乡

  万名大学生返乡  

  ◎人才总量

  截至去年年底,中山市共有各类人才总量114万人

  B01-08版

  监制:刘岸然 谢江涛

  策划:唐建丰 陈实

  统筹:吕婧 易福红

  采写:南都记者 侯玉晓 刘贤沛 吕婧 见习记者 刘继贤 黄敬奎 实习生 汪羽涵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