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所有从业人员要检测核酸
防范疫情反弹,珠海将对市场环境开展核酸检测,提倡无现金支付

珠海市有关部门对市场进行每日消杀。

珠海市有关部门对市场从业人员和顾客测量体温,扫码入内,并严格要求经营户必须佩戴口罩营业。

南都讯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引发全国关注。防范疫情反弹,珠海都有哪些措施?珠海的海鲜等农贸市场如何做好防控?6月18日下午,珠海市、香洲区两级卫生健康局局长来到朝阳市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市场方面严格落实体温测量、当日活禽零存栏的“1110制度”,并将对所有从业人员和市场环境开展核酸检测。此外,目前珠澳口岸通行政策也进一步调整,入境暂不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内地输澳劳务人员范围也有所调整。
农贸市场进行全检测
朝阳市场是珠海目前最大的海鲜交易市场,珠海大多数海产都来自这里,品种丰富,鱼虾蟹贝类和海螺,应有尽有,品种齐全。朝阳市场林经理介绍,目前已经严格按照要求,对市场进行每日消杀,并针对从业人员和顾客测量体温,扫码入内,并严格要求经营户必须佩戴口罩营业。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表示,目前,珠海将在市爱卫办的组织下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市场清洁消毒卫生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各类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海鲜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落实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活禽零售市场当日活禽零存栏的“1110制度”。
针对目前疫情情况,要求强化对各类市场做到“四强化一提倡”,即强化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强化进门测温扫码、强化顾客流量管控、强化员工健康管理和防控知识培训,提倡微信、支付宝等无现金支付。
此外,要求市场监管部门督促各经营单位对市场从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查,组织全体从业人员尽快开展核酸检测,对排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属地社区、疾控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落实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反弹,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6月20日至6月21日,香洲区卫生健康局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力合作,对香洲区农贸市场从业人员和外环境开展核酸检测。据统计,6月20日至21日,短短两天时间,香洲区卫生健康局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力合作,完成了全区56家市场,9200余名从业人员核酸采样,360余份外环境样品及270余份食物样品采样,圆满完成了采样任务。
启动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日前,珠海市卫健局还在应急指挥大厅举行了农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应急演练。演练场景为某区级医院发热门诊发现一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各部门通力合作、逐级上报,快速启动农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演练场景中,卫生健康、公安部门联合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最小防控单元和密切接触者,会同市场监管、市场经营单位立即对市场进行管控,开展重点人群和市场环境采样检测。同时,农贸市场所在的区疫情防控指挥组织社区对14天内进入市场的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社区“三人小组”对重点人员实行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农业农村部门对经营的肉类制品开展全链条的溯源调查,海关加强了近期进口食品的检测力度。
同时,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宣传部门按照程序及时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和市场清洁专项整治,及时预防和阻止疫情的扩散。
据悉,此次演练以桌面演练场景推送的方式展开,检验了各部门协调联动落实农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联合应对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新冠肺炎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加强了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海关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借助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城市治理网络,提高了大数据在复杂来源疫情中的人员追踪分析能力。
14天内去过重点地区需报告
日前,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发布《健康告知书》,近期14天内有国内重点地区的旅行和居住史的旅客,须主动向社区和用人单位报告时间、具体行程及相关接触人员等信息。
卫健部门表示,如在近期14天内有国内重点地区的旅行和居住史,请主动向社区和用人单位报告时间、具体行程及相关接触人员等信息,申报后,须配合社区工作人员或用人单位的安排,按照相关的政策要求,落实集中(居家)医学隔离、健康监测管理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等措施,隔离费用自理,检测为免费。对不申报或不如实申报的,相关部门将依法严处。
国内重点地区来(返)珠人员应主动向单位或社区出示健康码,配合其根据健康码的类别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每日自主测体温2次,在粤康码上申报健康状况,主动向单位和社区申报是否出现发热、干咳、气促等呼吸道症状。
如果来自国内重点地区,但属于低风险区域的,抵珠后经核酸检测阴性,可以正常复工,但提醒抵珠14天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除上下班外不外出,不组织、参与聚餐、聚友等活动;若非必须,不要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二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办公场所或在其他人员密集的场所时,请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1米以内近距离地与人面对面交谈。三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掩住口鼻。四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每测体温2次,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立即向社区或单位报告。
延伸
珠澳口岸入境暂不实施 集中隔离群体范围调整
目前,经珠澳口岸入境暂不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内地输澳劳务人员范围宣布调整。2020年6月22日6时起,在前一阶段对持珠海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的内地输澳劳务人员经珠澳口岸入境暂不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基础上,将人员范围扩大至经常居住地为珠海的内地输澳劳务人员。
入境前,暂不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内地输澳劳务人员请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确认列入豁免名单。在豁免名单内的,经珠澳口岸入境珠海时可暂不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不在豁免名单的人员,如本人认为符合豁免条件,可向所属职业介绍所提供个人信息,由职业介绍所通过中职协提出申报,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纳入豁免名单。申请人可在“珠海发布”或“珠海特区报”微信公众号中自助查询,确认自己是否列入豁免名单。二是完成核酸检测。提前到珠澳两地认可的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三是提前进行电子健康申报。过关前24小时内可通过微信扫码或搜索“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提前填写出/入境健康申明卡,通关时采用电子申报方式进行健康申报。
入境时,暂不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内地输澳劳务人员须遵循以下规定和要求。携带以下身份证明和材料:外地雇员身份认别证;珠澳两地有资质机构出具的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或采样证明(含粤康码、澳康码显示有效核酸检测证明,采样证明须采样24小时后方可生效);身份证、珠海居住证或中职协下属19家职业介绍所、澳门相关部门出具的居住地证明。
主动配合珠澳两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工作,自觉申领使用粤康码、澳康码进行个人健康申报。
入境后,暂不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内地输澳劳务人员应主动配合做好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保持通讯畅通,并主动向目的地社区进行报备,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保持在广东省内活动,如入境人员不再返回澳门,入境14天后方可离开广东省。
统筹:南都记者 袁平峰
采写:南都记者 袁平峰 朱鹏景 实习生 林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