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

电力引擎赋能“百千万”百年侨镇焕新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罗忠明 陈小骞 张晓杰 08-15 01:11

  江门供电局保供电服务队对塘口镇核心区域内的商户、民宿集群开展专项检查。陈小骞 摄

  供电人员上门了解创业青年用电需求。

  当咖啡香气漫过百年碉楼的罗马柱廊,当创意市集霓虹点亮侨乡老宅的窗格,当民宿灯火与田间星空遥相呼应……2025年开平世遗嘉年华上,塘口镇——这座在“百千万工程”滋养下焕发新生的百年华侨小镇,让乡村振兴的美学惊艳世界。

  作为广东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核心腹地,开平市塘口镇深挖侨乡文化富矿,以“修旧如旧”唤醒历史建筑生命力,吸引大批粤港澳青年返乡创业,用青春视角重构“新农村生活”图景。如何以可靠电力守护这份活力,为“百千万工程”在侨乡落地生根注入动能?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紧扣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以电网担当与实干行动交出暖心答卷。

  银线织网 筑牢侨镇发展基石

  走进塘口镇仓东村,整齐的供电线路隐于街巷之间,村面壁画与灰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修复如初的碉楼侨屋变身研学课堂与民俗博物馆,游客与学生往来不绝。作为入选2024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的“仓东计划”核心区,这里的蜕变是侨乡活化的生动注脚。

  “线路杂乱问题解决后,村容更整洁,供电更稳定,我们办民俗活动、开学术研讨会更有底气,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来乡村扎根。”仓东遗产教育基地青年员工付正超的话语道出变化。近年来,江门供电局围绕开平市“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启动配网设备“焕新工程”:配合35条自然村精品侨村建设,联合通信企业开展“三线整治”,出动500人次治理架空线路超50公里,推动3.1公里线路落地改造,让古老侨村在基础设施升级中重焕神采。

  升级的不仅是“面子”,更有支撑发展的“里子”。通过智能台区配电监控系统,江门供电局精准预判民宿集群负荷变化,让供电服务跑在用电需求前。“供电所根据民宿用电增长定制用检和增容方案,连未来发展需求都考虑到了,在这里创业特别安心。”2011年返乡创业的谢沃根已建成3间侨乡风貌民宿,电力保障让他更有信心让游客爱上塘口、爱上乡村。

  数智赋能 激活乡村创业活力

  近三年,塘口镇新增初创企业372家,吸引超2000人就业创业。但用电难题曾让不少青年犯愁。从澳门返乡开咖啡店的梁艳芬坦言:“做咖啡是专长,但报装电表、缴电费这些事真不懂。”

  为留住创业青年,江门开平供电局政企联动收集用电疑难,以“四办”服务(主动办、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送上“创业电力指南”:打开“南网在线”App上传营业执照,即可完成“一证办电”,线上报装、缴费、报修全流程畅通,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

  该局2023年成立的乡村创客数智柔性团队,成为服务青年的“电力管家”。“后台靠营配指挥中心‘数据管家’支撑,前台用‘南网在线’掌上营业厅落地,从设备巡检到电费查询,大数据织密保障网。”江门开平供电局负责人介绍。去年年底,塘口、赤坎部署的固定机巢智能巡检系统实现线路机巡全覆盖,AI图像识别自动筛检隐患,远程预警直达供电所,实现设备状态全感知、隐患早发现、应急快响应。

  “旅游旺季前,供电所根据预警给民宿、研学营地做全面‘体检’,设备运维从‘被动救火’变成‘主动预防’。”塘口供电所所长蔡伟勇说,智能巡检已成常态,默默守护着创业者与游客的用电安全。

  昔日,青年为生计远走他乡;如今,青年被侨乡吸引扎根故土。在“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里,百年侨镇活力涌动。江门供电人始终以“电力引擎”护航,见证并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传承与新生。   推广

  文:罗忠明 陈小骞 张晓杰

  制版:黄亚岚 邹虹香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