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市石岩公学

“四方五位一目标”,科创教育走向品牌化发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覃仕林 12-28 04:04

  2021年,南方都市报社联合深圳市教育学会、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第七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论坛”活动。在活动发起的“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评选中,深圳市石岩公学获评为“科创教育特色学校(园)年度奖”。

近年来,深圳市石岩公学围绕智慧校园建设,变革科技教育模式,大力践行科创教育,在打造创客空间、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开展科教活动评价、建设科创教师队伍、培育科创教育社团等方面下大力气,构建起多维度、深层次、立体化的科创教育体系,走出了科创教育的品牌化发展之路。

  打造品牌校园活动,科创教育工作目标明确

  

  12月6日,为期三周的2021年石岩公学第三届校园科技节在该校卓越教学中心落下帷幕。今年的科技节围绕“科教·创新·发展”为主题,仅开幕式和体验活动就已吸引2800余名学生参与,更有近1300余名师生在本次科技节竞赛中获奖,参与人数和获奖人数较前两届相比,均有大幅增加。

  石岩公学校长李洪滨介绍,在整校推进的科创教育工作中,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为期近一个月的科技节,是石岩公学科创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作为石岩公学的重大校园活动,科技节今年已来到第三届,今年除了引进深圳市科技运动会相关项目充实校园科技节之外,还首次将课堂搬到开幕式现场,通过多项沉浸式体验活动和文化展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现场就参与到科技创新中,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

  在主题上,今年科技节的“科教·创新·发展”主题也较前两届的“参与·创新·成长”和“体验·创新·快乐”作了进一步变革和递进,举办三届以来,科技节首先在主题上环环相扣、不断发展、形成进步。校长李洪滨介绍,“这其实也和学校的科创教育发展步骤及各阶段目标相一致,首先要让学生参与进来,然后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科技创新带来的快乐,最后在动手实践中实现个人发展”。

  

“四方五位一目标”,科创教育工作整校推进

  

  多年来,石岩公学在科技创新教育等方面不断探索,通过科技节为代表的科普“大舞台”,围绕“四方五位一目标”的原则开展实施,形成了校长挂帅、教育信息中心牵头、各学部社团体系配合落实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学校科创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

  从2019年开始,石岩公学不断从建设活动空间、盘活资源、提升师资、打造课程等方面提高科创教育水平,形成了“四方五位一目标”的实施原则。李洪滨介绍,“四方”指师资力量、空间布局、器材设施和课程材料四个方面,“五位”指一体两翼、分项实施、点面结合、以赛带练、校企合作和社团体系“五位一系”思路,目标是培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新时代科创人才。

  具体实施中,石岩公学依托公学主体,强化高校、企业等资源联动,引进相关设备器材、课程、软件资源、培养专业教师等,将科创教育的具体课程、项目“分项实施”,落实到具体社团、具体负责人,“统筹协调”成“点面结合”的发展格局,既做出优势特色,又加强和基础教育的横向联系,以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为科创教育的基本点,以相关竞赛为指导和引领,通过竞赛检验科创成果,让学生收获成就感。

  

落脚“社团体系”建设,科创教育硕果缤纷

  

  经过26年的发展,如今的石岩公学是一所拥有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双语部、国际部六大学部的大型学校。学校发挥一中心六学部优势,从校级层面拟定科创教育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方向地开展科创教育。目前,石岩公学科创教育空间布局总体形成、配套服务基本完善、目标定位日渐清晰、融合发展成效初现,一个集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技能竞赛于一体的科创基地日渐成形。

  李洪滨介绍,石岩公学科创教育的另一大特色是“社团体系”。石岩公学目前共有文化、科技、艺术、体育、劳动等几大学科领域挂牌社团151个,跟据不同学龄特点对应分布在各个学部当中,是社团规模各不相同,由专业教师相应负责。在每届科技节前后,科技社团会通过“双选”模式选拔具备相应能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具备条件后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在石岩公学,科创社团不仅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也成为科创教育的中流砥柱,同时更成为学生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

  为不断建设完善“社团体系”,石岩公学近期也投入35余万元,为一方创客社配备了25台高端戴尔一体机和一台激光投影仪,为模拟飞行社采购一套战斗机模拟飞行驾驶训练舱、一套民航模拟飞行驾驶训练舱。截至目前,模拟飞行航空队在国家级比赛中已斩获五十余项大奖,成为深圳市青少年模拟飞行领域的领头羊,曾被市政府授予“优秀社团”荣誉称号。对模拟飞行航空队的建设也让石岩公学成为深圳市唯一一个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科学素质等级考试的26个考试中心的学校。

  早在几年前,石岩公学就已建立起一支由夏胜东、伍抗战、黄盛科、许佳、何明、余丹媛、陈绵绵等优秀教师组成的“金牌教练”队伍。随着几年发展,伍抗战老师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教师、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执行评委;黄盛科老师在2019年和2021年分别获评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大赛优秀辅导员和国家优秀飞行教官。

  科创教育的稳步推进,也为石岩公学带来了51个国家级奖项和132个省、市、区级奖项。学校先后获评2019年宝安区中小学创客实践室荣誉称号、2020年度深圳市STEM教育典范学校、2020年深圳教育创新示范学校、2021年度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并在2021年“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评选中被评为“科创教育特色学校(园)年度奖”。此外,学生房子淇在2019年还获评第十五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学生陈楷、袁振杰在2021年“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同年,在蓝天飞梦—2021全国模拟飞行网络大赛(航母起降赛)中,学生肖翊阳也斩获全国一等奖。

  

依托公学主体践行“善本”教育,科创成果助力教改进程

  

  在科技教育发展道路上逐渐走出特色并取得一定成果,石岩公学离不开厚植“善本”教育文化、构建全课育人理念、创新课堂改革等教改举措。从2016年开始,石岩公学着力建设以“善境、善治、善德、善课、善教、善学、善缘”为支柱的“善本”教育体系,确立了善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公学十善”和“公学精神”,“善”文化开始成为石岩公学一张崭新的名片。

  2018年,在新课改、中高考改革和教育观念转变背景下,石岩公学顺势启动教学课堂改革,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以提升课堂效益为方向,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突破点,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通过学生主体、内容延伸、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学习方式、评价多元“六个维度”打造了课堂改革的3.0版本,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是新高考元年,以“三年备考、智慧备考、多元备考”的备考策略,在高考成绩上取得新的突破。未来,石岩公学将全面制定、实施公学发展蓝图,力争在学校文化、课程建设、智慧校园、教育国际化和学生多元发展等方面取得进展;继续围绕学前教育的“双普”、义务教育的“双减”、高中教育的“双新”等教育改革重大项目,坚持立德树人,构建高效课堂。

  

文:覃仕林

制版:柴华 刘艳兰 黄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