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遇上5G时代:江门打出组合拳 助跨“数字鸿沟”
去年全市已开展“银发触网”幸福关爱志愿服务行动189场,参与活动超2万人次

江门通信运营商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用技术关怀老年健康”已成当下通信业关注的重点领域。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
据了解,江门市在5G建设、数字政府建设上不断发力,为了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江门市多方努力,江门通信运营商也从老年用户需求出发,不断优化适老产品,助力老年人更好融入“数智时代”。
建设成果
A
5G项目申报 最高可获50万元补助
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5月17日)的主题确定为:“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技术”。国际电联称,全球人口老龄化将是二十一世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人口趋势,社会正在竭力寻找这一趋势可能带来的机会。电信和信息通信技术(ICT)在实现更健康的老龄化方面可以发挥作用,还可以帮助建设更加智慧的城市,打击工作场所的年龄歧视,确保老年人的金融包容性,并为世界数以百万计的护理人员提供支持。
根据《江门市2020—2022年5G基站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安排,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5G宽带城市,主城区及各市城区、产业园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累计打造10个以上5G应用示范场景。5G全生态产业聚集发展,打造一批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企业。
为加快5G商用步伐,促进5G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根据《江门市5G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要求,目前江门市工信局已组织启动2022年江门市5G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申报并通过评审的项目,最高可获50万元补助。
据了解,根据江门市5G产业发展实际情况,2022年江门市5G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包含三个方向,分别为5G应用示范方向、5G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向和5G示范园区(基地)建设方向。其中,申报主体项目设备和技术要求已投入100万元及以上,补助具体金额将按照申报项目投入情况而定,完成投入100万元可获得15万元补助,最高30万元,而5G示范园区(基地)建设方向项目最高可获得50万元补助。
B
今年全市5G基站有望达到8500个
今年2月25日,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做客民生热线时透露,自2019年全面开展5G网络建设以来,截至去年年底,江门市已累计建成6500个5G基站,基本实现了主城区、重点商圈和重要工业园区的覆盖。今年江门市计划再新建5G基站2000个,继续加大5G网络覆盖方位,进一步巩固江门市数字经济转型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
据江门移动方面介绍,自开通江门市首个5G基站以来,江门移动持续加快5G建设的步伐,率先实现江门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及“镇镇通”。截至目前,已建成5G基站超4000个,为全市规模最大的5G网络,实现了各个县区、镇墟、重点工业区的连续覆盖,并兼顾覆盖农村各个热点区域。2022年将继续投入5G网络建设,并与中国广电加快开展700MHz频段5G网络共建共享,发挥700MHz频段5G网络覆盖广、穿透强、上行能力强的优势,实现5G覆盖范围向农村、近海等区域进一步延伸。
除了5G,宽带网络作为整个经济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江门移动按照“宽带中国”战略落地要求,持续完善“一张光缆网”建设,管道、杆路、光缆等资源不断增长,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按照广东省打造双千兆网络标杆省要求,持续推进城市及重点乡镇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设备规模部署,完善住宅小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场所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积极引导宽带用户向千兆光纤宽带服务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已具备千兆宽带开通能力,家庭宽带覆盖超220万户、城镇覆盖率超95%。
“保姆式”服务
“政银通办”打造家门口的“微型政务服务大厅”
今年2月25日,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做客民生热线时透露,数字化建设目前已经深入交通、医疗、金融、文化、旅游、政务服务等方面。江门市各职能部门都在大力推动相关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在医疗服务方面推出了电子健康码、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了与各大医院间的互联互通,大大提高了医疗的服务质量。还建设了智慧客运、智慧旅游和管理公共停车位的智慧停车系统等,均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的数字化服务。
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不懂线上办、窗口办事难、腿脚跑不动等痛点堵点,推出多项便民的“保姆式”服务,协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针对前来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老年人,该局主动接入江门市健康防疫核验平台,老年人只需刷身份证就可以快速完成健康申报。此外,在政务服务大厅,老年人还可以体验到代预约、绿色通道、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帮办代办等服务,轮椅、老花镜、爱心专座、无障碍卫生间等硬件设施也一应俱全。
