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福田区天健小学及其附属幼儿园:

多维度构建科创教育体系 拓展教育途径智领未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馨怡 12-28 03:10

  在国内较早聚焦创客教育的深圳,近些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体系打造、生态链建设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深入推进科创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也成为深圳教育一张闪亮名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教育将与时俱进地探索智能时代智慧教育新样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和创新资源,营造良好的智慧教育生态,为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开辟新路径。日前,深圳市福田区天健小学和天健小学附属幼儿园荣获深圳市科创教育特色学校(园)年度奖,学校和幼儿园在推动深圳教育弯道超车的过程中,利用科普资源提升教学素质,在科学教育方面起到先行示范作用,积极推进深圳科学教育发展。

  鼓励创客式学习模式,全方位引领科创技能融合

  

  秉承“发展天赋、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深圳市福田区天健小学改革创新科技,置顶STEM教育。改革期间,既有各学科教学渗透STEM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学校科技节;还有多维度创建了创新实践、3D打印、丝网艺术、定格动画、电子与木工、科学盒子、爱创空间、少儿编程、MEV机动电能车、建筑模型、科技馆里的科学和馆校合作课程等STEM教育平台;更有基于PBL结合生活化的项目。全方位引领学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方面技能的融合,引发深层次、理解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理性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为学生后续学科教学和创新教育融合学习奠定基础,天健小学通过创新实践的学习,鼓励学生体验创客式学习模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热情,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此期间,该校不仅全学科基础课程案例渗透创新教育,营造创新创造氛围,还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学校科技节,确保科创教育的普及性。在创客之风吹进校园的同时,结合对于科学、技术、数学、艺术、工程的重视,生出了注重实践动手的STEAM教学。让学生像“创客”一样投入到创造之中,从“做”中“学”,拥有自己的作品,也拥有创造作品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在科技节现场,充分展示了天健学子的“小创客大视野”,不仅有小发明、小制作、丝网花、电子木工和机器人等学生作品在深圳书城展出,有全校师生在操场用纸飞机同时放飞梦想,有每班代表队同场竞技现场操作,有每年都吸粉不少的环保服装秀;还有争做陀螺王竞赛,现场科普知识比拼,科学小实验视频展评等活动,学生们都充分融入,各美其美;同时,院士进校园、专家引领的创客讲座、科普志愿者、e站进校园和科普秀表演等,既拓宽了天健学子对科创的认知,又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科创的乐趣。

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多元科技社团满足个性化发展

  

  为积极响应《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天健小学今年4月开展课后服务,依据学情、校情设计科技社团,涵盖体育、科创、艺术等多方面,建筑模型、3D打印、少儿编程、乐高机器人等课程为孩子们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引领学生发展天赋,各美其美。

  此外,该校学生也频频亮相福田区科技节、深圳市创客节、广东省创新大赛等各级竞赛上,通过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肯定孩子们的天赋、健全孩子们的人格。

  作为被众多场馆簇拥着的天健小学,越来越多的馆校合作课程为天健学子的学习开拓了一方新的学习天地。12月16日,天健小学被授予“馆校结合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天健小学利用独特地理位置,整合馆校合作资源,促使科创教育的纵向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双减”工作探索新途径。作为深圳市“馆校合作”试点学校,天健小学早在2019年就开启了馆校结合的探索之旅。深圳科学馆为该校的“馆校结合”项目提供了可预约的资源,包括流动展品进校园、周末科学秀、4D(3D)影院、太阳观测等,为学生的科学科普教育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资源条件,学生足不出校即可体验精彩多样的特色科普活动。

  此外,该校还获得了深圳市中小学创客实践室、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福田区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成果的物化,既是对天健小学开展科创教育实践的肯定,也是对学校师生创新能力的认可,并进一步激发师生的学习成就感与创新意识,更广、更深地辐射科创教育。

  

多角度开展科创教育活动,拓宽幼儿科创教育途径

  

  科普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需要从娃娃抓起。天健小学附属幼儿园始终重视教育教学的传承与创新。长期以来,坚持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创设、形成“科技创造教育”特色,该园从多方面着手,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

  2018年开始,该园开展了“自然生活课程”。同年,该园开展了“科技教育研究”课题。在专家指导下,幼儿园摸索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模式,重点从“生活中的科学”切入,开展相关研究。

  地处深圳中心区,幼儿园附近拥有莲花山、少年宫、音乐厅、深圳博物馆、艺术馆、书城等集人文、科技、自然环境等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幼儿园充分利用靠近莲花山的良好资源优势,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开展了《蚂蚁》、《独角仙》、《莲花山的植物》等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认识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从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利用幼儿园周边丰富的展馆等公共资源,开展了《镜子》、《水》、《地铁》等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了诸多社会科学、科技科学方面的知识,引发了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结合该园的自然生活课程,发现幼儿对身边的科学非常感兴趣后,学校开设了丰富的生活主题课程,提供幼儿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开展科创教育活动,积极创设科创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聪明才智,发展幼儿的个性,不仅对培养幼儿的动手意识、动手能力、观察思维、创造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全面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幼儿期是孩子科学启蒙的关键期,该园在自然生活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着力推进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丰富科技活动内容,让孩子们亲近科学,喜欢科学。基于幼儿的真实生活需要开展真实研究,不断提升幼儿科学素养。

  

利用光影构建STEM教育体系,亲子科创提升教育普及率

  

  2020年,该园参加了STEM教育科研项目,重点研究“亲子科学活动与光影活动”,通过立足幼儿园教育实践,梳理幼儿园STEM教育和光影活动的核心特征,以及基本要素,感受成熟的STEM活动案例。

  小班级中开展的主题活动《玩具总动员》,让幼儿在主题中充分探索了“生活中的科学创造和光影游戏。”关灯后,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墙上晃动的影子。“这些影子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发光?为什么会动来动去?”围绕幼儿的这些问题,师生展开了一系列的光影探究活动。变化无穷的光影令孩子们着迷,通过自己的肢体、各种材料与光的互动中,充分体验光影游戏的乐趣,随之也一步步揭开光影的奥秘。

  科创教育也渗透在亲子活动中,该园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科创教育活动,把科创教育理念运用于家庭教育活动中开展高质量的主题式、探究式、游戏式的亲子探索活动。通过亲子科创,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在幼儿园的大力宣传和努力下,全体幼儿和家长都投入其中,大大提高了科创教育活动的普及率。

  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该园在科创教育方面的成果喜人——光影偶戏课题研究、STEM项目活动、主题活动展、环保服装展等,都为幼儿园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舆论氛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培养了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幼儿园还日常组织外出参观访问考察,莲花山下的植物考察、走进深圳博物馆了解深圳等活动都给了孩子们开展科技社会实践的机会。

  

统筹:张馨怡 文/图:张馨怡

制版:陈欣 王娟娟 刘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