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当季黄沙蚬引客来 图书馆开了打卡去

斗门5000余家餐饮单位恢复营业,文化娱乐体育场所有序复工复产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袁平峰 03-26 00:00

斗门体育馆预计5月份改造完工并开放。

←←黄沙蚬当季,快去尝鲜。

←十亿人火龙果庄园开园迎客。

3月下旬,正是黄沙蚬最为肥美的时候,斗门区莲洲上横迎来了疫情过后第一波客人。在斗门全区5000余家餐饮单位恢复营业的同时,十里莲江、停云小镇等当地有名的景点陆续恢复开放,让憋坏了的游客尽情享受春暖花开。

  食

  黄沙蚬上市

每年清明前后,正是黄沙蚬最为肥美的季节,今年正值疫情过后恢复堂食,莲洲迎来久违的游客。

在莲洲壹壹发餐厅,记者看到大厅里已有十几位游客隔桌而坐,餐厅人员将“清蒸黄沙蚬”端上桌后,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引来食客纷纷拍照。“餐厅春节前就没有营业了,这个月初恢复堂食后,每天陆续有食客前来。正值当季黄沙蚬上市,这道菜是食客必点的。”餐厅人员介绍。

去年12月,斗门区莲洲镇被评为“中国黄沙蚬之乡”,而莲洲上横黄沙蚬,更以肉味鲜美著称,每逢上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莲洲尝鲜。

乡村的农庄有了烟火的气息,斗门井岸城区各个餐饮店同样恢复了堂食。在珠海西区人气最旺的大信新都汇,不少餐饮店通过减少座椅、拉开间距等方式落实防疫措施,在确保安全用餐的前提下,有序开放堂食。

“戴口罩了吗?”“斗门健康码是绿码吗?”“体温正常吗?”“双手消毒了吗?”“信息登记了吗?”记者看到,大信新都汇大部分餐饮店已经开始营业,但顾客就餐前要先“过五关”,商场每天还会不定时巡查,督促餐饮企业执行相关规定,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确保市民吃得放心。

“我们大厅的桌子减少了50%,确保餐桌间距达到三米或以上,保证顾客间的距离不会太近,门店每隔两个小时进行大面积消毒,确保就餐环境卫生安全。”斗门信轩酒家有关负责人称。

而在斗门本土的烧腊店——唐宫烧腊快餐店,早早就恢复了相当一部分的客流。电话预约订餐、美团外卖软件订餐、到店打包……恢复营业后迎来了大波订单。除了提倡线上订餐、打包之外,唐宫烧腊快餐店还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外卖员的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工作。“顾客一人一桌,隔位、错位而坐,不得拼桌。”

“目前全区有5000余家餐饮店已复工,但是像益利、盈亨这种大酒楼,因为涉及用工、卫生整治等,还需时间,预计本月底或者4月初恢复正常经营。”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为支持餐饮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消除餐饮单位因停业时间长导致食品存在过期、变质的安全隐患,该局要求在开业前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对库存食品进行一次清理,对厨房进行一次清洁,对餐具进行一次消毒,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记者了解到,该局还出动人员分别在早、午、晚、夜四个高峰时间段对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错峰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员工管理、体温检测、餐椅减半、清洁消毒、扫码查验等各项防疫措施。在本月检查中,曾责令11家餐饮单位进行整改,其中4家餐饮单位停业整改。

  游

  多个乡村旅游景点陆续开园

春暖花开,继斗门十里莲江宣布正式开园后,十亿人、停云小镇等多个乡村景点陆续开放。

“我们3月17日正式开园接待游客,平均每天接待80人左右,3月22日接待人数最多,为157人,共计接待人数468人,销售额4万多。”闭园近两个月,十亿人火龙果庄园有关负责人称乡村旅游业遭受很大损失,随着天气越来越好,在政府引导下,接下来的接待量会增加。

为了确保安全开园,该负责人称,首先,对整个庄园一直在做清洁、消毒、防疫工作。其次,采取客户预约,现场量体温、实名登记后才入园。目前,园内设计了一些既能让游客娱乐,又能健身的娱乐项目,新增一些免费项目:公鸡下蛋(全身运动)、踢毽子、弹力乒乓、百发百中(投掷)、滚铁环、跳绳等,老少皆宜,安全健身又可以全员参与和互动。同时,基地种了诸多适合消费者来园采摘的蔬果,如千禧果小番茄、胡萝卜、辣椒、茄子等。

此外,在莲洲镇光明村停云小镇,于3月23日正式复业。目前,进入停云小镇或沙湾小院需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禁止人群聚集。

  睇

  斗门图书馆每天100人次打卡

3月17日,斗门区图书馆、区文化馆有序恢复正常开放,打响珠海文化娱乐体育公共场所复工复产第一枪。作为珠海最早开放的图书馆,在斗门区图书馆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通过测温扫码、佩戴口罩、限时限区域等措施,严防人群集聚。

“工作人员对场馆以及所有藏书都进行了彻底清洁消毒,并且推行实名制在线预约进馆,每天限额200人。”斗门区图书馆有关负责人称,目前,开馆与防控工作稳步推进,进馆读者日均100人次。同时,斗门区图书馆利用线上平台为读者免费提供电子图书、期刊、视听等数字资源,开展“用爱发声,共同战疫”朗读作品征集等线上活动。

在斗门区文化馆,恢复开放期间,实施公众号网上预约制,并出示健康码扫码进场,截至24日,预约排练团队12个93人次,参观展览71人次。为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该文化馆还充分利用数字馆的优势,持续推出文雅慕课400门等免费线上服务。

在斗门区博物馆,除做好体温检测、防疫消杀等措施外,还实施参观人数总量控制、限时限流进行有序参观,同一时间段展馆内接待观众不超过30人,超过30人后安排观众在等候区等候。

值得注意的是,斗门全区歌舞游戏游艺娱乐场所逐步恢复营业,截至24日,复工率达70.2%。但个别场所,还存在座位间隔管理不严格、全面消杀工作不严格、健康码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

“目前已要求个别存在问题的企业立即整改。”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称。

  延伸阅读 斗门体育馆改造 预计5月份完工

去年10月份,拥有20多年历史的斗门体育馆正式启动改造,力争在今年五一前“旧貌”换“新颜”,但因受疫情影响,一度推迟复工。如今,改造工程是否已经复工?开放时间会不会延后?

记者近日来到改造工程现场了解到,斗门体育馆及周边广场升级改造工程已全员复工,前期受疫情影响,耽误了1个月工期。目前,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抢在雨季到来前赶回进度,预计5月份斗门体育馆片区将全部完工向市民开放。

3月24日14时,记者看到占地100亩的工地内,有10多台黄色的施工机械在往来奔驰,近百位工人在高高低低的脚手架上工作。“斗门体育馆改造工程是斗门区2020年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总投资5200余万元。工人正加班加点,抢在雨季到来前赶回进度。目前,老体育馆外立面改造和跨径52米的风雨棚建设以及市民舞台的主体工程均已完成,到5月份,体育馆片区将全部完工向市民开放。”珠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礼辉说。

据了解,该升级改造项目施工面积6万多平方米,完成后将包含一个15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一个能满足高水平演出的文化舞台、一个标准的11人足球场、3个标准的网球场和6个篮球场、多张室外乒乓球台和一个儿童休闲公园。此外,为解决停车问题,还将新增一处户外生态停车场,提供200个停车位。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袁平峰 实习生 洪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