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竭尽所能救人 归来继续战斗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朱鹏景 杨亮 王靖豪 袁平峰 李洁琼 03-19 00:00

郭卫玲 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护师

阮娜 女 珠海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

于向荣 男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珠海支援湖北第三支医疗队队长

陈培生 男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治医师

刘燕青 女 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黄丽茹 女 珠海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师

郑枫枫 男 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谭勇文 男 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张雪平 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宁静 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管护师

苏文平 男 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杨卫立 男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他们立下誓言:“竭尽所能救人。”他们是逆行的英雄。他们也是血肉之躯,脱下口罩、护目镜,一张张温暖的面庞上布满压痕。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既有年轻的90后,也有年届花甲的58岁老党员……2月9日、11日、20日,珠海先后派出三支医疗队前往湖北支援抗疫。南都记者持续推出报道,讲述这些最可爱的人。随着湖北、全国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珠海市首支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珠海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杨建豪16日上午介绍,援助湖北医疗队将自20日起分批有序撤离。英雄即将归来,为这些最美逆行者致敬。

“完成使命,平安归来!”

郭卫玲 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护师

3月7日,在荆州的郭卫玲与家人通电话。孩子奶奶拿起电话第一句就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好怕啊……”她告诉孩子奶奶,在这边一切安好,不用担心,她很快就会回去。如今,她终于要回到珠海。

郭卫玲在监利县中医院上的第一个班就是治疗班,负责配药、处理医嘱、补充用物,以及打包和清洗东西。治疗班是保障科室运转顺利的关键一环,不可轻视。

“完成使命,平安归来!”是大家对他们提出的唯一要求。她说:“这次疫情,教会了我要更懂得珍惜,也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把火源灭了,火才不会蔓延到自己爱的人身边。”

女儿作画“妈妈打病毒”鼓励我

阮娜 女

珠海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

2月11日,阮娜作为珠海市第二支驰援湖北医疗队一员赴前线。

阮娜家有一双儿女和需要照顾的高龄老人。但在疫情面前,医者的职责感和使命感让她顾及不了太多,“我是从汶川地震走出来的,我愿意用我的热情、我的专业去帮助更多的人!”阮娜的丈夫安涛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我们需要共渡难关,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两个人都能平安归来。”

2月4日、5日,5岁半的小女儿听说阮娜要去战病毒,作了两幅画送给阮娜,“女儿画的妈妈打病毒,第二张画里,防护服变成蓝色了,护士帽上有十字标志,针筒变成了蓝色,病毒变成黑色。”阮娜笑说。

回珠海后继续到一线战斗

于向荣 男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珠海支援湖北第三支医疗队队长

“现在还不能松懈,一是要做好撤离前的交接工作;二是我要保证把队员们平平安安带回珠海。”虽然即将在3月20日回归珠海,但于向荣表示,仍然不能松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38岁的于向荣是博士后,不仅善于钻研学术,也熟练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诊疗技术娴熟,曾参加市人民医院多次疑难、危急重症病例的大会诊。

回珠海后准备做什么?于向荣说,已经申请了,回珠海隔离结束后,还是会马上投入一线。“现在境外输入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我们一定不能放松。一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这里很危险,但也充满着人间情

陈培生 男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治医师

30余天日夜坚守、冲在一线,陈培生最大的感触是,“不能辜负殷切期望”。患者及家属把最后的希望都交给了医生。“这要求每位逆行者竭尽所能。”连续通宵夜班、超负荷工作,陈培生坦言:“身体会累,但看着监利患者一天天好转,一切都值得。”如今,陈培生也正在做撤离湖北前的交接工作。

“人生历经劫难,最终想要的,只是平淡如水的生活。我很庆幸能来这里,这里很危险,但也充满着人间情,我和其他同事都在做着平凡的本职工作,但我们却因为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而变得不平凡。愿疫情早日结束,你我他早日回归。”陈培生说。

压痕告诉自己,牢记这场战疫

刘燕青 女

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特别想念丈夫和小孩”……电话采访中,前一刻还情绪高昂的刘燕青在提到丈夫和小孩后,突然哽咽起来。刘燕青37岁,年前丈夫和小孩送患病的公公回老家,之后刘燕青出征湖北,一家人已分开多日。

刘燕青支援的是荆州监利县,护理的是重症患者。一个36岁的病人,需要借助高流量吸氧和胃管引流进食来维持生命,一度心生绝望,有一天晚上说,自己咳得无法入睡,让刘燕青帮忙把药停了,放弃他。刘燕青不断打气鼓励,如今他已康复出院。每次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看到镜中的自己,脸上布满的压痕,她感受到的却是欣慰,“有压痕证明我的防护做得很到位,每次的压痕仿佛都在告诉自己,必定不负使命,战胜疫魔,此生牢记这场战疫。”

