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战疫静待花开
岁末年初,一场比17年前的SARS更凶险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开来,使得2020这个原本爱意满满的年份,从一开始就笼罩在阴影之中。
广东当然未能幸免。从1月19日确认首个感染病例,到后来疫情严重程度仅次于湖北,形势一度很不乐观。可是困难再大也压不倒广东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积极主动把工作抓细抓实抓落地,疫情终于出现积极向好的趋势,新增病例连续多日维持在个位数,复工复产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为落实中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要求,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从1月23日到今天刚好一个月。这是绝对不同寻常的一个月。站在战疫曙光初现的这一节点上回望,广东有经验可供总结,也有得失足资盘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葆有这样的气度和智慧。
先行一步,这是著名学者傅高义对广东改革开放历史的描述,其实也可以是对广东疫情防控过程的描述。
众所周知,疫情传播有一个窗口期,因此打好防控阻击战,敏锐判断形势、精准把握变化至关重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广东及时启动一级响应,实为一着宝贵的先手棋。分量有多重,作用有多大,已是越来越清晰。
身居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素来以效率著称,而在这次特殊的战争中,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广东同样跑出了“广东速度”。从第一个病例确诊到高规格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要用多久?广东的答案是:两天。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到信息发布机制建立,要用多久?广东的答案是:零天!一级响应的及时启动,将全省动员起来,由此汇聚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总要求、定下的总基调、明确的总原则,也是广东抗击疫情的总纲领。放眼广东战疫全局,这一总纲领有着如臂使指般的效应。
立体防控网络发挥了巨大威力。尽管广东的人流量之大在全国首屈一指,但依靠周密部署,交通口岸排查、来穗人员排查、社区主动排查、发热门诊筛查以及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排查井然有序。主动排查,及早发现,为阻止疫情扩散赢得了宝贵时间。广州2月12日以来,100%的新增确诊病例都是主动排查发现。
详实信息发布安抚了社会情绪。有着“抗非”经验的广东深知,疫情给市民的心理冲击不可避免,但透明公开恰恰是克服恐慌的良药,在疫情信息公开的问题上,只要不涉他人隐私权利,相关信息越详实越有利于防控。有些地方发布的信息中,确诊病例发病情况、居住的小区及楼栋、各病例之间的关系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医学观察情况都一览无遗。
事实证明,充分而清晰的信息可以破除谣言,克服恐慌,也有利于市民理性判断,科学防控。
硬核收治能力经受了严峻考验。医疗救治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而加快疑似病例的确诊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广东医护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及时推出了疑似病例“三当天”举措,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同时不断完善诊疗方案,成功地将重症率和病死率控制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大数据赋能防控显示了智慧效应。作为数据资源和应用大省,广东的大数据发展指数连续排名全国第一。面对疫情,广东多地运用大数据分析,支持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进行病情监测,发挥了“智慧城市大脑”的作用,也为大数据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广东战疫成绩来之不易,仰赖着众智和众力,背后是无数群体的奉献与牺牲。医护人员“逆行者”的全力以赴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为了织牢立体化的防控网络,还有大量人员在一线坚守和奔走,其中有公安干警,也有社区干部,还包括大量志愿者。作为市民,严守防控规定,拒绝“野味”诱惑,同样是在做贡献,同样值得被感谢。
战疫必胜毫无悬念,但拐点尚未到来,远非乐观之时,必须继续保持临深履薄心态。一方面,在返程民工流和复工复产叠加之下,广东防控的难度和压力在加大,疫情的走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如何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可能是更大的考验。
信心当然是重要的。疫情会在短期内给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但数字经济的活力和优势已经凸显,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市场情绪也会趋于理性,之前被暂时压抑的消费、投资等需求预计都将得以释放甚至爆发式反弹,有望实现经济恢复。如今广东经济已经突破10万亿元规模,完全能够经受得起疫情的冲击。
作为当然是关键的。基本面总体向好的格局不会改变,不代表可以对疫情的消极影响忽略不计。向来不乏危中觅机化危为机的智慧和经验,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仍是一次全面大考。这是一道“两难”考题,却必须同时答好,不能顾此失彼。
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广东随即开始部署有序复工复产,又是先行一步。2月6日下午,火速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2月13日晚上,又重磅发布全国首个省级“金融暖企18条”,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渡过难关。从减免租金、延后纳税、延期还贷、降低利率到专项支持中小企业,利好政策不断。
