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斗门打掉黑恶团伙10个 涉案资产近2亿

2020年1-10月全区违法犯罪警情总量同比下降14.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袁平峰 12-09 01:07

开展扫黑除恶行动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斗宣供图

2020年是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3年为期目标的收官之年。近日,斗门区披露扫黑除恶“成绩单”。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斗门共打掉2个黑社会性质组织、8个恶势力犯罪集团,侦破涉黑恶违法犯罪案件77宗,刑拘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51人,逮捕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22人,共查封、冻结、扣押黑恶势力涉案资产价值人民币1.98亿元,率先打响珠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枪。

与此同时,斗门区社会面警情持续下降。2018年,全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4.6%;2019年,全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41.9%;2020年1月至10月,违法犯罪警情总量同比下降14.6%。

  案例A

  铲除犯罪组织 打响扫黑除恶第一枪

从2008年12月开始,罗志良伙同他人在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一带开设赌场,纠集骨干成员,通过暴力或暴力胁迫等手段,多次实施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实现对红旗镇一带的地下赌场行业非法控制,还通过非法发放高利贷,收受外围“香港六合彩”赌博投注、强行索取酒吧看场费、非法倾倒垃圾等手段为犯罪集团攫取巨额非法收益,逐渐演变成黑社会性质组织。

2018年初,根据群众举报,珠海市公安局指定斗门分局对金湾区红旗镇一带以罗志良为首的开设赌场涉黑团伙系列案件开展侦查。

然而,罗志良犯罪组织在该区域盘踞多年,要彻底铲除并非易事。警方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有极大困难。

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斗门公安分局依托“智慧新警务”建设,整合内部数据,引进外部资源,运用“黑恶克星”工作平台,形成侦研一体、高效协同扫黑除恶作战新机制;并在前期侦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扩线,针对每名犯罪嫌疑人逐一制订审讯计划及审讯提纲,合理运用战术,各个击破,最终逐步查清以罗志良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人员组织架构、运作模式、涉案情况。

2018年5月,珠海警方在珠海、中山、韶关三地同时采取收网行动,对黑恶势力坚决“亮剑”,果断出击,一举摧毁该黑社会性质组织。

2019年4月26日,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罗志良等32人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以及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开设赌场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等罪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认定上诉人罗志良构成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8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该案是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珠海警方侦破的首起涉黑案件,实现珠海市涉黑战果“零”的突破,打响了珠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枪。

该案的侦破,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案例B

  根除“村霸” 打通与老百姓生活“最后一公里”

村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毛细血管,直接关系着国家政策能否畅通走入老百姓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他们本该是最贴近群众的一群人,但由于宗族恶势力猖獗、权力缺乏有效监督,许多“村官”堕落为“村霸”横行一方,违反党纪国法,破坏力极强、影响极坏,严重损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早在20世纪90年代,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坭湾村一度是赫赫有名的全国文明村,建起了6层金湾楼,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让全国农民为之注目。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先天条件优秀的城中村,却在前些年的发展中拖了后腿。

“症结”在于“村霸”。2016年以来,珠海市斗门区坭湾村逐步形成把持基层政权的恶势力犯罪集团,该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利用坭湾村土地征收征用、区镇村“两委”换届选举等热点难点问题和村务矛盾纠纷,非法组成“维权小组”,采取暴力、聚众肇事等手段,有组织地实施多起寻衅滋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斗门区井岸镇坭湾村一带正常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从2018年9月起,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党委围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清影响村集体发展的障碍。

随着扫黑除恶行动的全面铺开,郭文金2018年8月被斗门区派到坭湾村担任第一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整顿坭湾村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而通过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适当处理不合格党员、建章立制、阵地建设等举措,并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抓捕涉黑涉恶人员21名,并逐步配齐配强了村委会班子成员,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村霸”被扫除后,困扰坭湾村近30年,开展多次大行动都无法清场的乱搭乱建(60多处)、非法土地和霸占山林(700多亩)的历史顽疾得到彻底解决。2019年坭湾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00多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2000万元。

为防止“村霸”再度滋生,从2019年起,斗门区创新改革,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选聘分离。该区722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被授证书,12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挂牌。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实施‘选聘分离’,制定专门考核办法,明确了‘8个不得聘任’‘7个一律解聘’,进一步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监督管理。”珠海市斗门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案例C

  深化制度改革 让“三资”管理 在阳光下运行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这块“蛋糕”都被恶势力犯罪集团盯住,导致农村“三资”平台招投标领域行业乱象丛生。

2018年,斗门公安侦破“1·23”串通投标系列案,成功打掉长期在斗门区斗门镇、莲洲镇区域横行乡里、围标串标的恶势力犯罪集团,共抓获并刑拘37名嫌疑人,逮捕25人,涉及金额500多万元。

为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让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更加阳光规范,斗门区于今年5月印发《细则》,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制度改革,为农村“三资”管理构筑制度的“篱笆墙”,给村民一本明白账。

《细则》明确,在今年5月20日起正式实施后,斗门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根据属地和分级标准,将分别由各级交易服务机构提供交易服务,并进行交易监督。同时,严禁将应整体交易的大宗物业和经营项目通过分割立项、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降级交易。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三资”交易管理的效率,杜绝欠租、串标、围标、中标后毁约等不诚信行为,斗门未来将采取“黑名单”制度,对竞投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

斗门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斗门已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估团队,对全区101个村各种资产进行了分类和划片评估。在评估后,将给出每个片区的最低指导价,并明确每一桩交易的价格不得低于最低指导价,从而压缩“寻租空间”,保障村民利益。

采写:南都记者 袁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