出行不便是老年人普遍面临的问题。江门市在遍布城乡的几百个银行网点推出“政银通办”服务,市民可以在家附近的银行网点,通过智能柜员机、“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综合服务专窗等渠道,办理超百项政务服务事项,打造家门口的“微型政务服务大厅”。对于出门不便的老年人,该局还提供上门服务,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办成事。
组织培训
帮助老年群体掌握手机上网技能
进一步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去年,江门市委网信办在全市开展“银发触网”幸福关爱志愿服务行动189场,参与活动超2万人次,派发防诈宣传手册、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手册近3万份,帮助老年群体掌握手机上网技能。
2022年3月4日,蓬江区棠下镇棠下社区组织辖区内老年人代表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课程。社区内大部分老年居民对手机功能的使用还停留在简单的接打电话层面,为解决其日常出行及线上操作的困境,社区工作人员通过PPT演示及现场教学,生动形象地向老年居民讲述如何使用基础的智能手机功能、电子支付、交通出行等操作,并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特别增加了粤康码申请与扫码、行程码的使用和新冠疫苗接种建档等相关内容的教学。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老年人接受能力和记忆力较弱的问题,授课老师安排每节课只教授一两个知识点,耐心引导老年居民自行完成操作,同时在课堂上宣传网络防骗有关政策、法规和知识,增强老年居民的风险意识,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和智能技术。
棠下镇定期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系列活动,旨在促进老龄化社会信息建设,扩大老年人与社会多方面、多场景的互动,同时进一步弘扬社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精神。
线下升级改造
营业厅外100%完成无障碍通道建设
江门移动全区47家营业厅在厅外100%完成无障碍通道建设,厅内设置爱心桌椅,张贴明确标识,提供老花镜、放大镜、专用药箱等“适老”用品。在服务方面,办理业务前,江门移动设置了老年人爱心通道,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排队服务,等待期间安排专人送上温水;办理业务中,对于复杂业务,安排专人陪同老人进行自助或窗口办理,并提供现金、银联、第三方支付等多支付模式,提升老年人消费体验;办完业务后,智能手机辅导员还会为到厅新购买5G手机或正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家设置好手机常用模式和功能,比如将字体调成“大字模式”、输入法设置成手写模式,打电话、微信、相机常用功能放在首页等。
打造专属产品
针对60岁及以上长者推出“移动孝心卡”
江门移动针对60岁及以上长者推出资费更优惠、功能更有针对性的“移动孝心卡”。10086热线开通爱心尊老专线,实名制登记的65岁及以上老人拨打移动10086客服热线,无需再经过语音提示和数字选择等操作,直接接入人工客服。上线智慧生活APP适老关怀版本,提供字体更大、操作更简洁操作界面。广东移动IPTV和爱家TV电视同样上线“长辈模式”,根据老年人使用习惯,在电视首页上汇聚老年客户喜欢的“新闻资讯”“广场舞”“戏曲”等频道,电视直播入口也更显眼,方便老年人查找节目。
江门移动积极加快布局智慧养老的家庭社区应用,充分发挥5G网络、千兆宽带优势,创新产品以提供多样化的特色养老应用服务,打造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共同为智慧养老产业赋能。
面向老年人及其家属,可为老人家中铺设一键智能呼叫按钮、AI视频监测、智能养老机器人、烟雾报警器等多款智能化服务产品,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同时可设定将相关数据同步传送给老人家属,方便家属及时了解老人情况。面向医院,提供5G+智慧医疗一体化方案,并加强与医院、高校等专业机构合作,持续拓展智能自诊、智能问答、健康百科等多种应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统一的医养信息查询渠道。面向社区,可与智慧社区系统联动,为家中独居老人提供5G养老监测方案,利用人脸识别、平安监控等设备,实时监控老人居家情况,发现险情及时报警并通知网格员处理,解决独居老人发生险情长时间没人知道错过救治机会等问题;同时,依托平台订单功能,助力社区做好区内老人日常送餐、医务社工、居家上门等服务。面向养老服务机构,可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等技术,升级养老机构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及管理模式,解决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老人夜间防护盲区、缺乏智能化分级照护以及无法将院内服务延伸至社区等问题。面向政府,可通过平台做好辖区老人分析、补贴发放管理等工作,实时了解老人社区服务、老人健康、老人求助等的具体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积极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中国电信推出针对银发族的尊长专席、爱心翼站、六大适老服务等一系列服务内容以外,更依托自身网络优势,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助力乐龄老人跨越“数字鸿沟”,通过中国电信5G、大数据、数字系统集成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更助力政府建立智慧养老设施及提供数字服务。
去年,中国电信旗下号百控股公司推出首款智能数码老化产品老年智慧PDA,该产品围绕老人数字生活,依托中国电信用户、渠道、内容及技术优势,通过自研、引入、合作、整合打造一键生活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了“医、询、行、购、娱”等服务资源,构建完善智能便携的养老服务终端。
今年3月30日,中国电信发布六项新服务措施,其中数智随心服务,包括面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智能手机科普、信息化咨询、解惑办理等服务;关爱随心服务,包括打造老年人的“智慧站”(已有6000多座);消费随心服务,为老人、特殊人群等提供账单答疑上门服务,让客户问得便捷……真正给老人信息服务的获得感。
采写:南都记者 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