逆行是向往光明的虔诚

黄丽茹 女

珠海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师

“逆行不是迎向苦难的冲锋,而是向往光明的虔诚。粤荆之合,监利之获,携手战疫,定然取胜。”黄丽茹说。记得当时被通知可以加入支援湖北医疗队,黄丽茹很激动地说:“一定不负‘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以最好的状态投身工作,用专业技能服务患者,直至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3月20日,她即将跟队回归珠海。

男护师隔空向女友告白

郑枫枫 男

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等疫情结束回家,我一定娶你”……近日,一段珠海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远隔千里向女友表白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这段视频的主人公就是为数不多的男护师之一——30岁的郑枫枫。郑枫枫说,他想表达的是:我能遇见女友,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幸运,一定要努力把女友娶回家,两个人开开心心地过下去!亲爱的,嫁给我!

在湖北荆州监利县奋战的一个多月,郑枫枫眼里只有病人,用他的话说,“抢救时,救人最重要!”

3月11日,郑枫枫出征一个月,他在战疫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战疫30天,现在,我们已经牢牢掌握着这场战疫的主动权,并将为这场战疫发起最后的冲锋。”

出征前“跟双方父母保密”

杨卫立 男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伴随3月9日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湖北荆州监利县,这个曾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袭击的城市正迅速恢复活力。“最大的变化是工作压力比以前明显减轻”,杨卫立说。

今年2月,作为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主治医师,出征前,他不愿父母担心,又一次嘱咐妻子,跟双方父母保密。

杨卫立支援的荆州市监利县中医院,是一所基层医院,医疗条件比较艰苦,没有层流病房、也没有负压病房。

但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杨卫立和队员们三班倒,连续奋战一个多月,让一个又一个重症病人转危为安。

ICU病房里唯一的中医医师

谭勇文 男

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3月9日,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这一战果,离不开援助当地的医疗队全体队员的努力和付出。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谭勇文就在这支队伍里。

谭勇文是支援监利县中医院ICU的多位医生中,唯一中医医师。“中西医结合治疗让患者获益颇多,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也有一种成就感。”谭勇文进入病区后,每次查房都会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为患者号脉、观察舌象并拍摄记录,拿着图片与一线及留守广东的专家讨论,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做到了“一人一方”。同时,他还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症状,辅助耳穴压豆、八段锦等中医传统疗法,调整患者脏腑机能。

上班不敢喝一口水

张雪平 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当张雪平告诉父亲,自己入选珠海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的消息时,电话中父亲一度哽咽,但还是表示支持女儿,后来妹妹告诉她,一旁的母亲当时也哭了。1997年出生,还不满23周岁的张雪平是珠海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年龄最小的队员。

在荆州市监利县中医院ICU支援的日子里,张雪平经历了很多。为了解决工作期间无法上厕所带来的生理困扰,她和很多队员一样,从早上起来到上班结束都不敢喝一口水。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张雪平乐观面对,同事帮她在防护服画上了可爱的老鼠、老虎、花草,还有一些鼓励的话,“这样很有春天的气氛,也希望真正的春天,早日到来”。

“女儿长大了,我也可以保护你们”

宁静 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管护师

随着湖北监利县确诊和疑似病例实现“双清零”,直到几天前,珠海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宁静才向远在东北的父母“坦白”,自己在湖北支援抗疫。

“美好的生活不能总让他人负重前行,这次,我想冲在最前面”。

宁静今年32岁,和老公结婚一年多,本打算今年要个鼠宝宝,这个计划如今也要延后了。“没关系,待打赢胜仗,恢复平静生活,我们再要宝宝。”

“疫情过后,我最想做的是回家,能够看一下我奶奶”,“我想跟父母说,你们的女儿长大了,我也可以保护你们了”……宁静说,她本来已经准备春节订机票回家探亲,如今奶奶年事已高,让她很是牵挂。

提前做了防护,鼻子还是压烂了

苏文平 男

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这些日子,谢谢你教我八段锦,谢谢你悉心照顾我!”湖北荆州监利县中医院,一名即将转院的老人舍不得苏文平,掏出梳子一丝不苟地梳理好头发后,特意找到他合影。一名重症患者得知他来自珠海,第一句话便是:“我在珠海打过工,你来自珠海,你要救我啊!”

今年34岁的苏文平支援的是湖北荆州监利县,高峰时3个护士要照顾14个重症病人,病人多、任务重,工作量大,最长的一天工作了10个小时,幸运的是,他没有感染。

医护人员被口罩、护目镜等勒出压疮的新闻屡见不鲜,尽管苏文平提前做了防护,但3天后还是发现鼻子被压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