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福田区梅林小学:

基于STEAM理念的创客教育,让师生共同成长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正阳 12-28 03:20

  梅林小学科技教育团队开发了基于STEAM理念的系列创客教育校本课程。

梅林小学的“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了该校的一项品牌特色。

梅林小学的“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了该校的一项品牌特色。

梅林小学的“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了该校的一项品牌特色。

梅林小学的“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了该校的一项品牌特色。

  梅林小学的科技创客课程,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实施范式。

  面向未来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明确的共识是,科技素养、综合素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将是未来高水平人才的必备素质。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小学与时俱进地加大科技教育力度,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基于STEAM理念的科技教育活动,旨在师生中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勇于实践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不断提升。

学校在“双减”背景下,进一步突出科创教育,重视科创教育投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在学校开设的60多门多彩社团课程中,科创类社团就占8个,努力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梅林小学的“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了该校的一项品牌特色。创客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志、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教育新形式。梅林小学科技教育团队经过近三年的共同努力,开发了基于STEAM理念的系列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包括创客工坊校本课程、乐高机器人校本课程等。

  “创客工坊课程”+“乐高机器人课程”,培养实践能力和发散思维

  

  “我们想要让孩子们在他们成长的关键年龄段,得到最有益的科学启蒙和科创熏陶。”梅林小学科技教育团队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该校研发的“创客工坊课程”从现实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带领他们利用各种现代智能制造工具,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实现自己的小创作、小发明。

  “这一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们的课程有以下特点:一、趣味性强,我们精心选择了贴近学生学科学习、生活实际的主题,设置了开放性的任务,启发学生集思广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知识面广,活动任务涉及多个学科内容,从教材出发的同时鼓励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努力超越教材,驱动学生大胆开展跨学科思考与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三、实践性强,鼓励学生做中学,从熟悉使用各种创客制作工具,到一个个将创意设计成为作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聚焦过程,活动任务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讨论优化-制作模型-检测效果-改进模型-作品发布等阶段,使学生熟悉创客作品从想法落地到成品的过程,为今后新作品的研发奠定基础。”梅林小学科创课程相关负责人说。

  又以该校的乐高机器人课程为例,乐高机器人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机器人课程,它涉及数学、物理、结构、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梅林小学科创教师将学生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的同学主攻拼搭,为后续的编程做准备;高级班的同学学习编程,为比赛做准备。“我们也根据课程需要研发了相关教材,教材具有如下特点:一、趣味性强。本教材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学习目标,可以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拼搭兴趣和学习动力;二、针对性强。本教材主要是针对初学者,帮助初学者了解乐高机器人的基本元件、熟悉每类元件的用途,并灵活进行拼搭;三、指引清晰。技术的学习首先是模仿,然后才是创新。针对每个学习主题,本教材都有清晰的图片指引制作过程;四、鼓励创新。教材的每个主题都附上了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创客课程:形成标准化实施范式,提升学子跨学科理解力

  

  如今,梅林小学的科技创客课程,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实施范式。据介绍,创客课程的实施分为四个步骤:情境引入、创新引导、设计创作、分享反思。一、所谓情境引入,就是要围绕生活、时代背景,制定一系列饱含趣味性、生活贴近性的学习主题,然后将课程内容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开展;二、创新引导,就是激励学子的创想、创意,拟定创新的方向,当学子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思路引导;三、设计创作,在完成初步的构想和思考后,学子们就可以进行设计创作;四、分享反思,从创作构思到作品完成,这个过程完结之后,学子们有必要回眸自己创作的过程,从中进行总结、提炼,这又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从灵感、创意到制作、反思,自然而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组织学生参与创客实践活动,这一系列课程充分提升了学子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加深孩子对科学、数学、技术、艺术等学科的理解和整合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学习、思考、创造。”梅林小学科创课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教育实践中,不应把课程当做一成不变的内容,而是努力挖掘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问题、真实社会问题组织课堂,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在造物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跑道,从而提升学科素养、获得成长。

  

梅林学子成为科创“获奖大户”

  

  如今,梅林小学“基于STEAM理念的创客教育”系列校本课程,已经形成了该校鲜明的教育品牌特色。将“创客教育”融入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原有课程体系,并将创新、创造及项目式教学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该校的“创客文化”已略具雏形。

  “创客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依托创客工坊校本课程,定时的创客社团课程,以及师生、生生间随时的思维碰撞和交流,不断鼓励梅林小创客关注生活问题和难题,提高创新创造能力。”梅林小学科创课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派生了多个社团,启发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孩子们有了空间和时间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提高了学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基于STEAM理念的创客教育使得一批梅林学子成为“获奖大户”。参与创客教育活动的学生共获得6项国家实用性新型专利。学校获评2021深圳市“馆校结合科技教育基地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基地校。2人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2人获得优秀课题评选二等奖。1人参加第十七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大赛获得三等奖,1人参加广东省全民科学行动科技活动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获得二等奖。在深圳市福田区青少年科技节上,智能无人车、创客作品、科技小发明、无人机等项目多人获一、二、三等奖。4人在CCTV少儿频道与福田区教育局组织的创客大挑战中荣获优秀创新奖。

  

践行“创客教育”,教师综合能力亦同步增进

  

  开展“创客教育”,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素质也获得了同步成长。“基于STEAM理念的创客教育”系列校本课程开发,搭建了教师创客教育专业成长的平台,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

  有教师感慨,在践行“创客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更新了传统的课程观。“课程并不仅仅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课程开发不单是指编写校本教材,也不只是增加选修课,它更注重的是课程开发本身的过程;二是学习了创客教育理论,懂得了创客教育的本质内涵;三是丰富了教师的创客教育实践,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创客教育实践模式。”

  在课程开发研究过程中,梅林小学“创客教育”团队老师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习,认真研读资料,大胆开展创客教育实践。两年来,在研究的基础上,勤于笔耕,认真撰写自己的研究心得、经验总结、研究论文,其中参与编写专著2本,编写指南《广东省教师、校(园)长培训课程指南(小学信息技术学科)》1本,《校本教材》2册,《创客作品集》3册,专题分享2次,论文9篇,研究报告2篇。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学术素养得到领导同仁的广泛认同,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收获满满。其中19位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荣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大赛优秀园丁奖、深圳市DI竞赛种子教师称号、深圳市创客节优秀指导教师、福田区青少年科技节优秀辅导员等;23位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包括教学大赛、教学案例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论文比赛、微课大赛等赛事),获全国、省、市、区一、二、三等奖;13人次获得“福田区教育先进个人”、“福田区在线教学优秀教师”、“福田区教育系统领航工程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文/周正阳

制版:李斌 肖美连 刘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