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艺展小学:
打造“三香”美育课程,绽放生命精彩


近日,由南方都市报社联合深圳市教育学会、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评选中,深圳市宝安区艺展小学凭实力斩获“美育特色学校(园)年度奖”称号。
艺展小学作为宝安区贯彻落实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百姓家门口办好学校的重要民心工程,是由宝安区教育局高标准定位、高规格设计、高质量发展打造的样板新校。艺展小学成立于2018年1月11日,短短两年时间,便成为市、区主流媒体关注的学校,除因其是全区2018年度新校建设中惟一获评建筑质量和安全施工“双优工程”的学校外,更因为其突出的办学业绩——学校教师出众,参加全国数学名师“同上一堂课”交流展示;执教宝安区“开学第一课”,实现了松岗地区零的突破;荣膺深圳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连续三年捧回宝安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项特等奖、十项一等奖,获得深圳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广东省二等奖;学生出彩,笑揽“国戏杯”戏曲大赛金奖,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有氧健身操舞一等奖和轻器械健身操舞特等奖……
学校也先后获评“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深圳市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员单位”、“宝安区教育先进单位”和“宝安区中小学创客实践室”实验学校等称号。
办学近四年来,学校倾力打造“三香”美育课程,即:花香课程——重视环境育人,培育彬彬有礼、品行高雅的花香少年;书香课程——重视阅读力量,培育知书达理、有远大志向的书香少年;艺香课程——培植核心素养,打牢学生文化基础,让学生自主发展、强调社会参与的“艺香”少年。“三香”美育课程,让美育浸润学生心灵,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
“三香”美育课程引领学生幸福成长
走进艺展小学,可以看到学校建筑形态由“正”字象形化而成,方正形象寓意着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脚踏实地。作为一所定位为艺术特色的品牌学校,宝安区艺展小学从建筑开始便与众不同。
学校以“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为办学理念,以“潜心艺展,行健致远”为办学精神,致力于打造一所有美感、有故事、有温度、有人性的艺术特色品牌学校。
艺展小学重点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特色,开展“诗、书、礼、琴、棋、画”六艺课程,为配合“六艺”课程的开展,学校精心打造棋艺馆、国画馆、艺展坊以及艺香馆等“六艺”场馆,让学生在古色古香的教学环境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双减”政策的出台,更加坚定了艺展小学素质教育的步伐,也给孩子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艺展小学将开展“六艺”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办学特色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三香”课程,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个性潜能。
艺展小学将国际象棋教学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让更多孩子可以接受系统的国际象棋教学,从而让孩子们可以喜欢上国际象棋,借此提升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引领学生幸福成长。
学校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人李庆凯表示,“双减”的目标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学科教育回归学校课堂,让素质教育在校园生根开花。在政策引导下,艺展小学在校内推进国际象棋、戏曲、健身操等模块化课程,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双减”走实走深。
“三香”课程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体系
学校极其重视艺术教育课程建设,通过打造“三香”课程体系具体实施。“三香”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普及社团课程+校本特色课程的模式构成,学校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国家课程基础上,着力探索校本化实施路径,通过“音乐+一门乐器”,“美术+一项特色”的形式,普及“音乐+”“美术+”课程。另外,学校专门开有“形体+芭蕾舞”校本课程。
为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发挥课堂铸魂育人主阵地作用,实现“立德育人”的育人目标,学校党支部书记李庆凯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始终将“书记上党课”作为统领学校全局的核心课程加以落实,其《传承中国航天精神,争做湾区好少年》一课在全校师生、家长、社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艺展小学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12月15日,艺展小学承办宝安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暨李庆凯名师工作室研讨展示活动,李庆凯名师面向全区作题为《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主题讲座,学校钟燕玲老师执教的《神圣的国土》研讨课。钟燕玲老师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最后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将课堂推向高潮,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展示了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特点,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组织形式上,该校通过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四大节日课程,构建“社区读书会”“亲子趣味活动会”“六一艺术汇演”“班级合唱会”等多个活动平台,让每一位师生全员、全程参与活动,绽放各自的精彩。
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该校坚持以自主发展为本,构建起自主德育管理模式,通过推行班级自主值周制、打造小公民中心超市等手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创新打造“故事爸妈进课堂”“好父母学堂”“好爸爸共同体”,完善家校共育课程架构,并定期邀请专家为家长开课,形成家校共育好氛围。
“一所学校只有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艺展小学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在尊重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寻求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个性化方案。”
“三香”美育课程落实校本课程社团化建设
学校重点打造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特色。为引领学生幸福成长,学校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和谐发展,构建起“一体两翼三维”三香课程体系,即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中华传统文化国学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多元课程为两翼;学生社团才艺活动自学课程、家庭助学课程、社区研学(体验)课程则为三维。
围绕“一体两翼三维”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学校重点打造“诗、书、礼、琴、棋、画”艺展“六艺”课堂,探索出一条“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社团化、社团课程精品化”之路。
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学校特色普及课程基础上,专门开设有戏曲、竖琴、合唱、舞蹈、手风琴、阮乐、吉他、尤克里里、古筝等11门音乐类校本精品特色社团课程,开设有书法、彩沙、黏土、国画等5门美术类校本特色课程,参加音乐、美术等艺术特色社团课程人数占学校总人数三分之二。学校大力建设艺术类课程专用功能教室,目前,学校配备有音乐室(含舞蹈室)11间,美术室(含书法室)4间,艺香挑战台(学生展示空间)1处。
如今,该校为952名学生成功开设了竖琴、啦啦操、戏曲、芭蕾舞、合唱、架子鼓、传统舞、围棋、国际象棋、主持等近40个社团,做到“生生有社团,个个受关注,人人得发展”。
学校每年开展元旦文艺汇演、六一艺术节、班级合唱节、科技节绘画专场、读书节艺术表演专场等十多项大型学生艺术活动,所有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全员发展,真正落实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的办学理念。
目前,校内精品社团课程每周开设8节社团课,重点打造的戏曲社团、合唱社团、竖琴社团、国画社团已斩获不少佳绩。戏曲节目连续两次获得区艺术节戏曲展演专场一等奖,并代表深圳市参加第八届国戏杯学生戏曲比赛,获得集体项目金奖、最佳组织奖。合唱社团参加宝安区艺术节比赛获得一等奖,竖琴社团参加宝安区艺术节器乐专场获得二等奖。
“理想中的艺展小学,应该是‘校园处处有花香,班级天天闻书香,师生人人展艺香’。”艺展小学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人李庆凯表示,“未来几年,我们将提升花香校园建设,打造智慧书香校园,进一步完善‘三香’美育课程体系,向一流名校迈进!”
文:刘诗豪 制版:陈欣 刘艳兰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