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农商银行:一封以普惠金融初心写给侨乡热土的“情书”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今年是江门农商银行陪伴这座城市的第七年,二者双向奔赴,共生共荣。近年来,该行深入贯彻国家深化金融改革工作重要部署,坚持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以勤劳金融体现地区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彰显区域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发展理念。站在2025年晨光里,该行以江门金融人的赤诚为墨,在侨乡大地上续写着给城市的“金融情书”。
惠民初心:让居民消费的“烟火气”更足
菜场里的二维码闪烁着晨光,社区里的智能终端照亮夜归人的脚步,江门农商银行用金融力量编织着有温度的生活图景。
文旅消费方面,一是积极配合地方重点旅游项目,以参加银团模式承贷5亿元打造市重点旅游项目赤坎古镇旅游区,以资金活水“贷”动文旅建设。二是做活江门土特产,创新推出“陈皮贷”“柑树贷”等产品,并联合丽宫集团、泓达堂等陈皮龙头企业打造“陈皮产业链”,截至2025年3月末,陈皮产业链贷款余额达29.33亿元,让“新会陈皮”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场景消费方面,一是创新“金融+校园”悦农缴费应用,实现教学相关费用“指尖办”。二是开展多场促进消费补贴活动,2024年内发放补贴优惠金额超过50万元,撬动超过3000万元消费热潮。三是创新“社区居委+物业管理+居民用信”模式,联合268个合作楼盘为业主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3月末,“业主贷”授信金额超2亿元,实现金融服务社区化。四是针对农户消费推出“悦农e贷”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发放相关贷款153.91亿元,有力支持农户农机购置、装修住房等生产需求。
养老消费方面,该行抓住全省推广社保卡一卡通契机,创新在新会区北园社区长者食堂试点建设江门首个社保卡一卡通智慧餐饮场景,实现补贴认证和社保卡支付一卡贯通,大大省去原有就餐过程的繁琐,提升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兴商筑梦:让优势产业的“动力源”更强
当传统产业的生产线转动出新生机,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部亮起不眠灯,江门农商银行始终是他们默默托举的有力臂膀。
支持传统产业方面,一是支持制造业当家,加大信贷力度支持本地金属制品、家电、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通过“制造业服务中心”政银企对接平台深化网格化营销,开展普惠客群专项行动,并联动行业协会举办线下对接活动,精准匹配金融需求。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279.75亿元。二是深耕园区经济,成立“园区再造”专班并创新推出“园区开发贷”“园区厂房贷”产品,同时成为率先入驻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金融机构,为大湾区重点园区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支持合作园区近40家,相关贷款余额23.49亿元,有效助力产业规划落地转化。
支持创新产业方面,该行通过多维度金融创新激活区域新质生产力,以4家科技支行为支点,推出“邑科贷”“悦科贷”等科企专属服务,助力科创全链条融资。截至2025年3月末,已累计为244家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272.58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发放金额14.75亿元。江门市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升级的关键时刻遇到资金瓶颈,该行为企业定制金融方案,最终以项目贷款1.57亿元和票据额度5000万元,精准匹配设备采购、技术研发等资金需求,助力企业高端产品实现产能提升。
和合共生:让城乡融合的“枢纽带”更紧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江门农商银行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深度融入江门市“百千万工程”建设大局,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银联动方面,该行与新会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政银联动服务机制,通过选派12名业务骨干进驻“区镇一体化”及“强村公司”专项工作组深入基层。针对产业升级、旧城改造等重点领域制定差异化金融方案,已为新会区多个重点项目提供授信支持,助力老旧小区微改造加速落地。
村镇治理方面,该行立足区域发展需求,打造“工业振兴贷”“乡村振兴贷”“旧改贷”等产品矩阵,形成覆盖城乡的金融网络。在省级典型村新会奇榜村,该行创新采用“信用+租金收益质押”模式,为村内共富广场项目建设提供3000万元授信支持,助力这个曾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向年租金收入超6000万元的现代化商贸强村蜕变。
城市基建方面,该行积极推进城乡建设民生工程,为江门市碧道建设工程EPC项目提供3.2亿元信贷支持,助力260公里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有效改善潭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碧道惠及周边30万居民。此外,该行还在城市节能减排方面推广“能源贷”产品,支持嘉信能源、金裕新能源和银洲湖能源等11家重点能源企业,截至2025年3月末,“能源贷”贷款余额达1.88亿元,有效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
江门农商银行将继续以金融血脉滋养城市肌理,用七载春秋沉淀的深情,编织更加高质量的城市蓝图。这封写给城市的情书,永远未完待续…… 推广
文:游耀君 制版:黄亚岚 刘艳兰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