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中山城建集团:书写“产城人文”新答卷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吕婧 06-27 00:30

  车流穿梭如织、人员往来频繁、商贸联动紧密……深中通道通车将满一周年,这条横跨珠江口的“超级工程”,以24公里的磅礴之姿串联深圳与中山,重塑了大湾区的时空版图。

  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城建集团”)以“产业筑基、民生为本、文化铸魂”为脉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周年答卷:通过产业园区构筑“黄金走廊”,吸引优质企业落户;运营10万班次深中跨市公交,绘就“双城生活”幸福图景;助力百年孙文西路焕新,见证老城新生。从机器轰鸣的智造工场到烟火升腾的历史街区,一组组硬核数据背后,是国企改革创新的破局之道,更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大写注脚。

  筑巢引凤强产业  

  作为“城市建设投资管理服务运营商”,中山城建集团强化国企担当赋能产业发展。今年来,中山城建集团负责、参与多个产业园区项目,大胆突破创新,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中部,中山城建集团下属中山城市科创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南区街道合作打造的源创港·南区科创园项目,打造高品质的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区。今年3月,该项目正式亮相后,凭借其区位交通、产业生态及创新设计三大核心优势,吸引众多企业关注。

  源创港·南区科创园项目周边,中开高速、广珠西线高速等交通干线环绕,快速畅达深圳前海等地。该园区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新型光电产业为主导,与周边的电梯产业园、科技创新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三大产业片区联动发展。未来,项目内将建成多层独栋厂房、高层厂房等,满足不同企业的生产需求。

  在东部,由中山城建集团下属中山城市科创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深中合作创新区首个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中山市光电智能终端产业园(民众)服务中心(下称“民众产业园区服务中心”)项目已经完工。

  园区周边集聚着比亚迪、彩讯科技、东方龙大、诚亿平板等企业,服务中心在满足深中企业集聚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生产、生活服务,实现便民工作就近能办、少跑快办,助力优化深中合作创新区营商环境。

  在南部,位于广东板芙经济开发区(智装园)的中山城建·中南高科·科创园是中山首例国企混改产业园项目,是构建珠西地区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将成为中山科学城内企业孵化与培育的关键基地。目前,园区已招引5家以上深圳企业进驻。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朗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投产,将加强深圳研发+中山制造的协同。

  此外,在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中山城建集团下属中山保税物流中心(以下简称“保税中心”)主动对接深圳地区外溢资源。如引入日邮物流(深圳)有限公司(世界500强航运企业NYK集团全资子公司),为相关企业提供专业保税物流服务。项目运作至今帮助企业节约物流成本约130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外贸业务拓展。  

  公交织网惠民生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深中跨市公交站点成为两市交集最密的“桥头堡”。繁忙的人流不仅连接着深中两座城市,更塑造着一个崭新的同城生活圈。

  “乘客肉眼可见地增加,一天比一天多。”刘小银是首批深中跨市公交司机之一,回顾起这一年的变化,他感叹道。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车,深中跨市公交同步开通。通车最初一个月,“观光热”席卷而来,游客与暑期人流让公交司机们“脚不沾地”。热潮渐退后,“通勤潮”又悄然兴起。

  在翠亨新区马鞍岛上,已有超千名从深圳迁居而来的新“岛主”,通过跨市公交等交通方式,在深中两地通勤来往。“基本班班爆满!”车队队长吴陈辉介绍。在深圳南山区工作的中山市民杜先生算了一笔账:以前他坐大巴通勤,一趟车费50元,一个月车费大概需要800元;改坐深中跨市公交,单程18元,一个月不到300元,购买月票还能享受8折优惠。

  深中跨市公交突破行政壁垒,以“一票通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数据显示,一年来,深中跨市公交双边累计发班10万车次,发送旅客280万人次。

  深中跨市公交线路较长、路况复杂且涉及双城联动。为了达到运营安全极致要求,中山城建集团下属中山公交集团以科技创新破题,推出“智能公交中央处理单元(IBCU)”,解决传统公交系统“多终端并行、数据孤岛林立”的难题。有了这套AI实时预警系统全天候守护,深中跨市公交运营效能显著提升,综合成本直降26%,设备完好率提升4.2个百分点。

  在粤港澳大湾区“软硬联通”协同机制下,“公交走廊”作为多层次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正将中山“地理枢纽”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价值枢纽”的民生获得感。  

  古街焕新润文脉  

  深中通道跨越天堑,激活中山文旅一江春水。

  中山市孙文西路(中山百货至西山寺段)处于香山古城核心位置,沉寂多年的老旧物业正在蜕变:咖啡香气从百年骑楼飘出,搭建起消费新场景;楼下门店、楼上电商的饰品店,一到节假日顾客盈门……

  孙文西路(中山百货至西山寺段)曾面临典型的老城困境:部分建筑老化且存在安全隐患,独立水电配套缺失,物业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由于物业利用难度较大,出租率长期低迷。

  2024年底,中山城建集团下属中山市建安物业拓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安公司”)启动专项盘活计划,积极盘活该路段该片区空置待出租物业。首先对外立面进行统一修缮,让建筑整体保留了民国南洋风格。此外,在功能再造方面,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专业加固,消除隐患,提升建筑安全性。同时,合理优化内部空间格局,提升了物业的实用性与吸引力。

  为了扫清商户入驻“最后一公里”,建安公司管理人员多次实地走访,查阅核实历史文件,专门协调解决独立水电表安装限制,打消了商家的顾虑。经过半年努力,目前孙文西路(中山百货至西山寺)15处长期空置的老旧物业,有8宗已完成改造焕新,仅剩1处(7宗连片)物业处于排危改造阶段。

  “我们很看好孙文西路商业街区的历史底蕴,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山市、城建集团改造街区的决心”,林燕珊是一家水晶饰品店的负责人,今年6月1日正式入驻后,她很快感受到街区魅力,“当天营业额就达到6万元。现在每到节假日,店里人流如织。”

  “这次招商摒弃了普通的服装销售、快餐等传统业态”,建安公司副总经理刘昊表示,目前正式签约的商铺都有个共同特点:以传统为底色、拥抱潮流表达。“我们要让老街既留得住乡愁,又能吸引年轻人”。

  用“底线思维”平衡保护与发展,将历史文化街区的“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中山城建集团进一步推动老街区提质,实现“产业兴、人气旺、百姓富”。

  文:吕婧

  制版:董晓妍 邹虹香 黄永文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