复工复产,企业是主体,但鉴于防控的要求,政府也责无旁贷。其要点在于一是要竭力清除复工复产的障碍,二是要贴心做好帮扶。多地市长多次讲话都在透露:疫情防控不放松,支持复工政府能动作用将加强!佛山公开承诺:绝不允许出现一家企业因为没有防护物资不能复工复产的事,只要企业缺乏防控物资,提前三天向属地报告,政府就要帮你解决……
一时间,机器轰鸣声在南粤大地上次第响起。从超级工程到世界工厂,从伶仃洋到珠三角,收拾心情一片,复工复产真忙。珠三角的机器开动了,整个世界产业链都稳定了。有所不同的是,返岗员工已经习惯新的“入厂姿势”:测量体温、洗手消毒、逐个进场。
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交通运输是复工复产的“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2月20日晚,广州南站迎来载有926名川籍农民工的返岗专列,随后他们坐上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专车,点对点送抵工作地。包火车、包飞机接回务工人员,这是广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硬核举措之一。正因为如此给力,广东自2月以来始终占据全国热门迁入地首位,省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了50%。城市开始醒来,广东开始奔跑。
疫情的预警、反应、防控消耗着巨大资源,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推动复工复产、畅通经济社会循环,是对一个地方领导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治理能力的综合考察,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答好这道“两难”考题,是中央的重托,也是人民的期盼。
这是当前,还有长远。疫情远去回归日常之时,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广东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行百里者半九十,且不可因麻痹大意而前功尽弃。
全民持续战疫,期待春暖花开。
广东战疫时间轴
1月
1月14日 发现首例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
1月19日 确认首例感染病例,建立省级疫情防控应急指挥机制
全力救治患者并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监测、筛查、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
1月20日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1月21日 成立由省委书记李希任组长、省长马兴瑞任常务副组长的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并召开首次会议
1月22日 召开全省视频会议进行总动员总部署并发出防控通知
实施严禁野生动物交易、严格价格监管等八大举措
1月23日 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1月24日 广州发出通告,宣布传统花市提前于当天18时前结束,已举办了65年的迎春花市提前关闭
首批医疗队奔赴武汉,共计医护人员128名
1月25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
交通运输部门在全省公路、省界设立联合检疫站,暂停一切大型经贸活动。
1月26日 发布通告: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
1月27日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省疾控中心成功分离出粤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广东组建中医医疗队驰援湖北
1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
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对军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1月30日 启动密切接触者、湖北来粤人员、发热门诊患者等三类重点人群三项大排查,制定患者救治“三集中”方案
1月31日 深圳、中山、珠海、梅州首次公布确诊病例所涉小区
即日起,广州市民可每天打卡“穗康”微信小程序预约口罩
2月
2月2日 广州首次公布确诊病例所涉小区
2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2月4日 出台疫情防控应急执法工作指导意见
2月5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2月6日 出台20条政策措施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2月9日 提出扎实抓好“九个全力”
2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第一批108名队员奔赴荆州
2月11日 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2月12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防控工作
2月13日 出台金融暖企“18条”,为防疫期间全国首个省级金融专项文件
因琶洲街某小区防控疫情不力,广州海珠区8名党员干部被问责
2月14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推出“三当天”举措,即收治疑似病例后,做到当天检查、当天确诊、当天收治。
出台17条措施支持疫情防控,明确重点科研任务投入资金不少于5亿元
2月16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
2月17日 各地中小学举办线上“开学”活动
2月18日 出台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以县(市、区)为单元划分防控区,分为四个等级
首趟返岗专列开进广州南站,省际协作组织异地务工人员有序返粤返岗
2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
2月20日 广州、深圳等地陆续撤出部分检疫检查站点,工作人员重点转向村居、社区一线防控
2月21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
广东已向湖北派出22批医疗队,共24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