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珠海高新区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

推动深珠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建设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朱鹏景 12-03 00:45

  珠海高新区聚焦服务企业和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建设。 陈辉 摄

  10月8日,珠海高新区驻深圳招商服务联合办公室在深圳正式揭牌,深珠合作示范区的企业资源对接有了官方服务点;11月12日,位于深珠合作示范区的留诗山片区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中山公园二期正式开园,深珠合作示范区内的民生配套再度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珠海高新区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聚焦服务企业和改善民生,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深珠合作示范区的高质量建设,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广大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为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6个深圳项目落地珠海高新区

  

  11月12日上午10点,在珠海高新区留诗山下,“留诗山片区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竣工典礼暨珠海中山公园二期开园仪式”正式启动。留诗山片区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位于深珠合作示范区内,毗邻“一带九湾”的金星湾,此次提升将进一步改善深珠合作示范区宜居氛围;

  10月18日,珠海高新区组织召开发布会,解读《珠海高新区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管理和扶持办法》(下称《办法》)。《办法》将此前高新区推出的“1元租金创业”政策,扩大至全区已建成的7家市级及以上孵化器,受惠对象也进一步扩展,由原来的港澳人士扩展至广东省内博士和博士后(下称“双博”)创新创业群体。《办法》为更多有才之士解决了创业初期难题,进一步激活了深珠合作示范区内的创新创业氛围;

  10月8日,围绕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三大主导产业,珠海高新区正式设立了驻深圳招商服务联合办公室,面向深企实施产业靶向精准招商,做好深圳产业资源对接和服务;

  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珠海高新区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聚焦服务企业和改善民生,连续打出多项“组合拳”,持续发挥作为珠海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引擎、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片区“四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深珠合作示范区的高质量建设。

  截至目前,落地珠海高新区的深圳项目已达46个,总投资达141亿元。

  

118个项目全市率先全部完成

  

  据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高新区通过全面摸排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计梳理了118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包括重点民生项目(区领导领办)10个,区工作机构牵头负责项目19个,基层负责项目89个。为确保实践活动顺利、高效开展,各单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成立了工作专班,把责任压实、把实事做好。区领导班子、各单位相关负责人、区党工委党教办定期督导跟进项目进度和成效,确保件件能完成、件件成效足、件件满意度高。截至10月底,珠海高新区118个项目在全市率先全部完成。

  服务企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是珠海高新区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的重点和亮点。

  作为珠海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引擎、主阵地、主战场,珠海高新区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企业产业、做优营商环境,更是将之视为稳固区域经济发展、办好民生实事的必要之举。

  2021年3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明确提出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深化深珠两地合作交流,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珠海改革开放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在深珠合作示范区建设中所得到的群众和企业的肯定,也正是珠海高新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的缩影。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珠海高新区在将深珠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为“立足珠海、融入湾区、链接全球”的中央创智区持续道路上,提速换挡,更快一步。

文/朱鹏景

制版:汪建华 肖美连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