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市人社局局长劳志伟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珠海将进一步放开人才入户条件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靖豪 06-18 00:00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过去40年,珠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今,迎来港珠澳大桥通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大历史机遇的珠海进入黄金窗口期。

2020年珠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优先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同时提出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等目标。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部门,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劳志伟就社会关注的提升人才基数以及珠澳合作等问题,回答了南都记者的提问。

  A

  谈吸纳人才

  三大措施吸引人才

南都:近期我们走访了珠海近百家企业,不少企业主反映珠海人才基数偏小。未来珠海将如何利用湾区快速发展的优势吸纳人才?

劳志伟: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约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27.2%,位居中上水平。近两年来,通过实施领先的“珠海英才计划”,引才效果比较显著,2018年至2019年共引进各类人才6.9万名,人才净流入率在全省排首位,也是全省接纳高学历人才比例最高的城市,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六成。

下一步,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珠海“二次创业”背景下,将以珠海对人才较强的吸引优势做文章,一是优化整合“珠海英才计划”,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二是实施“湾区人才”工程,注重珠港澳人才协同发展;三是进一步放开人才引进入户条件,推动人才有序合理向珠海流动,为实现重大战略任务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支撑。

  B

  谈毕业生留珠

  毕业生在珠创业,提供免费场地等服务

南都:珠海拥有多所高等院校,每年有数万名大学毕业生,在吸引毕业生留珠就业方面,珠海未来会有哪些计划?

劳志伟:大力开拓各类就业岗位。一是着力提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比例。目前,珠海开展这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1-5月市管国企计划招聘2020年应届毕业生374人;事业单位发布公告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588人,比2019年全年增长17.8%。

二是扩大基层就业规模。将基层就业补贴、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扩大至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市、区每年开发一定数量的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层岗位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期限为2年。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在珠创业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在珠创业。一是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创业场地和公共创业服务。鼓励各区政府部门、在珠高校和社会力量新建或利用各种场地资源改造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搭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扶持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每年遴选一批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最高资助10万元。

三是实施积极创业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到珠海创业的,给予创业资助(每户最高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最高20万元)租金补贴(每年最高8000元、最长3年)、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最高3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最高500万元)等创业扶持政策。

进一步优化公共就业服务

进一步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一是举办各类招聘活动。计划全年举办80场以上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专场招聘会活动,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服务。

二是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落实用人单位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等政策。

三是优化高校毕业生接收报到手续。通过推行“零跑动”、“秒办”等办事模式,不断简化高校毕业生接收报到流程,展现珠海简政便民、优化服务的力度,吸引毕业生留在珠海。

四是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实施“万名大学生学技能”计划,引导扶持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和鉴定补贴。同时,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放宽见习基地认定条件,支持企事业单位、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设立见习岗位。

  C

  谈珠澳合作

  建立珠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

南都:今年的珠海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加快推进粤澳深度合作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您认为珠海和澳门在哪些方面的合作,值得社会关注和期待?

劳志伟:相关政策出台方面。2019年7月,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珠海市支持港澳青年来珠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训练)若干政策措施》(也称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十条”),支持澳门居民来珠参加技能培训,支持珠海输澳劳工和港澳在珠企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支持港澳从业人员、青年、大学生来珠参加职业训练(实训),支持开展珠港澳技能竞赛和创业大赛活动,支持港澳青年、大学生来珠开展就业技能实践活动,支持港澳青年、学生来珠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实施“广东技工”珠澳合作行动

2020年5月20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珠海市贯彻落实“广东技工”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广东技工”珠澳合作行动。一是建立珠澳技能人才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技能人才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一批姊妹学校、培训培养基地。

二是搭建珠港澳技工交流合作平台。设立珠港澳青年实训(实践)专区,举办珠港澳技能竞赛,支持港澳青年参加珠海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港澳青年、大学生来珠开展就业技能实践活动,按规定给予经费支持。

三是支持澳门企业在岗职工来珠参加技能培训。支持澳门企业委托本市机构开展在岗职工项目制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每个项目最高给予50万元经费支持。澳门居民参加本市技工(职业)院校、在珠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组织的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

四是推动建立珠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按照“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政府指导”的原则,把握“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方向,支持行业协会(商会)、龙头企业及市技师学院等建立珠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具备条件的,鼓励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

进一步完善珠澳人才服务体系

今年工作计划方面。一是争取澳门企业在岗职工来珠培训有突破。以珠海“广东技工”政策为契机,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依托珠光集团,通过送教上门、学员来珠实操等方式,开展澳门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

二是举办第三届珠港澳“粤菜师傅”技能竞赛。围绕珠海“九大簋”特色菜,创新竞赛内容,通过竞赛树立珠海特色“九大簋”品牌。

三是加快构建以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为龙头,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珠海高新区港澳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为基础的“1+N”创新创业格局,加强创业孵化和创业培训,促进更多的澳门青年在珠创业。

四是进一步完善珠澳人才服务体系。及时有效落实珠澳人才政策待遇,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机制,定期走访澳门人才创办企业,深化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健康等配套服务,解决澳门人才在珠海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采写:南都记者 王靖豪 见习记者 洪晓可 实习生 骆泓池 黄亮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