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坪山区中山中学
构建开放融合科创教育“元宇宙” 创新基因托起“圳”少年美好未来

海洋科普宣传活动,坪山区中山中学千名学生在深圳海岸上摆出造型

←科创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体验精彩无限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这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深刻改变着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以创新为城市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厚植新一代少年的创新基因是时代赋予深圳教育的一项迫切使命。在创新之城坪山区,2015年由区委区政府高起点创建的中山中学,自带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建校伊始就将科技创新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该校立足“君子比德于玉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提出了“玉德教育”的办学理念,同时又定位于未来学校的办学目标,在传统和未来之间,寻找一条中国式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深圳市十佳校长、坪山区名校长、中山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梅越平谈到该校办学方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所基于玉德传统的未来学校,用教育打通传统与未来。我不知道未来学校到底长什么样,但我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才能为我们的师生搭建更大的起飞平台,为他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发动科技创新未来的引擎!”2019年,中山中学通过深圳市办学水平评估,督导专家认定:“中山中学是一所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充满希望的新优质学校。”“学校未来应该立足于5G、人工智能、STEAM教育等时代发展趋势,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教育先进示范校。”正是这样,中山中学“玉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了人生信念的坚实根基,科创教育又为他们叩开通往未来理想的大门。
构建开放科创生态体系
打通校园科创教育空间
为了更好开展科创活动,中山中学构建独特的科创“元宇宙”,已经形成了“一厅、两馆、三廊、四室、五园”的科创教学体验场所。
一厅:科幻厅,宇宙蓝的天花顶,排列着悟空号、墨子号等十大最新科技成果模型和《三体》中水滴等科幻造型以及古代紫微星座图,大厅里有3米多高的钢铁动漫擎天柱、招手欢迎的宇航员,学生超级科幻作品《未来城市》,以及开放式的物理体验箱、创客比赛大擂台等,够炫酷的吧?
两馆,人工智能体验馆,最受欢迎的9DVR体验机,每天学生排着长龙体验“惊奇”;中医药体验馆,学生体验着中草药制作的全套流程。
三廊:诗经植物廊种植了100种《诗经》中的植物;中医药文化长廊,望闻问切医道医术医具一应俱全;科普廊介绍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被卡脖子的35项核心技术,事事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远大志向和探究热情;
四室:STEM教室是政府投资建设引入课程的全新课堂,3D打印、激光切割、设备先进;生态教室在楼顶露天生态学堂,便利学生边学边看边实践;创客教室、陶艺教室,各具特色。
五园:百花园、百草园、百蔬园、多肉园、共建园,把3000平米的学校楼顶场地打扮得生机盎然,是师生上生物课、学生社团的主要活动场所;“五园”已成为深圳市楼顶绿化样板典范。
科创教育提升创新能力
融合课程燃爆学习热情
中山中学把科创教育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校普及,全体覆盖,建立强大的科创团队,创建完善的科创课程体系。
学生会专门成立了八大院系,其中少年科学院统筹全校的科创社团:IC社、脑波社、小发明社、STEAM科创社、海模社、建模社、科幻社、海洋社、绿园社、人工智能社、机器人社、3D社等,每周保障社团活动开展,为学生科创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科创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体验精彩无限。每年开展科技节、创客活动周、科普月系列活动,参加坪山区、深圳市各种科创比赛,开展形式多样科创活动:举办科创讲座、创意大赛、机甲大师、无人机穿越、科幻绘画、机器人编程、航空航天竞赛、沉浸式VR体验。各种科创活动丰富多彩,广受同学们喜爱。
科幻课程立足“幻想是科学先导”的理念,是开设科幻阅读、科幻绘画、科幻体验、科幻创作相结合的融合课程。学生阅读《三体》等大量科幻作品,并尝试科幻创作;VR体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课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学生制作的《未来城市》超级模型作品融合了海绵城市、量子通信、逃生住宅舱等元素。
STEAM课程在坪山区各中小学普及开设,我校是首批STEAM四所试点学校之一,与以色列专家合作开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STEAM教师团队。从基础思维训练、3D打印、编程、激光切割等技术教学,进入到项目式学习、学科融合探究,成为全校普及的必修课程,给我校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和学生能力的大力提升。
海洋课程,从海洋生物保护、海洋净滩、增殖放流等海洋环保式的社会实践、科普宣传,深入到校园珊瑚保育、海洋项目研究,先后2000多人参与了每年世界海洋日实践、海洋课程学习和活动,将《海好有你》课程打造成为深圳市好课程、海洋社成为深圳市优秀学生社团;2020年,师生海洋教育作品获得首届深圳科普月活动一等奖第一名、坪山区特殊贡献奖;学生多项探究成果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绿园课程,以3000平米的楼顶“五园两廊”为基地,成为学生上生物课的自然学堂、学生劳动承包的生态农场,学生种蔬菜、中草药等,在人工智能育苗棚里测温干湿度,尤其是今年开设的独具特色的中华中医药课程,包含有神奇中草药、趣味中医、制药体验、药膳茶道、针灸理疗等一整套体验项目。
科创教育“无围墙”融合发展
托起“圳”少年美好未来
学校将科创教育与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智慧教育助力科创发展。近年来,学校打造智慧校园和“一堂四研”智慧教育项目,其自主研发的大数据课堂,获坪山区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深圳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典型案例。依托醍摩豆智慧平台和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凭借超前的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有力促进了科创教育的开展。
科创教育与社会相融合,打造“无围墙”科创教育学校。2021年中山中学被评为深圳市科普示范点,学校打通教室内外、校园内外,打造了一个线上线下、充分开放和融合的“无围墙”科创校园,让学生全方位接受科创教育的熏陶。坪山城建局支持学校楼顶绿化项目,成为深圳市绿建示范点,学生社团参与马峦社区花园共建计划,打造生态“可食园”;在坪山区卫健局支持下,打造学校“十个一”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场地。学校还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互动互助关系(如比亚迪、中国3D打印博物馆、北航深圳唯实空间科技公司、力盟生命科技、百顺堂等),同学们走进企业体验身边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而树立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本领,运用科技创新本领建设国家的志向;48项学生科创社会实践小课题获得深圳市小课题立项。
办学六年来,中山中学走出了清晰的科创教育发展路径,科创荣誉量多质高,师生科创成果硕果累累,中山学子在各类科创活动、比赛中争奇斗艳,在各项科创比赛中屡屡获奖:
国际IC科技设计获得比赛一等奖1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34届深圳市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发明获三等奖2项、科幻画获三等奖一项,科技实践获二等奖1项,35届深圳市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二等奖2项,36届深圳市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项目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21年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正在参赛,深圳市航空航天模型比赛获一、二、三等奖20项,深圳市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一等奖2项,第二届深圳市中小学生自然笔记评比获三等奖2项,首届深圳科普月活动一等奖,深圳创客比赛无人车社团获一等奖1项,坪山区科技节获一、二、三等奖84项,坪山区科技实践评比一等奖1项,坪山区首届机器人挑战赛一等奖1项,坪山区科技实践能力比赛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多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学校也先后获得全国第三批STEAM 种子学校、深圳市STEAM教育典范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成效优秀学校、“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全国海洋保护先锋、广东省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深圳市海洋教育示范学校、深圳市科普示范点、深圳市科创教育特色学校等集体荣誉和奖项。
无数奖项和荣誉的获得,是中山中学校园科创教育开花结果的必然,在“双减”的背景下让学生真正体会做中学、学中做。梅校长告诉我们,“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山中学科创教育之路才刚刚开始,今后将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中山学子的未来播种科技创新的种子。
统筹/文:王童
制版:戴越 邓诗君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