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打造职教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为培育大国工匠贡献宝安职教力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童 12-28 02:40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深圳职业教育正向高端发展、世界一流迈进,而一直为满足大湾区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贡献“宝安模式”的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宝安职校”),已初步形成“产教融合、中高一体、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今年还获评第一批“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宝安职校打造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融合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多方面,让更多新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国工匠”从宝安走向大湾区、走向全世界。

  建省级劳动教育基地

培育新一代工匠人才

  新时代劳动教育尽管依然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但劳动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追求。宝安职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学校积极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探索“中职+高校+企业”产教联合体建设,初步形成“产教融合、中高一体、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对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和发展职业教育“宝安模式”。

  围绕学校专业构成,该校依托综合实训平台,开设劳动技术课,形成“劳动技术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职业素养启蒙课”的劳动教育基地课程结构,建立“劳动+”多元课程体系。劳动课程在5个“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服装、会计、计算机、物流)以及4个“深圳市品牌专业”(数控、汽修、网络技术、服装)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开设;每门课程均按照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课程学时,课程适用对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课程规划科学,与时俱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实践体验,配套教学评价。

  同时,劳动教育课场所设置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专业实训室现有的丰富资源,形成课程场所,包括设施设备、工服、实训指导书籍、课件、上墙规章制度等。课程场所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且安全性好;劳动文化宣传氛围浓厚,贴有“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等标语,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今年2月,该校成功获评第一批“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荣誉称号。为做好劳动教育基地工作,制定了《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劳动教育方案》,依据方案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优势

劳动教育融入实习创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训教学等等既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也为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宝安职校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多年来走在全市前列。学校坚决贯彻落实《职业院校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强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出发,在实习实训教学中不断优化实习实训教学体系、逐步完善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与考评体系、积极发挥企业协同育人作用,推动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的高度融合,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从该校了解到,今年深圳市怡丰汽修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入驻学校,与学校共建“校内汽车服务店”,在汽车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企业实践等方面开展合作。企业入驻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制度文化和实习场地,推进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教育教学活动,师生深入生产一线,能及时了解行业形势、专业发展、明确自身水平能力提升方向;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对师生进行“真岗位、真任务、真要求”的“三真”技能训练。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学生以“校内汽车服务店”真实创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真实工作内容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创业训练模式,加强创业过程管理以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并掌握实际创业技能知识的目的。

  产业升级对劳动者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该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实习、实践与创新创业中。劳动精神培育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取得初步成效。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大赛,完善竞赛顶层设计,坚持以赛促学、以劳增智。例如每年的“职业技能周”“12月技能节”“就业创业节”“艺术节”“毕业设计展”,紧紧围绕主题,体现科技与创意,充分展示学校各专业(学科)特点,营造浓厚的专业氛围,凸显各专业学生专业技能。

  

家校社协同加强劳动育人

宝职学子青春熠熠生辉

  该校重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劳动教育文化体系,使劳动教育逐步对接、渗透、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培植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匠心”。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职教特色校园文化体系。该校打造“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为学生健康发展构筑丰实厚重的人文底蕴。并将行业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培养学生“规范严谨、敬业勤业”的“匠德”。开展“奋斗新时代,努力新作为”的“工匠精神”校园行活动,邀请行业大师名师、非遗文化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校园,通过分享不同类型奋斗者的典型事迹,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此外,该校还将劳动教育延伸至校外,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组织学校义工学生开展青春“力量”——志愿公益类活动。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鼓励学生在所在社区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垃圾分类、便民服务、敬老爱老、社区服务、社科普及、权益维护、普法教育、参加生产劳动等志愿服务,助力和谐社会,体现宝安职校学子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教学活动、企业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认真、奉献的精神,让宝安职校学子的青春在劳动中熠熠生辉。多年来,综合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的宝安职校学子在职业教育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全国性赛事中屡获殊荣。2007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荣获一等奖39项、二等奖62项、三等奖66项;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荣获奖项258项,其中一等奖45项;参加深圳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荣获奖项308项,其中一等奖95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连续8年蝉联国赛一等奖。

统筹/文:王童  

制版:陈欣 邓诗君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