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带学生多次荣获大奖 职业技能教练高招多

珠海市技师学院江智莹,希望帮助学生靠技术改变命运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靖豪 10-30 00:10

江智莹指导学生学习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

近年来,广东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需要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闯出一条富有广东特色、产教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之路。珠海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并印发《珠海市贯彻落实“广东技工”工程实施方案》,从打造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等方面制定措施,力争将珠海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技工人才集聚高地。

江智莹,珠海市技师学院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从2015年到2020年,他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数十次,如:第一届全国技能竞赛暨全国机械行业选拔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全国一等奖;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移动机器人赛项省级一等奖……获各类奖项十余项,其中5次获得一等奖,并6次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和1次国家级“全国优秀教练”称号。

日前,南都专访了江智莹,聊一聊他带领学生参加比赛的那些经过与其间发生的故事,从微观角度探索珠海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从职业院校考入大学

帮学生靠技术改变命运

2009年,江智莹从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珠海市技师学院任教,今年是他在珠海的第11年,他也从教师一步步成长成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研室主任。

珠海市技师学院是珠海市唯一公办技工院校,在校学生接近五千人,“学校的培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初中生过来学习,一种是高中生过来学习。学生的年龄在15岁到22岁,普遍比较小,这个阶段的同学都比较迷茫,需要老师多关怀、多指导,帮忙他们树立人生方向。”江智莹向记者介绍。

回想当初选择来职业院校任教的原因,江智莹说:“和这里许多同学一样,我当年没有考上高中,家庭也不富裕,所以选择到职业院校学习。”由于个人的努力,他从职业院校考上大学后,继续学习职业技能,并成为了一名教师,人生也迎来新的机遇。“我常用自己的例子告诉学生,努力学习一门技术,和上大学一样,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江智莹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学生身上的故事。“2014年的时候,这名同学来找我学习单片机技术,他是一个很刻苦的人。有一次大伙准备吃饭,我就发现他自己在外面啃馒头,后来我了解到,他家境很贫困,生活压力很大,他是真正的想通过学习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广东省单片机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比赛中拿了一等奖(第一名),几年过去了,他现在在珠海一家电子企业,从事顶端产品设计,年薪接近十五万。他喜欢叫我江哥,在我看来,他是真的靠技术脱贫致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毕业生留珠率96%

没毕业就被企业“预订”

江智莹带过许多同学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受到老师的引导和赛事的鼓舞,他的学生也成长为优秀技能人才。“比赛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都产生了影响。”“以前参加竞赛,有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这是非常不错的成绩,看到他站在领奖台时,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这种经历也让学生更珍惜学习的机会,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和积极心。成绩的背后是专注、刻苦的付出,可谓‘十年磨一剑’。在技能学习之路上用真功夫,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江智莹举例说,以前有一个学生不爱说话、不喜欢学习,而且很叛逆,但他特别爱钻研、爱琢磨。“后来我让他来电子创意社团跟着学长一起自主学习,他对电子CAD绘图技术非常感兴趣,几乎每天晚上都练习到十一二点,节假日也不休息,后来参加比赛拿了成绩,现在不仅主动学习,还带动了学弟学妹一起练习,我想这就是大赛对他的影响,让他探索到了自己的方向。”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赛不仅对学生成长有许多积极意义,对学校教学也发挥着引导作用。11年过去了,江智莹的学生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谈起学生的就业,他表示学生的去向都很好,一些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大部分在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维护、产品辅助设计的工作,成长比较快的同学已经达到了工程师的级别,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实习期的工资就能在5000元左右。

“参加过大赛并获奖的同学,基本在校期间已经被各大公司‘预订’了,现在高级技工人才在市场上还是很紧缺的。”江智莹告诉记者。

近五年来,珠海市技师学院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约六千人,就业率达98.6%,对口率达87%,值得注意的是,留珠率达到了96%。在格力智能制造、中国中车等世界500强以及摩天宇、金山软件等明星企业,都有着珠海技师学院毕业生的身影。

  访谈间

  社会对技能教育的偏见 正在逐渐改变

南都: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来到珠海工作?

江智莹:我是河南人,小时候没见过海,心里很向往。当时珠海这边到我们大学做招聘宣传,我看见情侣路海岸线特别美,再加上广东的制造业发展迅猛,大环境也比较好,我就选择来这里工作。

南都:您在技能教育方面有哪些感触?

江智莹:从对学生的培养方面来说,许多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就来职业院校,年龄偏小,所以老师要把自己当做家长,去关心和指导学生,为他们树立方向和目标,通过学习技能增强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有些父母对技能教育有偏见,认为孩子一定是不爱学习、成绩不好才到职业院校上学。但随着各种技能大赛、技能人才标杆的宣传,家长的思想也在发生转变,看到了技能人才的价值。

另外,我想对各位同学说,其实技工院校与大学一样,都是人生成长的路径,重要的是,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在职业院校学习一技之长,不仅可以在社会上就业创业,还可以在珠海的支柱性产业,如家电制造、智能智造方面,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南都:近年来珠海在职业技能竞赛方面情况如何?

江智莹: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是越来越重视了,我记得刚来的前五年,技能竞赛相对少一点,我假设前五年一共参加了5场比赛,那后五年则参加15场比赛,赛事在成倍地增长,我也见证了这个过程。珠海从2018年开始,加大对技能竞赛的重视,直接将奖金落实在竞赛上,前段时间省里还将国赛的比赛项目放在了珠海。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采写:见习记者 洪晓可 南都记者 王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