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老人走基层 连续8年讲理论
凌志坤坚持研学政策理论,撰文103篇,两个建议列入“十大民生实事”

凌志坤获评“中山‘百千万工程’”典型人物。 南都记者 吴进 摄

人物档案
凌志坤
今年89岁,获评“中山‘百千万工程’”典型人物。他潜心伏案作理论研究,先后撰文103篇,活跃在基层宣讲一线,他主持“凌志坤宣讲工作室”,连续8年奔走基层一线为群众宣讲。
“中山‘百千万工程’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发光发热,为人民服务。”虽年近九旬,但人们总是能在中山市街道社区里、学校广场上看到凌志坤活跃的身影。
作为中山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群众代表,凌志坤潜心伏案作理论研究并活跃在基层宣讲一线。他主持的“凌志坤宣讲工作室”,连续8年奔走基层一线为群众宣讲。
此外,凌志坤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研学政策理论,先后撰文103篇,其中,“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推行旧楼加装电梯改善居住条件”两个建议列入中山“十大民生实事”。在“实干惠民生解民忧 共建强美治新中山”——第二届“中山‘百千万工程’”“市民点赞”优秀案例展示大会上,凌志坤被评为中山“百千万工程”典型人物。他表示,中山在实施“百千万工程”已取得显著的成效,市民生活更美好。
践行老年梦,做好基层宣讲员
凌志坤与宣讲结缘,始于2013年的一场中国梦深化改革座谈会。会议上,他以《践行中国梦与我的老年梦》为题进行发言,建议社区建立老人综合服务中心,为银龄群体提供好服务,引起与会代表重视和关注。
至此,凌志坤当起了基层社区、镇区和中山市三级百姓宣讲员,他的老年梦正式启航。近10年来,凌志坤积极活跃在宣讲一线,先后在市内十多个镇(街)和几十个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超100场,听众达1万人次。
在参与基层理论宣讲过程中,凌志坤时刻关注着身边街坊的日常生活并深入调查研究,撰写深化改革建言建议。其中,他所提出的“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推行旧楼加装电梯”建议成为中山十大民生实事,增添民生福祉,造福人民群众。
“我可以说是中山推行旧楼加装电梯的最早呼吁者和建言者。”回忆起旧楼加装电梯相关建议提出的过往,凌志坤总有讲不完的故事。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公布后,凌志坤想起自己老伴患病体力不支,回家需要靠人背回到六楼家里的艰难情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老人出行都只能靠轮椅,出行成了一件烦心事。”
为此,凌志坤先后到了东区、石岐区一些社区等地对旧楼加装电梯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居民群众意见,撰写了《推行旧楼加装电梯让老人安度幸福晚年建议》。
2019年,旧楼加装电梯确定为《中山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同时,《中山市既建住宅加建电梯管理办法(修正)规定》出台,给予每栋旧楼加建电梯以10万元补贴,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旧楼加装电梯进展。
“百千万工程”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凌志坤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沉热爱、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宣讲不息的精气神影响带动着一批批年轻人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凌志坤先后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中山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等。
12月25日,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山‘百千万工程’”“市民点赞”优秀案例展示大会的凌志坤在圆桌谈论环节上与其他几位在中山市不同领域有着深刻见解和丰富经验的嘉宾围绕“‘百千万工程’与群众期盼如何相互成就”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如何用“百千万工程”回应群众期盼,如何落实好群众期盼的“百千万工程”等方面的问题。
凌志坤表示,“百千万工程”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好比如老旧小区改造、连片旧楼加装电梯、推进绿美建设、长者饭堂等项目,这些都是中山市‘百千万工程’的鲜明例证,这些项目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扎根中山72年,凌志坤一直以来深感生活的幸福。对于中山市“百千万工程”建设,凌志坤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百千万工程”宣传宣讲工作,提高居民群众思想认识,自觉参与到“百千万工程”行动中去;二是要进一步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三是抓好社区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现在的我,自我感觉身体健康依然还好,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我会继续发挥余热,为人民群众办一些好事实事,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梦作出自己微薄的奉献。”凌志坤说。
采写:南都记者 黄敬奎 制图:易福红 奇域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