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
农行江门分行积极开展“3·15” 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

农行江门分行携手江门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开展“龙行千里 消保‘童’行”——新春开学季宣传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农行江门分行充分发挥联动城乡的独特优势,聚焦金融为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以消费者为中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贴近人民群众要求,围绕“八项权利”、“三适当”原则、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诚信教育等重点内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教育宣传活动,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
强化宣传 筑牢金融安全“防风墙”
农行江门分行重点针对“一老一少一新”等各类特殊群体金融需求,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并聚焦消费者关注的防范非法集资、校园贷、养老诈骗等问题,开设了“消保微课堂”,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自身合法权益,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近日,在江门一中附属实验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开学礼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活动现场,农行江门分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们开设了金融知识小讲堂,形象生动地向师生们介绍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内容及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案例,一对一的问答和游戏互动环节更是吸引了学生们的踊跃参加,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宣传效果。
“你们的宣传太及时了!现在年纪大了,我平时不怎么出门,对现在的社会不了解。通过你们的讲解介绍,我们知道怎么识别那些骗子,就不容易上当受骗啦!”江门江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陈阿姨说道。近日,农行江门分行金融宣传小组走进江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现场为老年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和养老诈骗宣传活动,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活动中,该行宣传小组为长者们播放生动有趣的防诈骗宣传视频,讲解实际案例诈骗套路,并围绕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和形式,结合网点发生的真实案例,提醒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在普及金融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传递金融正能量,帮助引导广大消费者“知金融理,做明白人”,营造“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据统计,今年以来,农行江门分行已开展线上线下宣教活动300余场,触达消费者约200万人次。
创新服务 守住人民群众“钱袋子”
良好的金融环境既需要消费者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更需要银行员工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技能。一直以来,农行江门分行高度重视员工自身专业素养提升,针对全行员工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建立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评体系,进一步强化员工保护消费者权益主体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压紧压实管理责任,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确保客户意见建议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多亏了你们,不然我的钱都被骗走了!”客户易女士握着农行江门分行营业部大堂经理的手,激动地说道。
近日,客户易女士到该行要求查询银行账户状态并要求跨行转账。在与客户交谈过程中,该行大堂经理了解到易女士在某平台上申请网络贷款3万元,合同签订后平台显示客户银行账户已被冻结,需要转账1万元解冻其账户才能正常放款。这一反常情况迅速引起了该行大堂经理的警惕,判断出这是一起依托网络平台以贷款名义而实施的典型诈骗行为。
经过耐心劝说和金融知识宣教,易女士最终意识到这是一场骗局,并停止了转账交易,避免遭受经济损失。在农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易女士将借贷合同和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保存好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类似的情景在农行江门分行营业网点时有发生。随着网络诈骗形式层出不穷,陷阱套路越来越多,金融消费者稍不留神就容易深陷骗局。该行始终将守住人民群众“钱袋子”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在积极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和宣教的同时,坚决为客户守住“最后一道防线”,斩断诈骗分子伸向客户“钱袋子”的魔爪,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金融消保在身边,保障权益防风险。农行江门分行将坚持践行金融为民的宗旨责任,对内进一步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夯实全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对外做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工作,助推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提升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广
文:严亮 吴慧晶 杜臻懿
制版:黄亚岚 王娟娟 黄永文
- 上一篇:打出“组合拳”激发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