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
书香滋养千里马,全员阅读共成长

近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教育学会指导,南方都市报社联合深圳市教育学会、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公布获奖名单,马田小学荣获阅读特色学校(园)年度奖。除了注重阅读,马田小学还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今年,马田小学学子还在第17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发明展、第9届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发明展上,一举夺得3金1银的优异成绩,还在2021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夺得金奖、银奖,学校获得“2021年全国创新型学校”“2020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2021第七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阅读特色学校年度奖”、光明区首批艺术特色示范学校等荣誉。那么,这所学校是如何通过阅读营造良好成长生态,培育新时代“千里马”?
重视
充分挖掘阅读的育人价值
打造独具马田特色的书香校园
12月17日下午,马田小学第四届致远书香节闭幕仪式暨颁奖典礼在操场举行,全体师生参加了活动。据悉,致远书香节作为马田小学校园四季系列节俗活动之一,是该校的一项传统大型活动,为能书善读的“小马驹”们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历时两个月,书香节推出“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规范汉字书写”“现场作文”“团扇书画展”“亲子诵读展演”等5项涉及全校师生、家长的大型读书活动,活动场次共60余场,参与总人数达9500多人次,做到了人人都参与,班班有项目,大家有进步。
透过这段文字,是否已隐隐约约闻到了浓郁的校园书香气息?据了解,近年来,马田小学始终坚持“培养人格健全学识丰厚的千里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阅读的育人价值,以“亲子共读”“课外阅读课内指导”“阅读特色创建”等为发展策略,精心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扎实开展教师、学生、亲子不同梯次的全校阅读活动,形成了独具马田特色的书香校园,取得许多令人欣喜的成绩:如荣获“第七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之阅读特色学校年度奖”,获评“光明区少年文学院分院”,并有多名学子在省市区等各项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
联动
构建了“家校社”阅读共同体
每学期中高年级生均阅读量约50万字
书香节,书香不但飘满校园,还辐射到家庭。在马田小学,每一届书香节的开展,都能在全校范围内再次掀起阅读高潮,让全校师生在阅读中提升兴趣,增加感悟,形成了“校园无处不阅读、师生无人不阅读”的浓郁氛围的“阅读场”。
通过研究,该校确定了适合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国学诵读书目,“一日三读,一周一诵”天天不间断。充分吸收近年来“群文阅读”“海量阅读”的精要,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进行整合。每周推出一节阅读指导课,采用“1+N”模式,以文引文,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扎实掌握阅读方法。各年级设计了精美的读书笔记本,不同年段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学校还开辟专门的书籍宣传栏,实时更新新书信息。学生好的读书心得,由各班老师定期推荐,在《奔腾》校刊上发表。班级内部,开展“阅读之星”评比活动,既有学校大原则,也有各班个性化要求,在同年级内,还开展“书香班级”的创建评比活动。
还通过亲子共读辐射到了家庭,“师生在校内人人参与阅读,师生回归家庭时带动家人阅读,并积极参与社区阅读推广与宣传,全校教师、全体学生及学生家庭的阅读参与率均达到100%。”马田小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学校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多渠道、深层次向家长、社区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优秀书目、进行家庭阅读指导。许多家庭制定了读书计划,父母和孩子一起“亲子购书”,逐渐建起了家庭小书库;学校还在书香节内展开“亲子朗诵”活动,展示亲子共读。朗诵成绩、共读书目多寡、阅读成效,都成为学校评选“书香家庭”的重要依据。
据统计,该校每学期教师平均阅读量约100万字,中高年级学生阅读量约50万字,家庭阅读量约150万字。浓厚的阅读氛围,随之也带来丰富的阅读活动成果。学生在国家、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共获得奖项261项。教师获得136项,学校集体获得30项。《宝安日报》《深圳晚报》《南方教育时报》等多家媒体多次对马田小学进行专题报道。
积累
全校拥有藏书5万多册
把图书馆“搬”进校园和班级
据学校统计,马田小学图书馆现拥有藏书56600册,电子图书24万册,其中期刊种类图书150余种,工具参考图书156种。全校36个班级均设有图书漂流角,班级藏书总数达33500册。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与光明区图书馆合作,在校园内安装24小时书香亭,可将全市近80万册预借库图书预约送达。
藏书是静止的,阅读才能灵动起来。马田小学成立了教师悦读俱乐部,每年每一位教师必读1本教育专著、2本教育论著及3本以上其他类读物,并定期举行读书分享活动。活动采用讲座式、交流式、沙龙式、辩论式等分享方式,至今已成功举办15期。在悦读俱乐部的指引下,35岁以下的老师们成立了青年教师阅读成长团,分为5个小组。每月初,由组长定好组内共读书目。每月底,在小组内进行阅读分享,每个小组应尽量尝试不同的分享模式。小组分享结束后,选出2位代表,在成长团内进行分享。学校领导轮流对阅读分享活动进行点评。此外,马田小学设立的“马小讲坛”,也成了教师学习的重要平台,定期借专家之智“洗脑”,凭他山之石“补脑”,借校本培训之机“健脑”。
不但平时要阅读,寒暑假也要利用起来。在前一学期末,学校就会公布《寒暑假阅读提升方案》,教师们在假期内采用美篇、简书、PPT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新学期伊始,老师们分科组进行阅读分享。现场设“编辑部”,让老师们将自己的感想、收获、或是联想到的其他方法、策略等写在点评反馈卡上。将点评反馈卡张贴在彩色卡纸上进行展览。会场现场还安排了“制片人”、“剪辑员”,将分享录制剪辑成“教师微课程”上传学校网站,并生成二维码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推广。另一方面,将这些二维码,做成一面“码墙”,呈现在书吧里,成为一个可以随时“倒带”的“看不见的成果库”。
特色
古诗词阅读教学三步走
生活化、系列化和专题化
近年来,马田小学致力于从传统文化的传承、阅读能力提升、儿童想象力发展三个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每周推出一节阅读指导课,其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独具特色,分生活化、系列化和专题化三个步骤进行。
其中,阅读教学生活化,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想象自然景象、生活场景,了解字、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而带着这样的文化内涵进入到诗词中,去体会诗歌的情感。阅读教学向生活、学生的兴趣点靠近,注意创造情境,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阅读课型系列化,则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建构具有马田小学特色的低、中、高不同年段古诗词系列阅读课型。如低年级学生,不追求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积累上。在中年段,以诵读、创设情景、两首诗的对比阅读三种方式为抓手,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来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蕴和诗人的创作情感,迸发出相似的思维火花来获得与诗人间真切的情感共鸣。而在高年段,一节古诗词课则以组诗鉴赏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对作者和全诗有立体的了解。阅读教学专题化则从类结构教学、生命教学、哲理教学三个方面着手。
文:陈荣梅 李姝 黄浩 图:胡树斌
制版:向丽宇 邓诗君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