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珠海轨道交通迈入2.0时代,将形成“香洲-横琴-机场”大通道

小交路列车上线 城际轨道公交化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赵雨琪 11-24 00:00

  珠海洪鹤大桥。南都拍客 黄醒科 摄

  珠水壮阔,奔流入海,从上空俯瞰,珠海宛若珠江口西岸的一颗明珠,闪耀在南海之滨。珠机城际轨道如一条“巨龙”穿城而过,跨越山海,将主城区和空中交通枢纽紧紧相连。

  近年来,珠海从一个交通末梢城市,逐步蜕变成为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市民的出行体验逐日提升,轨道交通建设迈入2.0时代,内联外拓的“梦想之城”已走进现实。

  乘小交路列车回家 高新区到市区仅20分钟

  晚高峰的车水马龙之上,只见满载乘客的列车从高空架起的轨道上飞驰而过,列车上“成功躲避”堵塞的乘客,提早到家与家人共享晚餐。这是珠海轨道交通迈入2.0时代的一个节拍。

  15日8时35分,广珠城际珠海段的首趟小交路列车——C7980次列车从珠海站发出向珠海北站行驶,中间停靠明珠站,这标志着珠海市民在绿色出行方面又多新选择,也为未来的公交化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通了这条快线对于我们十分方便,平时早高峰从高新区到市区需要40-50分钟的车程,乘坐城际列车会将时间缩短为20分钟左右,节省了一半时间,并且票价也很合适。”家住高新区但在市区上班的郑先生告诉记者。

  首次开行的小交路(往返)列车,即在珠海站与珠海北站区间的往返列车,是在原来广珠城际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行车间隙“见缝插针”安排的短距离往返列,目前开通的为双向8对列车,每天一共往返16个车次,票价与广珠城际其他同等区间票价一致。

  “未来我们会将目前的8对往返列车升级为10对,基本实现每站都停靠。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在珠机城际开通时增设10对由广州南至珠海站再到珠海机场的线路。”珠海市轨道交通局总工程师胡冬芽告诉记者。

  将形成“香洲-横琴-机场” 城际铁路大通道

  如今的珠海,轨道四通八达,公路平坦通畅,俨然成为珠江西岸的重要枢纽城市。但回顾珠海轨道交通发展之路,几十年来历经曲折,并非一帆风顺。

  2003年,珠海连接外界的只有半条高速,从广州到珠海的高速有一段路还要走南沙大道,没有铁路与全国的铁路网络相连接。

  公开报道显示,1997年,货运铁路——广珠铁路正式开工,珠海人望穿秋水的“铁路梦”第一次照进现实,但好事多磨,因资金紧张等原因,项目开工不到2年便宣布停工,这一等就是8年,直到2008年才复工。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广珠铁路停工期间,连接珠海拱北至广州南站的广珠城际铁路与珠海人不期而遇,于2005年正式动工建设。

  岁月如梭,2012年,珠海终于迈入轨道交通1.0时代:12月29日,广珠铁路正式通车,这条终点在珠海高栏港,途经江门、佛山,连接广州的国铁I级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年运量6000万吨,其竣工标志着成立32年的珠海经济特区终于圆了铁路梦。

  仅仅2天之后,广珠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珠海人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更为快捷、方便的高铁,从此不用再到广州换乘。

  从没有一根铁轨,到货运铁路、高铁在同一年先后开通,珠海在轨道交通1.0时代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如果从1904年最早提出建设广珠铁路的设想算起,前后历经百年。

  如今,随着广珠城际珠海段的小交路列车开始运营,城际轨道交通化运营正向我们缓缓走来,珠海高铁2.0时代也正在“破梦为实”。

  在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中,珠海未曾停下挺身向前的步伐。2020年8月,珠机城际一期开通运营,广珠城轨借此向西延伸,串联横琴这片发展热土。

  如今,伴随珠机城际二期建设接近尾声,全线即将具备运营条件,从香洲城区至珠海金湾机场,将形成“香洲-横琴-机场”的城际铁路大通道。

  延 伸 阅 读

  黄茅海跨海通道预计明年通车

  今年珠海市交通发展硕果累累:2020年,洪鹤大桥、金琴快线等一批项目通车,珠海隧道等项目相继动工;2021年,鹤港高速一期通车;2022年香海大桥及其支线将通车,鹤港高速二期、兴业快线北段即将贯通;今年,金海大桥具备通车条件;2024年,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隧道、接深中通道的金琴快线北延段计划通车……  

  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  

  交通提质增效作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珠海市对交通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2022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珠海未来5年将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达深港的快速交通体系。

  《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摘要版(以下简称《规划》)中也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3060通勤圈”和“12312交通时空圈”。

  据了解,“3060通勤圈”是指“中心城区30分钟时空圈全覆盖,高峰时段东西城区60分钟互达”,而“12312交通时空圈”则是“港、澳、湾区西岸城市1小时可达,湾区东岸城市2小时可达,省内其他城市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可达,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可达”。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珠海相继印发《珠海市交通提升暨交通强市实施方案》、《珠海市重点交通项目三年(2022-2024)行动计划》从推动珠澳港交通体系深度衔接,开创珠澳港合作新局面,加快提高综合交通辐射能力,服务珠海产业能级量级提升等方面提出了110项工作任务,并将高速公路、重要市政道路等在内的5类85个项目作为2022-2024年重点推进项目,其中续建项目总投资1096亿元,新开工项目49个,总投资1951亿元。  

  建设香海大桥西延线  

  在高速公路方面,《规划》提出将协调推进中山西外环高速南延线对接洪鹤大桥;动工建设香海大桥西延线;协调推动中山东外环高速二期建设,实现与深中通道的快速对接;积极谋划伶仃洋公路通道及深南高速(珠海段)。

  在城市道路方面,《规划》提出将完成珠海大道金湾互通以西段快速化提升,建成金溪大道、机场北快线、高栏港快线等一批项目,同时推进兴业快线南延段、金港大桥、环岛北路西延线、斗新跨江通道(珠峰大道西延线)、机场北路南延线、香山大道、香海北路先行段、白石路北延等骨干道路前期工作。在国省道方面,还将推进南门大桥新建工程,协调推进新建斗门大桥工程。

  如今,翻开珠三角地图,高速路网、轨道路网纵横交错,“海陆空铁”全要素齐发力的珠海,正以“千帆一道带风轻”的姿态,向“奋楫逐浪天地宽”的轨道交通2.0时代迈进。

  知多D 小交路列车

  小交路(往返)列车,即在珠海站与珠海北站区间的往返列车,是在原来广珠城际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行车间隙“见缝插针”安排短距离往返列。目前开通双向8对列车,每天一共往返16个车次,票价与广珠城际其他同等区间票价一致。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