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中山将投入至少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今年建1800座5G基站 市区实现5G信号全覆盖

“制造执行系统”项目覆盖了好来公司所有生产环节。
作为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然成为中山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山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如何?南都记者获悉,今年一季度,中山已有258个技改项目备案,1-2月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2%;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
为了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今年1月,中山市政府出台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对“十四五”期间中山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行系统谋划,提出全市至少投入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制造业智能化 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力争到2025年,打造40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60个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推动40家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建设。这是中山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予以全链条、全领域、全要素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目前,中山的数字经济水平相比大湾区其他城市而言,居于什么位置?南都记者了解到,《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蓝皮书(2021)》显示,中山市在148个城市排名中仅排在第55名(在广东省排名第7名),距离排在前列的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为了缩小同前面城市的建设差距,2021年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中山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通过数字制造、数字应用等发展重点,实施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资产化新模式、丰富数字经济场景应用、强化数字经济载体建设等九大工作任务,加快提升中山数字经济水平。
那么当前,中山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和进程如何?日前,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勇哲表示,2021年中山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备案89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7%,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28%,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6、第2。今年一季度已有258个技改项目备案,1-2月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2%。
徐勇哲介绍,对于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情况,通过抽样调查全市2800多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工业软件应用情况,中山市大部分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数字化等领域工业软件普及率高,分别占调查企业的79%和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
树立标杆企业 赋能上下游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若干政策措施》特别提到要聚焦标杆企业、标杆工厂,树立数字化智能化标杆企业。徐勇哲表示,树立数字化智能化标杆企业主要有两方面目的。一方面,希望形成一批解决行业痛点的数字化智能化标杆示范场景和新的转型升级路径,方便全市企业家参考学习。另一方面推动标杆示范企业依托自身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应用,开放供给能力,赋能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中山的五金、灯饰、家电、服装等各个产业集群特性不同,数字化智能化侧重点不同,比如五金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智能化侧重于共性工厂、智能生产;灯饰产业集群侧重于共享设计、数字化营销;服装产业集群侧重于采购、设计、定制、裁剪数字化。
徐勇哲表示,中山将通过技术支持、金融支持、设备支持等为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企业提供成熟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借鉴先进工厂的成功经验,更快更保险地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发展水平。
5G产业布局 去年中山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全省第三
在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5G技术将起到什么作用,中山未来如何布局5G产业。对此,徐勇哲表示,5G有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万物互联等技术特点,为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提供多维应用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业的生产运作变得更加灵活并兼顾效率,同时提高安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
徐勇哲说,目前中山重点行业已广泛开展5G技术应用,比如大洋电机、新高电子等11家企业建设省级5G+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木林森电子的5G智慧工厂项目获得工信部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全国优秀奖。
按照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当前中山正加快5G技术产品布局:一方面大力推进5G关键技术研发;另一方面稳步推进5G基站区域覆盖,加快推进5G试验网和创新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2021年,中山市宽带建设发展综合排名全省第二,累计建设5G基站6451座,4G基站2.3万座,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全省排名第三。今年,中山计划再建1800座5G基站,市区实现5G信号全覆盖。
转型案例
降低人工成本
位于中山市西区的好来化工(中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来化工”),是专业开发及生产优质口腔护理产品的国际性企业,主要产品为“DARLIE好来”牌(原黑人品牌)牙膏、牙刷及漱口水等。2021年,好来化工生产的“DARLIE”牙膏在中国牙膏行业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牙刷在中国牙刷行业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日前,南都记者来到好来化工,据介绍,好来化工已基本搭建起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SAP系统)为中心,“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为中枢,同时对接“无纸化审批管理平台”(K2系统)及“自动化立体仓”(ASRS系统)的智能化系统架构。
走进牙膏生产车间,薄荷味扑鼻而来,一管管牙膏以每分钟450-510支的速度批量生产。上管、灌装、包装、装盒,9条生产线有序地进行运作。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包装精致的牙膏随着运输带,进入仓库,等待装车,开往世界各地。
“安装这套智能化‘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以来,一个班次的工人从283人下降到240人,节约了人工成本。”好来化工精益运作部助理经理张伟亮向记者表示,刚决定改造时,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改造后的效果非常明显。据介绍,“制造执行系统”项目总投资约1400万人民币,该项目覆盖了好来公司所有生产环节。
降低原材料损耗
在阜沙镇的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皮阿诺”)橱柜生产基地,南都记者看到,一座高度24米,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智能立体仓库正在进行最后调试。现场,叉车把板件运输到传送带后,通过识别设备,智能提取二维码内板材的品类、材料等信息,随后在堆垛机传输下,将板材放入正确的网格内,实现自动分拣。
“此前,这一步骤需要十几台叉车同时作业,用人工辨认板材、花色等,日班要连续工作超8小时。”皮阿诺原材料仓组长肖丽恩表示,当前全组13个人,其中11人上日班,2人上夜班,都是为了分拣板材,“智能立体仓库投入使用后,相信能大大减轻工作强度”。
“橱柜行业是非常传统的制造业,行业拼到最后,拼的是产品。因此,产品信息化改造是我们发展的必经之路”,皮阿诺副总经理王夙文表示,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改善生产综合效益水平,皮阿诺于2020年9月启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建设项目,目前正在转向高端定制的道路。“我们采用的柔性排版,使每一件板材平均达到了85%的利用率,减少原材料损耗。此外,依靠强大的数据库,客人可以直接到库内选择喜爱的款式,使得高端定制不再麻烦,还减少了安全事故。”
采写:南都记者 吕婧 实习生 林彦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