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朗:
连续九年入围全国百强镇


大朗镇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为本,大抓经济、大抓项目。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大朗大抓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全镇上下将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坚持聚焦大朗经济社会发展“三驾马车+一条主线”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奋力推动大朗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大朗新的力量。
去年经济增速排南部九镇之首
据介绍,2022年以来,大朗镇顶压前行、主动作为,经济持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为414.4亿元,总量、增速排名分别位居全市第8位、第7位,增速在南部九镇中排名第1。大朗镇连续九年入围全国百强镇,2022年位列第26名,全镇市场主体即将突破9万户,拥有规上工业企业661家、高新技术企业309家、超亿元企业131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大朗展现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巨大潜力和强大势能。
2023年,大朗镇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为本,按照党委政府“三驾马车+一条主线”的工作思路,大抓经济、大抓项目。“三驾马车”为:优化拓展土地空间,最大限度为招商引资、推动大朗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产业空间;优化拓展城市服务品质,最大限度承载人才落户大朗;优化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安居乐业愿景;“一条主线”是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都有机会、有舞台。
确保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5.5%
2月初的大朗制造业高质量大会全面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今年,大朗出台“1+2”政策文件(即高质量发展+拓空间和招商引资办法),全力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强外贸,确保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5.5%。据悉,今年大朗计划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在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给予镇级配套奖励,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助力企业发展。
其中,在“拓空间,招大商”方面,大朗将“四度发力”,构建“拓空间、招大商、优环境、快建设”的全链条招商引资闭环机制,激发新一轮拓空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
具体来说,大朗镇将力争年内完成连片“工改工”改造超300亩、拆除整备220多亩,争取五年内全镇整合改造近3200亩连片产业空间;力争全年招引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引进至少1个协议投资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项目,完成内资协议投资超100亿元、内资实际投资超60亿元;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力争年内推动华润电力、湘阁里辣、佳华工研等6个项目动工建设,确保完成重大项目投资超20亿元;同时,定期召开“小围合”会议解决项目堵点问题,打造优质项目投资热土。
先进制造和传统产业“两手抓两手硬”
作为东莞工业重镇,大朗不仅有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产业,还有全国闻名的毛织传统优势产业。新的一年,大朗将并驾齐驱抓好先进制造和传统产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一方面,培育壮大“金字塔”形先进制造企业梯队。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强化优质企业梯队培育,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突破700家、高新技术企业向350家迈进、产值超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10家。
另一方面,全力推动毛织产业转型升级、华丽转身。聚焦“品牌化、时尚化、智能化、数字化”,实施“大朗优选”“数字赋能”等“六大行动”,努力打造千亿级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区。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持续擦亮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品牌,力争试点出口规模保持在600亿元以上。
文:韩成良 图:大朗宣
制版:朱林 周全 刘蔡林