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在这里每一天都是刻骨铭心的光阴”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曾育军 严亮 罗忠明 罗韵姿 陈辉 张志韬 03-03 18:05

甄新现 34岁 台山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江门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

李振宏 32岁 台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郑志忠 35岁台山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杨俊伟 37岁 台山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

周喜 34岁 台山市中医院主管护师

颜晓雁 30岁 台山市中医院主管护师

伍夏樱 36岁 台山市中医院主管护师、内二科护士长

郑卫晋 45岁 恩平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

吴君杰 33岁 恩平市人民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

许梓华 27岁 恩平市人民医院护师

黎雁嫒 27岁 恩平市人民医院护师

李小玉 37岁 恩平市人民医院血透科主管护师

冯佩君 26岁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呼吸内科护师

关健威 39岁 恩平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

吴岳威 35岁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骆艳芳 31岁 台山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汤楚华 31岁 台山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陈伟棠 42岁 台山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

甄新现:

看到隔离病房男孩的画,想到了家人

到石首第十天,看到一个十岁小男孩的画,让我知道,选择支援湖北的决定是正确的。    

那天,我和大队长到普通隔离病房查房,一个戴着口罩的小男孩在认真地画画,画里有他日夜挂念的家、爱玩的小汽车,看到这一切,我和大队长都沉默了,我想到了养育哺乳我30多年的家乡,想到了家人。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陈伟棠:

这次妈妈的焦虑让我流泪

这次出征湖北,任务紧急,在路上才打电话告诉爸妈我要去荆州。从小到大,妈妈对我是各种放心,我第一次远离家门跨省读大学妈妈也表现得很淡定。这一次,妈妈的焦虑让我流泪。

最近,一名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拔管成功,由危重症减轻为重症。这是荆州市第一例拔管成功的患者,为后续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宝贵经验。

郑志忠:

顺利用一台转运机转移两患者

在老师指导下,我第一次在实战中穿防护服。穿过一个约九平方米的缓冲区,直达病区,我们的重点是转移两名机械通气的患者。只有一台转运呼吸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先备好呼吸机,在球囊辅助下转运较轻患者,再用呼吸机支持转运较重的那个患者。幸运的是,我们顺利安全地完成了转运。

杨俊伟:

看着ICU病人越来越少,内心无比自豪

还记得第一次跟河源市中医院纪传荣副主任中医师、丘冠东主治中医师一起进入石首市中医院ICU值班,大家心里都没底。但看着患者转危为安,看着ICU的危重病人越来越少,我们内心无比自豪,一切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医师,治病救人就是我们的职责。

周喜:

愿他一路走好,再无疾病折磨的痛苦

在石首中医院上班的第二天,我接管一位危重患者。他已经出现全身多器官衰竭症状,情况不容乐观,看他嘴巴插着管,双眼微张,却没任何反应,无力感充斥我的全身,最后,他还是没能熬过去……愿他一路走好,再无疾病折磨的痛苦。

颜晓雁:

遇到我的第一场雪景,充满了希望

在石首遇到我的第一场雪景,不浪漫,但充满了希望。我负责管床的是一位有脑梗塞后遗症的奶奶。她右侧肢体肌力只有1级,已经形成肩手综合征了,轻轻碰一下都很痛。令我最感动的是,刚开始奶奶看见我就说,你把我床头那个口罩拿过来给我戴上吧,我怕传染给你。

李振宏:

第一天上班看护一位上了呼吸机的病人

2月14日,不仅是情人节,还是江门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台山市首批)出征的日子,凌晨到达荆州时,气温很低、很冷,大家都穿着羽绒服。漫天雪花从天而降,来不及欣赏美丽的雪景,我们就进行紧急培训,下午奔赴石首市中医院。第一天上班,跟一位小姐姐搭班看管一位上了呼吸机的病人,相信在各位医疗专家的悉心照料下,他会早日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伍夏樱:

工作到凌晨3点,大家都没有怨言

17日上班第一天,18:30下班时,看手机信息才知道19点搬新病房,很多人都主动回来帮忙。第二天早上看信息才知道,有些同事,工作到凌晨3点才下班,大家都没有怨言。

汤楚华:

看着病人满身的管子,不由心里一痛

刚到石首中医院上班,首次接待的是一个危重症插管并需要药物镇静的病人,看着他满身的管子不由心里一痛。后来,病人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平稳。看到他能与家人通讯交流的画面,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高兴。

骆艳芳:

只能安慰说,早日战胜疾病跟家人团聚

到石首中医院已经半个月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27床的阿姨。阿姨从确诊到现在已经十多天了,去年因为脑出血,现右侧肢体乏力,自理能力比较差,情绪不是很好。平时不善言语的我只能安慰阿姨说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战胜疾病跟家人团聚。

郑卫晋:

希望医生和患者,都能平安回家

有天深夜,一位病人呼吸衰竭,主责医生赶回科室,与当班医生研讨病情,插管,接呼吸机,调整治疗方案。后来,这名病人经系统、细致的治疗,已脱离ICU回到轻症病区。他说想回家。

“平安回家”,也是江门第三批医疗队医护们时刻在想的愿望,我们等待疫情平息下来时,平安回家。

李小玉:

路人向我们鞠躬,这举动烙在我心里

石首市中医院和驻地酒店有500多米,医疗队队员们徒步上下班。2月24日,路口有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市民突然停下脚步,朝着我们鞠躬,说道“感谢你们”,然后默默走了。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深深烙在我的心里。虽然大家素不相识,但人间充满了爱,这给予我们坚持到底的力量和勇气。

关健威:

看到儿子手绘祝福卡片,我泪崩了

2月26日下班后,发现儿子所在的家长微信群炸开了窝。同学们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祝福小卡片,儿子也手绘了一张,还写上“我以爸爸为荣”。看到卡片那一瞬间我泪崩。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家乡,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涓涓细流,汇集成战“疫”大爱。

吴君杰:

每天抽时间和家人视频,报平安

应该没有比这(赴湖北)更让父母担心的了,我先斩后奏。小孩今年一岁多,妻子也是医生,“留守”在家里。虽然很忙,但我每天都会抽时间和家人视频,报平安。

吴岳威:

春暖花开时,好好看看三国里的荆州

我很久没见到父母了。由于疫情原因,春节时候便一直留在医院工作,没有回过家。来到荆州的这些日子,每天工作都很忙。自己从三国里知道荆州,希望等到疫情过去,春暖花开时,可以在荆州好好看看。

许梓华:

驰援湖北耽误婚事,疫情结束择日登记

本来,我计划和女友确定3月登记结婚,但婚事由于要到湖北驰援而搁置了,“等支援回来,疫情结束了再择日子登记结婚。”女友说,“回来就嫁给你”。

黎雁嫒:

剪了头发遇下雪,用毛巾缝一顶帽子

为方便工作和减少感染风险,本来长发及腰的我将头发剪成“男仔头”。到达荆州时,当地气温骤降,又因出发匆忙忘了戴帽子。我向酒店服务员找来了针线,用毛巾缝制了一顶帽子,“很保暖”。

冯佩君:

听到患者说“谢谢”,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负责护理的患者中有位许阿姨。她之前有过脑梗塞病史,遗留了右侧肢体乏力的症状,需要医护们帮她洗脸,打水泡脚、协助穿衣等。当我听到许阿姨说,“谢谢你,我感觉舒服多了”,我心中有种莫名喜悦,感到再苦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